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李志伟

关键词:中青年肺癌, 老年肺癌, 临床特点, 首发症状, X线诊断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到2017年3月期间确诊并收治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以年龄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老年肺癌组(60-80岁,63例)以及中青年肺癌组(18-59岁,35例).对两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中青年肺癌患者的X线诊断表现、发病后首要症状表现、确诊方法所占比例、病理分型情况.结果:两组肺癌患者首发症状对比,仅胸痛症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首发症状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X线诊断主要表现对比,仅肺不张以及团块影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首发症状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确诊方法所占比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理分型结果对比,组间鳞癌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病理分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老年肺癌患者在症状表现方面无明显典型性,所以易发生误诊、漏诊等问题,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要求医师综合多类检查方式、患者症状表现尽早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皮酚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丹皮酚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加入不同试剂后,采用RT-PCR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COL1a1基因的表达,采用ELSI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模型组COL1a1基因表达水平、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加入丹皮酚后人肝星状细胞COL1a1基因表达水平、羟脯氨酸含量开始下降(P<0.05).并且其表达水平和含量在丹皮酚高剂量组低于丹皮酚低剂量组.结论:丹皮酚能够减弱TGF-β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作用,并能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

    作者:邓乐;邱智辉;张美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6年广东省惠东县鼠疫疫源地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惠东县平山街道和稔山镇室内外鼠密度及宿主动物变化和特点,探究环境的不同及改变对宿主动物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鼠疫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按《广东省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整理2008年、2011年和2016年平山街道和稔山镇的鼠疫监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平山室内鼠密度为0.89%,稔山为2.33%,平山与稔山室内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P<0.05);监测平山室外鼠密度为2.44%,稔山为5.56%,平山与稔山室外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4,P<0.05).平山及稔山鼠体蚤指数分别为0.45和0.42,所获蚤类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平山和稔山室内地面游离蚤的监测数均为0.解剖所有鼠体,均未找到鼠疫杆菌.采集所有鼠血清,均未检出特异性F1抗体.结论:地区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及居住区域扩大,对室内外鼠类动物的数量分布可造成影响.根据宿主动物分布的情况,需要适时地开展预防性灭鼠、灭蚤工作,防止鼠疫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廖汉东;黄艳;温应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沙格列汀联合地特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地特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4)与实验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其中参照组给予优泌林70/30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应用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指标、临床治疗达标率以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达标率明显较参照组高,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参照组少,P<0.05.结论:针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血糖水平,并有效减少低血糖.

    作者:李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干预组实施小切口开窗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疼痛程度.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切口开窗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邹庆宝;谭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bA1c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MACE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HbA1c水平不同分为HbA1c<6.5%组(41例)和HbA1c≥6.5%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炎症因子、血脂水平,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NYHA分级、合并症及病变血管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PR、TNF-α、IL-6及TC、TG、LDL-C、HDL-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2个月、24个月HbA1c≥6.5%组MACE发生率为29.41%、49.02%,HbA1c<6.5%组MACE发生率为12.19%、26.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59,4.699,P<0.05);对HbA1c≥6.5%引起MAC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6.5%是引起糖尿病伴冠心病管着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277,P<0.05).结论:HbA1c≥6.5%是导致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控制HbA1c水平能够有效降低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

    作者:何卫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13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9例观察组和69例对照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达标率和两组的相关因素指标.结果:观察组达标率为52.17%,对照组达标率为30.43%.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的SJC28、TJC28、VAS评分、Pt-GA、HAQ、PG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率仍较低,且与SJC28、TJC28、VAS评分、Pt-GA、HAQ、PGA等因素相关.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产妇分娩和产后出血实施温馨精细化助产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探究对产妇实施实施温馨精细化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和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温馨精细化助产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7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00%,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16.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对照组(92.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温馨精细化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出血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杨奕娜;叶妙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不同类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在不同类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3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患者孕囊所在的方向分为Ⅰ型、Ⅱ型、Ⅲ型,设置为甲组、乙组和丙组,给予患者双侧子宫动脉灌注20mg甲氨蝶呤,以明胶海绵进行栓塞后行清宫术,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血β-HCG下降50%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血β-HCG下降50%的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类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Ⅰ型临床治疗效果更佳,Ⅰ型效果优于Ⅱ,Ⅲ型,其中Ⅲ型效果差.

