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放疗化疗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癌50例临床观察

赵元鹏;曹丽君;汲英

关键词:应用, 放疗, 化疗联合, 中药治疗, 乳腺癌术后, 治疗组, 对照组, 女性乳腺癌, 临床资料, 术后患者, 年龄, 结果分析, 选择, 手术, 病人
摘要:我科1987-06~1991-12对50例乳腺癌术后的病人应用放疗、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106例,Ⅱ期及可手术的Ⅲ期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年龄为30~59岁,平均为44.5岁.对照组46例中,年龄为27~60岁,平均为43.5岁.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黄体破裂致急腹症34例临床分析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发病急,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出血,严重者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临床常易误诊为宫外孕、急性阑尾炎等疾病.我院1998-07~1999-06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卵巢黄体破裂3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兰;牟继红;任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初步探讨

    整体护理是继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佳护理,是现代护理工作的先进护理模式,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然阶段.本文就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谈点体会.

    作者:谢鑫;王辉;董红;吕凤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术后病人连续硬膜外镇痛的应用

    术后镇痛于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1]. 现提倡连续硬膜外镇痛,现将我院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选择手术病例80例,分成A组单次给药,B组连续输注;每组各40例.年龄21~ 74岁. 术前ASA:Ⅰ~Ⅱ级.手术种类包括:胸科、肝胆、胃肠、妇科、泌尿等4个专科.所有病例术中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B组留置硬膜外导管,接微量镇痛泵.A组单次注药后拨除导管.

    作者:李立光;肖占元;刘丽君;孔春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弱视治疗效果与年龄分析

    现将我院自1994年来由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患儿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进行总结比较,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1994-01~1999-01就诊患儿.双眼弱视,无屈光参差患儿552例,男280例,女272例.年龄3~14岁.单眼弱视,有屈光参差患儿284例,男145例,女139例.年龄3~14岁.所有患儿均在睫状肌完全麻痹检影后配戴眼镜矫正视力,单眼弱视患儿进行遮盖,每月复查视力,检测弱视治疗效果.

    作者:梁斗立;熊壮;于雪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福辛普利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经过1周安慰剂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福辛普利组及氨氯地平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两组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在福辛普利组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P<0.05),而氨氯地平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福辛普利与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均有保护作用,福辛普利作用尤为明显.

    作者:刘瑞芹;李善爽;刘英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糜性腹膜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49岁,入院前2d出现右下腹疼痛,24h后疼痛加重,漫及全腹,伴有腹胀,尿少,既往腰背部摔伤史1个月,查:KT:37.0℃,P:84次/min,BP:20/12KPa,全腹稍膨隆,全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9.0×109/L,S:70%,腹穿:抽出约2ml乳白色牛奶样液体,诊断为乳糜性腹膜炎,于次日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腹腔内积有牛奶样乳糜液约1500ml,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及胰腺被膜下广泛乳糜液浸润,胰腺肿大,被膜张力大,首先切开胰腺被膜,于腹腔内未发现乳糜液瘘口处,故于胰腺下缘切开后腹膜,寻找汇入乳糜池之肠干及左右腰支分别予以结扎,冲洗腹腔,置引流管2枚后关腹,术后静滴西米替丁,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作者:倪永增;王淑卿;兰圣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恩丹西酮预防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恩丹西酮预防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30例小儿唇裂整形术患儿,分为恩丹西酮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全部采用氯胺酮麻醉.氯胺酮给药10min后,经静脉缓慢注入恩丹西酮或安慰剂进行双盲法研究;结果:安慰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53.33%;恩丹西酮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6.7%、6.67%(P<0.05);结论:恩丹西酮适用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恶心呕吐的预防.

    作者:孙波;李文志;姜长文;那北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阔韧带及后腹膜生长巨大子宫肌瘤1例

    患者方慧芳46岁,住院号025963于1997-05-26入院.患者于1990年曾因妊娠7个月行剖腹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月经规律.1997-04来我院复查时发现盆腔内有1肿物.曾在某医院B超检查,提示:盆腔肿物.查体:腹部膨隆,可触及实性肿物至脐上1指,活动不良,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上提,宫颈糜烂,触及不清,阴道左侧中段以上可触及中度硬的肿物下界,子宫左上方可触及1超新生儿头大小之肿物,质稍硬,活动欠佳.

    作者:原玉杰;周德刚;聂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创伤急救护理

    急诊室护士对急救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是抢救成功的基本保证.第一线医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类创伤急救要点,护理程度及措施,做到准确、全面,并以快速度进行.

    作者:崔淑玫;张春荣;隋一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隆乳术后包膜挛缩再次修复17例

    包膜挛缩是隆乳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挛缩的因素目前尚不能完全彻底的预防.二次手术术中易出血.旦复发率也较高.我科10年来行该类手术17例.我们认为如何切除包膜、扩大腔隙是手术的关键.单纯做包膜切开分离,往往出现复发.应将包膜做大部分切除,尤其是前壁包膜,尽可能彻底清除.因包膜周围往往有扩张的血管,术中极易出血,尤其是内侧有胸廓内动脉的穿枝,分离包膜时应加以注意.为便于包膜的分离及术中止血,我们认为乳晕切口是佳入路.二次手术选择应较前一次小一号,以便得到一个相对较大的腔隙,术后应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并用抗生素盐水冲洗减少腔内积血.提倡早期(术后3d即可)按摩.(编辑:刘学振)

    作者:陈敬红;李刚;苏浩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子痫分娩时机及方式的选择(附29例分析)

    选择子痫孕妇分娩时机与方式,对改善母儿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1995-01~1996-12间诊治的产前、产时子痫29例,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5-01~1996-12共收治产前子痫20例,产时子痫9例,初产妇26例,经产妇3例.其中≥37周24例,占82.75%,血压≥21.3/14.7KPa达25例,占86.2%,抽搐次数1~16次,平均4.1次,昏迷16例,时间30min~12h,平均5.8h.

