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雁;孙立滨;潘健
目的:了解原发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人住院病历资料.诊断主要靠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胃肠钡餐透视;结果:1973~1994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原发十二指肠肿瘤患者中,发病高峰在50~60岁,男女均等,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85%为恶性,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原发十二指肠肿瘤85%为恶性,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主要依靠联合检查方法,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王雪萍;鲁重美;刘士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笔者将多年来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其次,医护人员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病人,我们做到尊重、理解病人,对病人一视同仁,能体贴他们的疾苦,帮他们所需,使病人产生依赖感、安全感、充分调动他们内在自身康复能力.
作者:孙晓婷;赵俭辉;赵俭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根据绥滨县1994~1998年间的疫情报告资料,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暴发和流行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966年绥滨县正式报告第1例出血热,以后每年都有散在病人发生,从1966~1993年间,共发病108例.1994年发病率突然增高,达151.84/10万,1995年发病率为141.48/10万,1996年发病率为122.05/10万,为发病高峰年.1997~1998年缓慢下降见表1.
作者:徐晶;薄立娟;肖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4年开始采用单指保护会阴法,实践证明优点很多,简要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621例,均为临产妇女.接生者位于产妇右侧,右手拇指顶住会阴后联合正中处,其余四指屈曲轻轻托住肛门,当儿头着冠宫缩来临时,右手拇指向内上推压,间歇时手稍放松,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缓解,但不能离开会阴部,直至胎头,胎肩娩出,右手指可放松,保护会阴其它步骤与一般会阴保持法相同.
作者:张洪坤;刘淑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用异体角膜修补青光眼2例术后滤泡破裂,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 女,63岁.1987年做双侧青光眼手术,1994年左眼视力突然下降、流眼泪,不久因眼内炎摘除眼球.1995年右眼又出现同样症状,及时来院诊断为滤泡破裂.例2 女,58岁.右眼青光眼术后6年,出现类似例1症状,及时来院诊断为滤泡破裂,左眼重度萎缩.本文2例均做了角膜移植修补术.
作者:陈大明;王蕾;王志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年来,我科应用癌灵1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缓解率达84.78%,存活长者已达26年[2].但是,上呼吸道感染仍然影响APL的缓解及缓解后复发.我科于1997年以来,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APL合并上呼吸道感染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徐巍;厚立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胸腰段处于人体的中心,是脊柱活动的焦点,因此胸腰椎交界部发病率很高.以T12及L1发病率高多数患者没有脱位,没有合并截瘫,所以此种骨折呈单纯性的稳定性骨折,适合中医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曲红伟;李俊营;张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后颅窝手术病人容易引起呼吸、循环的紊乱,麻醉处理较为复杂.本文选择我院近年来30例后颅窝手术的麻醉,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后颅窝手术病人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68岁.体重28~89kg.30例中,桥小脑肿瘤1例,小脑肿瘤13例,小脑出血8例,斜坡肿瘤2例,颅神经手术4例,其它类型手术2例.手术时间为120~260min,平均180±40min.
作者:张金海;陶葭;尚铁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小学青少年为一特殊人群,我科为开展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工作,对哈尔滨市的4所中小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龋病和牙周病进行了抽样调查,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以我市4所中小学校的9~18岁中小学生535人为调查对象.
作者:樊秀艳;刁爱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腭咽成形术(PPP)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近年来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有效方法.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配合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现就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洪梅;王丽英;韩颖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就2例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指出本病诊断要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病例介绍例1 女,42岁.无诱因感到咽部疼痛,吞咽、伸颈时疼痛加重,无发热、咳嗽.门诊先后诊为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给予口服金嗓子喉宝及螺旋霉素、双黄连等药无效改为静点青霉素,双黄连注射液、环丙沙星等仍无效,并感外咽部疼痛日益加重,如烟呛般刺痛.20d后颈部变粗,隐见颈部出现2个结节并有触压痛.于1997-08入院.病人既往健康,否认有甲状腺病史.
作者:遇衍芳;韦波;杨茂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孙某,女,60岁.诊断: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被电车撞伤,经过手术复位,6个月后跛行,并有髋部痛.查体:左下肢肌萎缩,髋关节活动受限,外展20°,后伸<10°,经过手术治疗,术后第3周持拐下地,出院2个月后复查,患者外展40°,直腿抬高80°,后伸10°.