    作者:黄海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应用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应用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康复训练为对照组康复训练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再学习疗法,对比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BBS、FMA、MBI、MW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与运动再学习疗法能够促使其下肢运动功能更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邓瑞燕;罗仕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目的: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随访探讨预后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8.5±7.6)个月,1年生存率为66.7%,2年为33.3%,3年为13.3%;N0组3年生存率为25.0%,高于N1组9.1%(P<0.05);T2组3年生存率为40.0%,高于T3组8.0%(P<0.05);30例随访期间均复发转移,其中肝转移15例,肺转移7例,肝、肺均转移6例,骨转移2例;肿瘤浸润、长度、淋巴结转移及血清CEA水平等密切关联于预后.结论:PESC早期转移率高,预后差,临床需早期诊治,采用基于化疗的综合疗法可适当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赵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早产儿出院后体格追赶与智力追赶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出院后早期早产儿体格追赶与智力追赶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04月-2016年10月收治,胎龄在30-34周之间的1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出生时是其母否存在妊娠期合并疾病、是否强化喂养以及进行抚触和被动操时间的长短分为A、B、C三组,分别对早产儿进行较长时间随访,分析上述三者对早产儿体格追赶和智力追赶的影响.结果:至纠正胎龄6个月,强化喂养组、较多进行抚触和被动操组患者的头围、身高、体重及MDI、PDI指数均显著高于非强化喂养组及较少进行抚触和被动操组(P<0.05).结论:适度加强早期早产儿营养喂养以及抚触和被动操运动时长,是提升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及智力追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早产儿带养中应予以重视,以期完成较好的追赶生长.

    作者:屈小莉;张诗;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68例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组.单一干预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联合用药组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干预效果;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产妇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干预效果比单一干预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似,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单一干预组低,P<0.05;联合用药组产妇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单一干预组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张菲菲;何英琳;吴映静;郭巧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鸡西市2013-2016年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鸡西市2013-2016年流感病毒型别特征及分布,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鸡西市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阳性样本经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后,HI实验鉴定分析.结果:2013-2016年3个流感高峰周期采集ILI标本1844份,分离出流感毒株阳性标本139份,阳性率7.54%.甲型H3、乙型Yamagata系、甲型SWH1分别居一、二、三位;3个流感高峰期内均检测出甲型和乙型,2013-2014年度以甲型SWH1为主、2014-2015年度以甲型H3为主、2015-2016年以乙型Yamagata系为主,各年度优势毒株各不相同.毒株大都在12月份和次年的1、2月份出现.不同人群流感病毒阳性率各不同,0~5岁组和5~10岁组的阳性为41.01%和35.97%为前两位.结论:鸡西市流感优势毒株在各个监测周期呈交替变化,重点防控14岁以下人群.

    作者:冷焱;李晖;刘玉凤;王金华;关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观察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60例压疮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水胶体敷料加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以常规压疮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护理措施总有效率为73.3%.比对显示观察组护理措施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措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胶体敷料在压疮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压疮病症的康复,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赵蓓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裂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裂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肛裂手术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术后疼痛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天、3天、5天、7天疼痛评分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肛裂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彩球;万贵章;许昭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到2017年3月期间确诊并收治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以年龄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老年肺癌组(60-80岁,63例)以及中青年肺癌组(18-59岁,35例).对两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中青年肺癌患者的X线诊断表现、发病后首要症状表现、确诊方法所占比例、病理分型情况.结果:两组肺癌患者首发症状对比,仅胸痛症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首发症状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X线诊断主要表现对比,仅肺不张以及团块影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首发症状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确诊方法所占比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理分型结果对比,组间鳞癌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病理分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老年肺癌患者在症状表现方面无明显典型性,所以易发生误诊、漏诊等问题,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要求医师综合多类检查方式、患者症状表现尽早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对比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5例脊柱结核患者,收集时间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分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纳单纯后路治疗,对照组采纳前后路联合治疗.比较手术情况、Cobb氏角.结果: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较少,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Cobb氏角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后路手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结核患者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石海龙;姚杰;王祥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喘可治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喘可治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呼吸道感染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出现恶心、口干、肌颤等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既可改善患儿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又可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作为研究主体.双盲法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予以单纯护肝降酶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价值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ALT、PTA、AST指标改善上,明显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HBV-DNA、AFP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恩替卡韦作为辅助性用药应用于其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邬宇美;张美平;邓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48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进行治疗;实验组在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尿流率、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膀胱压大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大尿流率、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膀胱压大容量接近,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大尿流率、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膀胱压大容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严雪文;廖艳婷;尚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