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陈为民;黄熠
目的:探究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疝气患儿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疝气患儿优势明显,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军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因桡骨远端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患者用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41例则采用切开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可改善腕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6年10月1日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0例)与瑞舒伐他汀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治疗6个月与12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与Hcy水平、颈动脉IMT皆低于阿托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组可以更大程度的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降低hs-CRP与Hcy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延迟及逆转作用更强,长期服用有利于冠心病病情的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AMI患者,共7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将施予常规护理的35例作为对照组,将施予综合护理干预的35例作为护理组,对比2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AMI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张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并发肠缺血的螺旋CT特征.方法:搜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或CTA(CT血管造影)等方法确诊为肠梗阻并发肠缺血的25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征象.结果:肠梗阻并发肠缺血的CT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肠壁水肿增厚;肠系膜脂肪间隙积液;腹腔积液;肠壁强化不均匀;肠系膜含气征.结论:螺旋CT在肠梗阻并发肠缺血的诊断上具有特征性表现.
作者:陈文瑞;陈茂恩;游剑雄;李昌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小儿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门诊体检测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hs-cTnT、CK-MB的水平以及阳性率,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hs-cTnT水平与CK-MB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hs-cTnT及CK-MB阳性率分别为88.57% 、8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4.29% 、7.1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hs-cTnT及CK-M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hs-cTnT及CK-MB呈明显正相关(r=0.34,P=0.00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TnT以及CK-MB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谢博;李瑞;王姗姗;许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用在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苏醒期躁动患者,将其分组观察,即干预组(n=50,综合护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两组麻醉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在苏醒期,干预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苏醒期躁动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媚;刘希伶;周楚芝;冯冻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尿常规检验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16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常规检测与CRP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阳性率、检测时间、两种检测方法对不同阑尾炎类型的检出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检测结果的满意度.结果:尿常规组检测时间明显低于C反应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儿,CRP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尿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以及急化脓性阑尾炎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组患儿家属对检测结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尿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检测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阳性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较高,但是存在检测时间较长的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检测项目.
作者:王珊珊;张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易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超声诊断观察,术后经病理学检验,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40例经超声诊断检查及病理结果对比,40例患者检出33例,检出率82.50%;另外,误诊患者7例,误诊率为17.50%.结合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来看,7例患者误诊主要是受到患者结石、胆囊炎合并结石等干扰,导致影像学病理分析判断出现偏差.结论: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用于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前期检查,总体效果较良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操作方便.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误差,精准率欠缺.故此,今后应加强超声医师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认知.
作者:海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 ~2017年10月我院行疝气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异丙酚静脉麻醉,30例)和B组(七氟烷吸入麻醉,30例),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前(T0)、麻醉诱导时(T1)、插管时(T2)、插管1min(T3)、术毕时(T4)、拔管时(T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麻醉诱导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各个时间节点SBP、DB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T1、T2、T3、T4、T5时间节点HR水平均高于T0时间节点,B组患儿T1时间节点HR水平均低于T0、T2、T3、T4、T5时间节点,A组患儿在T1、T2、T3、T4、T5时间节点HR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疝气修补术中应用均有显著效果,但异丙酚麻醉对患儿心率水平影响较明显,七氟烷麻醉可增加患儿躁动发生率.
作者:廖益永;黄典;高晓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Delorme术对直肠脱垂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经腹悬吊术治疗,观察组行Delorme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肛门括约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肛管大收缩压(AMCP)和肛管静息压(ARP)指标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AMCP、AR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orme术用于直肠脱垂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蓓蓓;陈为民;黄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抗组胺药+鼻内类固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鼻内抗组胺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流涕、喷嚏、鼻痒、鼻塞、眼部症状及鼻腔镜下黏膜水肿程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变应性鼻炎治疗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特异性IgE(皮肤或血清)检测进行诊断,采用口服抗组胺药+鼻内类固醇药物联合鼻内抗组胺药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刘倩;韩玲;叶少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预成性纤维柱与可塑性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残根残冠修复患牙108颗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预成组和可塑组,每组54颗牙.预成组患者应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可塑组患者应用可塑性纤维桩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预成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可塑组(92.59%VS 77.78%),统计学有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显著提高,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后,预成组患者的干预组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可塑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预成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可塑组(9.26%VS 29.63%),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与可塑纤维桩比较,预成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具有在临床山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初筛中实施高危型HPV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妇女1000例为实验组,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其均接受高危型HPV检测,若检测的结果为阳性,则进一步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同时选取10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妇女为对照组,其同时接受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测,对2组检测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组筛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为86.54%,特异度为86.44%,准确率为86.50%,阳性预测值为90.07%,阴性预测值为81.88%.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实施高危型HPV检测,可以为其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作者:毛毅影;钟继生;梁罕超;杨桂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结核病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核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抗核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给予结核病患者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郑淑霞;廖雅萍;郑财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开展延伸护理对重复人工流产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 ~2017年8月收入90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避孕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避孕套、避孕药避孕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组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避孕知识,掌握正确避孕措施,降低临床上重复流产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素华;何燕梨;袁亭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复合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 ~2017年7月间于本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患者许可,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镇痛,研究组使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h、4h、8h、12h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的疼痛介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镇痛方案,能有效提升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杨杰;黄忠义;李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食物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总结并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食物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从炎症因子含量变化情况看,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含量均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含量降低幅度明显更大;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加速患者的清醒和病情的恢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改善疾病的预后;临床价值高.
作者:董海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石狮市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布的差异,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 ~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石狮市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收治的180例非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主要有8个,分别为BMI值、吸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进食海鲜产品、骨质疏松症家族史、饮用牛奶以及每日锻炼时间等.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有5个因素进入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为BMI值、海鲜产品、骨质疏松症家族史、饮用牛奶以及每日锻炼时间.结论:石狮市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以预防和延缓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张大伟;许耀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结肠癌患者,均术前予以CT检查,同时于术后行以病理检查,手术结束之后6个月对所选患者进行复诊,并分别通过CT检查和病理检查,对CT检查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2例结肠癌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17例患者为Ⅰ期、24例患者为Ⅱ期、11例患者为Ⅲ期、10例患者为Ⅳ期,62例结肠癌患者经过CT检查58例得到确诊,其中16例患者为Ⅰ期、22例患者为Ⅱ期、10例患者为Ⅲ期、10例患者为Ⅳ期,诊断符合率为93.55%;手术结束之后6个月对所选患者进行复诊,病理检查确诊18例患者出现结肠癌复发现象,其中4例患者为Ⅰ期、5例患者为Ⅱ期、7例患者为Ⅲ期、2例患者为Ⅳ期,经过CT检查确诊17例患者出现结肠癌复发现象,其中4例患者为Ⅰ期、4例患者为Ⅱ期、7例患者为Ⅲ期、2例患者为Ⅳ期,诊断符合率为94.44%.结论: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于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