李求实;苏华昌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病,目前临床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有患肢抬高,穿弹力袜,限制水盐以及烘绷疗法〔1〕。手术方法有淋巴管通道形成术,淋巴-静脉吻合术,以及自体集合淋巴管移植术,虽有一定的近期效果,但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探讨〔2〕。我们采用病变组织切除,皮肤回植术治疗下肢淋巴水肿16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力军;陈永霞;邹忠芳;翟舒亚;侯彦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3h的超急性期历时短暂、猝死率较高。如何在此期内及时而准确地诊断,尽早有效地治疗,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加以讨论。
作者:耿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乳癌的治疗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及中草药治疗,但是公认好的、比较彻底的方法,是手术治疗。1常用手术 手术治疗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10种:①乳房单纯切除术(包括局部切除,区段切除和全部切除);
作者:单恩忠;陈志宏;张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于1994~2000-12,采取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简易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各类严重胫腓骨折220例,经1~7年随访,复位优良率达98%;感染率5.4%;迟延愈合率4%;4~6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标准为96%。
作者:刘剑峰;刘斌;赵辉;唐玉玲;刘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本文对39例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行切除、球结膜移位联合治疗,以预防胬肉复发。结果治愈率97.44%,复发率2.56%。结论胬肉切除结膜移位术是有效、安全、方便、复发率低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甚英;孟繁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侧矢状骨劈开术矫治偏颌的效果。方法经口内入路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由升支前缘及支、体交接部截骨或植入,近而施升支劈开,使远中骨段后退,按设计恢复关系。结果本组46例合关系及外形均恢复理想。结论单侧矢状骨劈开术是矫治偏颌理想的手术。
作者:吕克文;胡腾龙;李吉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组病例主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梗死后24~48h易发生,护理人员应尽快识别出心律紊乱的性质和类别,积极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警惕室颤发生,做好除颤准备。当心电示波出现频发的室早,R骑T波现象时,预示将发生室速和室颤,一旦出现要分秒必争,积极抢救。
作者:徐君霞;王丽珍;王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从1997~2000年收治20例肢体骨折应用Orthofix架术后发生松动,骨折移位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级20例中全部男性。股骨干中上段骨折3例,股骨干中、下段两处骨折2例,胫腓骨上段骨折5例,胫腓骨下段骨折6例,胫腓骨中段骨折4例。年龄19~51岁,平均36岁。
作者:苏恩亮;李广琪;汪健;黄殿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直接影响病程与预后。通过50例临床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康复指导方法
作者:孙晖;黄婕;张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对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国内外专家一直把距肛缘7cm以下视为禁区,在此范围的病人均应行麦氏手术。腹壁人工肛门或会阴人工肛门给病人的精神和生活带来很大负担,1985~1998年间对距肛缘5~8cm中下段低位直肠痛切除术后难以缝合的36例患者使用GF-1管状吻合器(直径34mm)行直肠与结肠低位吻合术后,取得了手工难以吻合的效果,初步解决了低位直肠癌肛门改道,腹壁造瘘的难题。
作者:李求实;苏华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报道,胆囊疾病(主要为胆囊结石和慢性胆炎)在高血脂症Ⅳ型患者中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本文就进一步探讨胆疾病与血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安晓彦;邹春波;黄彩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29岁,于2000-09-04收入我院,该患发热、厌食、乏力20d,伴巩膜黄染5d,既往体健,无各种肝炎及结核病史。入院查体:T 38.2℃,Bp15/10kPa,P90次/min,精神不振,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颈部下颌淋巴结触及如花生米大小,无触痛,活动度尚可,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Ⅱ度,双肺呼吸音略粗,心脏无异常,右侧腹股沟处可触及一如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明显触痛,活动度尚可,肝于右肋缘下1.5cm可触及,质地中等,边缘钝,有触痛,脾于左肋下2.0cm可触及,质地中等,无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作者:沈颖;孙海鸿;苏立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高精度β-HCC测定和阴式超声的广泛应用,以及腹腔镜在临床上的逐步开展,使得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得以实现,也为该疾病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其应用较普遍的为化疗。本文报道24例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马晓军;魏鸿麟;常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某女,35岁。1991-03在外院于右上臂内侧行皮下埋植术(埋植剂为6支型),避孕6年,于1997-04来我市嫩江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更换埋植剂。检查原切口位于上臂内侧,距肘关节约8cm,从原切口取出埋植剂(6支)并向下埋植一组新的埋植剂(选择上海产埋植剂Ⅱ型2根)。手术顺利,无不适。
作者:梁金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1例回盲部肠系膜脓肿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为促使大家提高警惕,汲取经验教训,特提出讨论。
作者:李国彬;孟晓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外科于2000年开展整体护理,通过半年的实践,整体护理对培养护士的素质,加强病人的康复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体护理优于责任制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的职业,而是一项和医生共同为病人服务的工作。
作者:刘玉香;尚丽娟;郝银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当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肌细胞的某些酶类可释放入血。因此,可以用生物化学的手段测出这些酶类在血液中的活力,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就对108例AMI患者的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氮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肌酸激酶-MB亚型(CK-MB)的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眼底病是一种复杂的致盲率很高的眼部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疾病。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动物模型和1998~2000年此类眼病患者进行研究,疗效显著,使眼底病的治愈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中医药对眼底病的治疗常用活血化瘀复方治疗,对于从动物实验及临床两方面同时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系统治疗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作者:孙大卫;王兴刚;谢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儿童眼外伤是眼科常见急诊,处理不当会危害患儿视力,对儿童眼外伤的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1998年以来,共收治儿童眼外伤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明;曲永平;夏丽杰;赵丽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肋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第6位,易发生于30~40岁者,明显的肋骨骨折是不难诊断的,但是,由于肋骨的解剖因素及其它因素,肋骨骨折有时不易被发现,易因漏、误诊而导致临床上的纠纷。本文总结了50例肋骨漏、误诊原因,提出一些避免措施与同道们商讨。
作者:崔兴安;于秋菊;谭亚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