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80例临床研究

郭世洲

关键词:腹腔镜,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结肠癌,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以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腹腔镜下给予患者采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8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腹腔镜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治疗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的对比方面,两治疗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两组对比,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清扫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给予结肠癌患者采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9例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分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采纳缩宫素治疗,研究组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采纳欣母沛治疗.比较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儿成功分娩出宫时予以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作者:贾玲玲;刘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20例

    目的:分析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门静脉或者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并发症与术后一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一年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胰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患者接受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郭利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中的杂质及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的含量及杂质.方法:用C18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H3OH-H2O-CH3COOH-(C2H5)3N(250:300:0.8: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nm.按盐酸丁咯地尔峰计算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2000.结果: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溶液稳定性RSD为0.4%(n=6);重复性试验RSD为0.6%(n=6);回收率为99.3%,0.74%(n=3)低检测限为0.005μg/ml.结论:该方法对于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的含量及杂质具有专属性好,简捷、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优点.

    作者:冯继承;于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GeneXpert MTB/RIF Assay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对利福平的耐药性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GeneXpert MTB/RIF Assay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对利福平的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痰涂片阳性或者痰涂片阴性而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肺结核患者的晨痰液标本128份,分别进行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比例法体外药敏试验和Xpert检测法检测,然后对这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罗氏固体培养法相比较,89例痰涂片阳性标本用Xpert法检测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50.0%,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3,P=0.250);而39例痰涂片阴性标本用Xpert法检测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0%,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00,P=1.000).与比例法体外药敏试验作比较,Xpert检测法对99例罗氏固体培养阳性的标本检测出RIF耐药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8.8%,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0,P=1.000).结论:Xpert检测法的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株的快速鉴定和筛查,临床上对结核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作者:黄英河;匡玉宝;梁海东;黄旭良;冯碧渚;陈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血液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血液验证标准分析过程当中对血液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健康体检者的200份血液标本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临床血液检测标本在分析过程当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当中,血液的溶血标本、送检时间、抗凝剂和血液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等都会对血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为有效地提升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严格的对血液标本在检验分析过程当中的误差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不合格标本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

    作者:闫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法,实验组患者实行间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修复后12个月,实验组患者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3例缺陷(主要为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破坏),1例失败(为折裂);对照组中有10例缺陷(主要为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破坏及磨损,邻接不良),5例失败(其中3例继发龋,2例折裂).实验组患者嵌体填充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牙体缺损实行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术,能更好的弥补传统树脂直接填充缺点,保证了牙体缺损外形恢复、耐磨性以及密合程度、咬合等优势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操小马;刘瑜;徐晓华;周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00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处理;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查对制度和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护理行为规范化,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宇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4月的输血患者,共涉及到20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常规的输血技术进行输血,观察组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对两组患者的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患者1例,过敏患者1例,无蛋白尿患者,对照组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分别为4例、3例、3例,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上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为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在输血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输血治疗,具有推广性的价值.

    作者:王振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试析病案首页中手术及操作填写存在的问题

    目的:观察与探究病案首页中手术及操作填写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本院100份手术及操作填写存在问题的病案首页,分析100份病案首页中手术及操作填写所存在的问题.结果:100份病案首页中手术及操作填写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手术及操作的名称填写不规范、手术的级别填写不正确或者未填写、切口愈合的等级填写不正确或者未填写、手术和操作日期填写不正确,分别为27.00%、55.00%、14.00%、4.00%.结论:病案首页手术及操作填写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加强关注和重视.

    作者:陈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液基细胞学和高危型HPV-DNA结合用于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筛查中LCT(液基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DNA(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0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40155例,对其进行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HPV-DNA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LCT检查后,有544例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所占比重为1.35%,HPV检查后,有560例患者检查异常,所占比重为1.39%,活检(金标准)异常患者有736例,所占比重为1.83%;活检(金标准)异常结果包括:CIN II-III(宫颈上皮内瘤变II-III)354例;CIN I 169例;慢性宫颈炎+HPV感染的162例;宫颈癌51例;HPV+TCT检出率高于单独HPV或者TCT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病变筛查中液基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罗秋兰;张仁超;金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抽血时应激表现的改善观察研究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抽血时应激表现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90例静脉抽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抽血前30min、抽血完成后30min及抽血结束后2h心率、血压及疼痛感波动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抽血成功率、患儿啼哭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抽血完成30min和2h后心率、血压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抽血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6.67%、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静脉抽血患儿有助于控制心率、血压波动,缓解疼痛感,提高一次抽血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关雪丽;邓志文;刘广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地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急性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的抢救效果及预后等.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急诊停留、分诊、住院时间,以及心肌梗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不仅能大大减少患者检查时间与急救时间,也能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与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梁艳灵;梁燕萍;蔡美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CA125、CEA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同一时间来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4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二组研究对象的CA125和CEA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A125和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期患者的CA125和CEA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需要采用CA125和CEA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该诊断方式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林海山;吴坚洪;魏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恢复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鼻内镜下开放术后5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27例.予以常规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常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行为水平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率和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冯燕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联合卡托普利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08年8月到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80例PNS患者,对照组40例单用泼尼龙,研究组40例联用甲泼尼龙、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组间比较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就疗效而言,研究组为90%,对照组为5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肾功能指标、血压和血脂等生化指标而言,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率研究组10%、对照组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NS患者的治疗中,联用甲泼尼龙、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可以取得比单用甲泼尼龙更加显著的疗效.

    作者:罗庆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档案人员业务素养对档案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在管理学中,专业素养是指从事业务的人员在完成业务活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体现,良好的业务素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作效能.通常包括主观心理特征,专业业务技巧等.档案人员的业务素养直接决定着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切实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养,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根本保障.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与彩超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研究CT与彩超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设定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CT组患者为单号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彩超组患者则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比价两组患者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患者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为80.85%,显著高于彩超组的61.70%;CT组患者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检出率为34.04%,显著低于彩超组的57.45%(P<0.05).结论:CT与彩超对于急性胰腺炎的的诊断效果均较好,但各有所长: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彩超组,但彩超组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显著大于CT组,在临床实践中,应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大程度的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并分析.方法:纳入于我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16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n=84)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84).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内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率,缓解患者高压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的过程中,应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估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儿科上呼吸道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对比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儿采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的咳嗽症状及视觉模拟积分的改善情况及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咳嗽、咽痒、气喘消失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的过程中,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咳嗽、气喘的消失时间,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并改善咳嗽症状积分,应广泛推广.

    作者:潘娜;崔亚琦;焦黎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腹泻患儿100例,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行传统护理方案,而乙组则在甲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对患儿进行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及费用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患儿每日腹泻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儿每日腹泻次数均明显下降,且乙组腹泻次数下降值更为明显(P<0.05),乙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5.07天,明显低于甲组,而在住院费用方面,乙组平均费用明显低于甲组,且乙组护理总满意度也高于甲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同时减少了住院天数及费用,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且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护理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梦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