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立体定向治疗脑出血现状

梁成义;冯建斌;李明

关键词:立体定向治疗,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 套管针, 立体定向技术, 血肿吸除术, 出血, 方法, 穿刺, 临床和实验研究, 支管, 血肿腔, 血肿量, 血凝块, 吸引术, 吸引器, 螺旋, 手术适应证, 原理设计, 应用, 引流注药
摘要:随着立体定向技术及CT引导定位技术的发展,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穿刺血肿吸除术可分为血肿单纯穿刺吸引术、立体定向血肿破碎排空术、立体定向血肿腔置管引流注药溶解术、以及立体定向内窥镜血肿排空术等.由于穿刺血肿吸除术已变得简单易行和创伤小,因此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并使开颅手术适应证得以放宽.一般出血后数小时,血肿腔内的液体仅占血肿量的1/5,其余均已形成胶冻状血凝块,所以,单纯穿刺吸引术不易将血肿彻底排除[1,2].对于恢复期已液化的血肿,此方法则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而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是应用立体定向技术通过CT导向将Backlund血肿排空针导入血肿中心,调节侧支管连接的吸引器压力(<31.7kpa和0.2atm),将血凝块逐渐绞碎吸出.此方法是Backlund和Von holst在1978年首先报告的,且利用Archimedesd原理设计出了螺旋血肿排空针[3,4,5,6,7].它是一根长20cm不锈钢螺旋钻,插在一个外径为4cm的套管针内,近套管针的尖端有2个小侧孔,套管针的另一端有一个侧支管和一个密封帽.侧支管接血肿收集瓶,再接吸引器,通过收集瓶上的刻度可知排出血肿量,通过在密封帽外旋转套管针内的螺旋钢钻以达到破碎血肿的目的.Backlund强调血肿的排空量应是控制性的次全排出.此种方法满足了损伤小、安全性高、危重病人易耐受的要求.但经过实践发现这种方法易引起再出血[8,9,10,11],且只能排出血肿的1/3.对于不规则血肿易将周围脑组织一并绞碎吸出[12,13,14,15],特别对于深部丘脑的出血,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6].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杂性膝关节损伤2例

    膝关节是一个功能简单,持劲强,结构复杂、损伤常见的关节,就我科近期收治的膝关节损伤2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连昌;代绍斌;宋亚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我们就其1996~1998年收治的176例脑瘤病人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从心理学角度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176例,男性102例,女性74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8.5岁.本组病人可进行语言交流,故采用聊天,谈心方式获得,其调查结果如下表:

    作者:陆旭;石春红;安旭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视觉电生理仪对眼外伤视觉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眼外伤发病率有升高倾向,伴随的工伤鉴定也日渐增多.我们应用视觉电生理仪的闪光ERG,图形ERG和VEP对眼外伤患者进行联合检测,客观地评估视网膜、视神经、黄斑区视网膜的功能,用以判断预后,诊断诈盲.

    作者:曲若;卢红光;梁斗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阿托品化应注意的问题

    有机磷农药特别是敌敌畏与乐果是当前我国常见的中毒之一.阿托品是抢救本症的一种主要药物,应用的剂量是以解除有机磷中毒症状达到阿托品化为原则,其用量日趋增大,由于有机磷的毒性和其他因素的存在,阿托品化指征变化较大,故应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就我院从1994年至今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56例运用阿托品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王玉华;石桂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角形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16例分析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角形接骨板[1]治疗胫骨近端骨折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8~64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车祸撞伤8例,跌伤4例,坠落伤3例,砸伤1例;新鲜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2例,其中骨不连接1例,畸形愈合1例,其新鲜骨折14例中,有4例平台骨折,开放性骨折2例.1.2 治疗方法手术均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开放性骨折均常规清创以后行复位固定,术中尽量解剖复位,少剥离骨膜,大骨块先行复位固定,再将6孔角形接骨板置于胫骨前外或前内侧,陈旧性骨折同时取髂骨植骨,术后不用外固定,10~12d拆线,术后3周可以进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同时扶拐不负重行走.