作者:陈园;赵秀玲;张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沙眼衣原体(CT)在泌尿生殖道感染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妇女感染后可引起宫颈炎和阴道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并可导致不孕症和异位妊娠.我科于1998-01~1999-03应用克拉霉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和强力霉素(江苏连环药业集团提供)治疗60例CT宫颈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珍珍;赵鸣;朱长林;王文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疣必治”是一种含有效成份鬼臼树脂25%的成品药,具有抑制疣病毒DNA分裂,并杀死病毒的作用.我们从1996-12~1999-06试用该药对28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同时在对该药治疗中并发的局部溃疡的治疗护理方面,取得一定经验.现一并介绍如下.
作者:赵秀玲;张秀莉;田晓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34岁,农民,第4胎第3产.妊娠39周突感阵发性腹痛,呕吐数次,皆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略有缓解,无阴道流水,流血.发病后未排便.于1998-02-18 8:00入院.入院后查体:T38.5°C,P94次/min,R21次/min,Bp13.3/9.3kpa,神清语明,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高度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子宫底剑突下2横指,胎位头,闻及胎心148次/min,肠鸣音弱.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阴道畅,宫口开大2cm,先露头,胎膜鼓.血常规正常,尿蛋白(+),红细胞1~2个,白细胞2~4个,CP-CO215.2mmol/L,非蛋白氮28.8mmol/L.诊断:妊娠39周临产;急性胃炎.按产科常规及急性胃炎作一般处理.次日腹痛、呕吐加剧,吐出草绿色臭液,腹部偶见肠形.腹部透视:胃气泡影增大,右中、上腹有6~7个短小液气平面,结肠未见充气.X线诊断:肠梗阻.给予补液及胃肠减压.当日晚19:00胎膜自破,顺产1女活婴.02-20 10:00吸出胃肠内容物2800ml,Bp4/0kpa,经抗休克治疗后而行剖腹探查:见腹腔内有血性腹水800ml,小肠广泛坏死,肠系膜根部顺时针扭转720°,切除坏死小肠,将小肠与结肠端吻合.术后进食极少,以静脉输液维持.于3-28终因极度营养不良,恶病质死亡.
作者:王淑兰;刘淑凡;杨雪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2~1998年,我科对1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采用换血疗法,获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选用的病例中,女7例,男4例,其中敌百虫中毒5例(包括1例同服雷米封的混合性中毒),乐果中毒3例,敌敌畏中毒2例,敌杀死中毒1例.中毒途径均为口服中毒,入院时呈昏迷状态.其中肺水肿者3例,并发呼吸衰竭者2例,混合性中毒(与雷米封口服)伴抽搐者1例.
作者:姜茂林;台和芳;边庆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椎管内麻醉后由于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再分布,体表散热及手术创面热量损失等原因使体温降低,部分病人会引起寒战.本文对静脉注射曲马多治疗手术期间椎管内麻醉,引起的寒战,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程湘宏;郝忠军;洪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就影响穿孔性眼外伤的视力预后的因素,创伤所达部位,各例的视力预后及特征做一讨论.1 方法1994-04~1999-03 5年间以就诊于黑龙江省医院眼科的锐器或异物造成的穿孔性眼外伤的病例,施行了手术,且术后观察经过3个月以上的23例23眼为对象,其中,男性19例19眼,平均年龄39.6岁,女性4例4眼,平均年龄27.3岁.以上病例以外伤的到达部位分为两组,创伤未波及玻璃体腔者为A组,波及玻璃体腔者为B组.其视力预后及关于术前有无玻璃体出血、网膜脱离的发生进行了比较探讨.
作者:韩素珍;王洁;李胜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妊娠合并风心病特点是妊娠时期,机体血容量增加,以32~34周为高峰;妊娠增大的子宫压迫膈肌、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加之胎盘,胎儿血液循环的建立;妊娠期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因素大大加重了风心病人的心脏负担.因此,心功能Ⅲ级以上者不宜妊娠,一旦妊娠,应尽早终止,否则将危及孕妇的生命.故1993~1995哈医大一院计生病房对8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行中期引产,即对妊娠18~28周的心功不全患者采用甘遂乙醇制剂羊膜腔内注射,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景红;徐艳;隋颖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本文报告了在腹腔镜下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方法:采用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基础上经胆囊管导入胆道镜用取石网取出胆管内结石;结果:本组8例患者,除1例因结石位于肝总管内和1例多发结石未能取出外,其它6例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h33min,术后住院时间4~17d,平均住院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轻、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适合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内单发结石的治疗.但对于多发结石或结石>10mm以上,以及位于肝侧胆管内结石治疗较为困难.
作者:李晓阳;王盛江;刘立人;禹宏;慕海峰;郑宇;杨闯;郭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