    作者:彭春杰;袁常丽;李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例右手示中指移位再植围术期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因工作不慎,被剪板机切断右手示、中、无名指、小指(当时已离断),被急诊送至我科,伤后3h进入手术室.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术,首先将无名指、小指残端清创缝合,然后分别将无名指、中指游离段和示指、中指残端清创,分离出动静脉神经待吻合.吻合前,分别用克氏针固定断指,残端吻合伸、屈肌腱,吻合示指的动脉2条、静脉2条;中指吻合动脉1条,静脉2条,指神经端端吻合.吻合后,血运良好.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抗凝、解痉、扩血管治疗.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再植示、中指成活.

    作者:郭丽华;肖杰;张成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穿琥宁致过敏2例报告

    1 病历摘要例1:任利广,男,16岁,因患腮腺炎而引起咳嗽、发热,于1998-06-16下午来院就诊.化验室报告:白细胞计数5.8×109,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3;X光诊断:双肺下野炎变;临床诊断:腮腺炎合并肺炎,收入院治疗,5%葡萄糖250ml,穿琥宁400mg,静脉点滴(系四川宜宾制药厂,批准文号:川卫药准字(1985)第003181号,注册戎州商标,本盒批号980501).在静点过程1h后,全身自觉发热(当时测体温36.7℃)自觉瘙痒,静点完毕第2h后,面颈部及前胸皮肤微红,继而出现散在红色米粒大小丘疹,瘙痒激烈,给予口服扑尔敏8mg,于次日全身密集红色丘疹,痒甚,逐用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2.5g,强力宁60mg静脉点滴,3d全身药诊全部消失.

    作者:曲延兴;李玉霞;马立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2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诊治

    本文就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诊治体会,进行总结.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18~42岁.病人入院后,进行血常规、止血.2 临床表现2.1 皮肤粘膜苍白、发绀、舌质淡红、口唇苍白或淡红、四肢皮肤湿冷、出冷汗.

    作者:张英;包艳杰;季洪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28例亚硝酸钠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1999-06-14-17∶00,我局高级中学由于食堂管理不严,将亚硝酸钠做为食盐加入菜中烹制,部分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钠,使128名高中学生发生中毒,经我院积极抢救,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杨宝华;代丽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腰椎穿刺的体会

    经过10多年的实践,我们对儿科14周岁以下患儿进行了近百人次的腰椎穿刺,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同时,对传统做法进行了两项改进,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玲;张维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酒精注射结合TAE治疗小肝癌

    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肝动脉化疗(TAI)、肝动脉栓塞化疗(TAE)、经皮经肝瘤内酒精注射(PEIT)、经皮经肝微波热凝固(PMCT)等各种方法的相继出现,在非手术疗法起着重要作用.我院1996-11~1999-11,采用TAE术后PEIT方法治疗小肝癌,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郎黎明;姜晓龙;贾奇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精神、情绪以及紧张的工作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针对患者病后的不同心理状态,我们认为给予以下心理指导为宜.

    作者:冯翠琴;于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肩难产致臂丛神经损伤(附5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78-01~1998-12间住院足月分娩发生肩难产,胎儿虽存活,但全部并发臂丛神经损伤,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5例均自然临产,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均正常.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年龄为23~35岁,孕龄为39~42周,平均身高167.8cm,平均体重为80.2kg.平均宫高为40.2cm,B超测双顶径2例为10cm,另3例为9.5cm、9.8cm、9.9cm.5例中3例因第二产程延长而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术,胎头顺利娩出,但娩肩受阻,采用压前臂法,助手在耻骨联合上方加压,接产者向后方拉胎头,并压迫胎颈,迫使前肩娩出.1例新生儿重4300g,出生后立即发现右臂全瘫,产后20d右臂肌肉萎缩,另2例新生儿童4200g及4400g,生后24h检查发现上臂麻痹,表现患肢松弛、下垂、不能屈肘,第4、5例发现胎肩娩出困难后,采用屈大腿法,让产妇双腿屈膝紧贴下腹,同时牵拉胎头向后助胎儿娩出,新生儿重4100g及4000g,出生24h检查发现前臂麻痹,表现腕下垂.对5例肩难产者产后查空腹血糖,发现3例为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鄂玲香;徐浩;迟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颧弓切线位X线摄影改良法

    颧弓的摄影方法很多,目前用的有轴位、面骨正位、颧弓顶颌斜位、颧弓正侧等.颧弓切线位因摄影简单,用片省,所以用的较多.对颧弓的摄影技术,几年来我们从实践中加以改进,力求简单、方便、适用.不仅俯卧位可拍摄,坐位、仰卧位也可拍摄.

    作者:朱卫东;梁燕;何剑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