    作者:刘韬;樊宏志;荆长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药物治疗单纯性近视

    稳定轻、中度近视的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现将我们应用药物治疗轻、中度近视的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观察6D以下近视154人(308眼),年龄12~18岁,平均14.2岁.其中70人(140眼)为对照组不予治疗;84人(168眼)为治疗组.应用0.25%托品卡胺滴眼剂治疗,每天睡前20~30min点眼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每年治疗4~5个疗程,疗程间隔2~3个月.观察时间12~48个月(平均21.8±1.3个月).每年进行2次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静态屈光度的检查.每隔3~4个月加查动态屈光度.疗效标准:年静态屈光度增长不超过0.25D,即为近视稳定的标准,大于比值则属进行.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医学统计软件处理.

    作者:刘鸿雁;孙立滨;潘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外伤性脑肿胀35例临床分析

    回顾我院10年来外伤死亡病例,其中35例头部CT示弥散性脑肿胀,且无颅内血肿,但伴有白质内点状散在出血,而于入院后短期内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从河;徐全;杨桐;张小东;王彬;李岩;李宏;曹曼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浅谈微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院把微机应用到临床,实践证明,微机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成了医护人员的得力助手,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 有利于医嘱的整理和执行在没有使用微机前,医院设立了多种医嘱本,如临时医嘱、长期医嘱、服药处置本等.每天由医生把所需修改和添加的医嘱写在繁杂的医嘱本上,然后由护士逐本转抄,再需2名护士进行核对,值班护士要从上班执行到下班,遇上医嘱多时往往执行不完.使用微机后就截然不同了.医生把医嘱直接输入微机中,打出服药卡、处置单即可.工作简单有序,医嘱不易丢失,再查医嘱时也方便,有错时也易被发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医嘱在执行中的差错.

    作者:丁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2例分析

    本文就2例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指出本病诊断要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病例介绍例1 女,42岁.无诱因感到咽部疼痛,吞咽、伸颈时疼痛加重,无发热、咳嗽.门诊先后诊为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给予口服金嗓子喉宝及螺旋霉素、双黄连等药无效改为静点青霉素,双黄连注射液、环丙沙星等仍无效,并感外咽部疼痛日益加重,如烟呛般刺痛.20d后颈部变粗,隐见颈部出现2个结节并有触压痛.于1997-08入院.病人既往健康,否认有甲状腺病史.

    作者:遇衍芳;韦波;杨茂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误诊为阑尾炎穿孔2例

    例1 患者李某,女,35岁.急诊入院.右下腹钝痛3d余,伴有恶心,但无呕吐,月经史正常.查体:体温:38.5℃,腹部饱满,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以右下腹压痛显著,反跳痛(),肌紧张;辅助检查:RBC:3.5×109L,Hb110g/L,WBC11.2×109L.诊断为“阑尾炎穿孔泛发性腹膜炎”.拟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切开腹膜时,见腹腔内有陈旧性血液800ml,轻探右侧输卵管狭部妊娠破裂,已自行止血,因此行输卵管结扎切除术.术后仔细追问月经史,近2个月来的月经周期时间不规律、月经量不等.

    作者:赵晓东;孟春艳;黄艳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32例的护理体会

    我院1994~1998年共收治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32例,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肋骨悬吊术,经精心合理的治疗护理,治愈率达100%,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冬辉;苏艳;王永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丹参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附100例疗效分析)

    部分急性支气管肺炎在治疗过程中干湿罗音消失非常迟缓,而加用丹参注射液可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本组均为参照卫生部“小儿肺炎诊断和分型标准”诊断各型肺炎100例.经综合性治疗10d后,但仍具有咳喘和双肺布满干湿罗音,无其它合并症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均为6个月~6岁,但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具可比性.

    作者:梁杨;杨晶;韦雪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艾洛松软膏治疗湿疹90例临床观察

    我们使用艾洛松软膏对90例湿疹患者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90例亚急性及慢性湿疹患者均选自门诊病人,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21~70岁,其中,21~40岁42例,40~70岁48例.2 治疗方法开放性试验,每天涂艾洛松软膏于患处2次,不封包,用药2周,不使用任何抗组织胺药物.患者每周复诊1次,询问并记录皮疹变化.疗效评分标准:痊愈:皮疹完全消失,痒感消失;显效:皮疹消失60%以上,痒感明显减轻;有效:皮疹消退20~60%,痒感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及20%,或继续加重,痒感同前或加剧.

    作者:王忠海;刘玉玲;姜红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剖宫产病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

    临产妇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由于体位原因经常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近1年时间内,我们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38例,年龄:25~30岁,均为女性剖宫产手术.

    作者:朱胜宝;赵子利;张志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电灼术治疗子宫颈管增生物(附28例临床分析)

    我们1997-02~1998-05采用电灼术方法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治疗宫颈管增生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自1997-02~1998-05我院门诊就诊宫颈管增生物病人28例,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管内可见到质中等硬增生物.其中,22例从宫颈管前壁凸出,宫颈外口呈“凹”形哆开,6例从宫颈管后壁凸出,宫颈外口呈“凹”形哆开,增出物直径在1~2cm左右,合并有慢性宫颈管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或陈旧性宫颈裂伤,伴有白带增多、颜色呈黄色,性状为脓性.

    作者:石大维;孙玉华;赵玉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B超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尿道闭锁膀胱尿潴留1例

    患婴男性,出生4d,以腹部肿物来我院就诊.该患婴曾在其他医院做超声检查,提示腹部囊肿,性质待查.该患婴来我院时,腹部饱满,临床以腹部肿物,性质待定,要求做B超检查.超声所见:腹腔内可扫到1个直径约10.0cm大小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壁光滑,内部透声良好.诊断:膀胱尿潴留,梗阻原因待查.当即询问病史,患婴自出生后从未排过尿,已达4d.经局部穿刺证实确为尿液.后又经外科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尿道闭锁、尿潴留.并给予相应治疗.

    作者:范福英;黄景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谈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老年人在用药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如何做到合理用药,须注意以下几点.1 诊断要准确许多老年人的临床诊断是困难的,例如高血压病是一种较难治愈的慢性病,药物治疗可收到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应首先弄清高血压病因,是原发性的,还是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也能引起高血压,妇科绝经期的高血压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等.然后根据病情选择一种或几种降压药物,决不能根据血压的数字就服降压药.

    作者:徐玉梅;薛静;周力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腰椎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本文就老年腰椎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1 烦躁心理:老年病人性情较固执、易怒,容易产生烦躁心理,常怨天忧人,责人多,责己少,常埋怨家属未能尽心照料,因一点小事便乱发脾气,并对躯体的微小变化极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和照顾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向护理人员询问病情及治疗用药和手术的安全性,甚至询问一些与手术无关的微小问题,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对这类病人要求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和步骤.护理人员还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关心他们,要象对待亲人一样,不厌其烦地做好说服工作,使他们愉快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周丽;田桂艳;孙洪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药物中毒洗胃致胃穿孔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男,30岁.因轻生自服阿斯匹林100片,(2500mg)当即被送入我院急诊科急救,护士遵医嘱用30℃的清温水以电动吸引器洗胃,严守操作规程,置患者左侧卧位,以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后由口腔将胃管轻轻插入55cm,按常规洗胃,进清温水300~500ml,再抽吸出300~500ml,抽出液为微白色,反复清洗3次无异常,当第4次进液后抽吸时,患者大叫挣脱胃管,自述腹痛难忍,立即停止洗胃.查体:腹型饱满,面色苍白,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遂请外科行诊断性腹穿,抽出胃内食物及血性液体,即诊断为急性胃穿孔,转入外科.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在胃底部见有0.3cm×0.2cm的撕裂孔,并见多处浅表溃疡.

    作者:苑淑波;段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9例烧伤死亡病例分析

    1988-01~1998-12,我院收治烧伤病人中29例死亡.我们对该组病例的烧伤面积、致伤原因、常见复合伤及并发症、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分析.

    作者:秦瑞雨;奚明;邵明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