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
目的:观察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及多次根管治疗术在治疗隐裂性牙髓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多次根管治疗术,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疼痛率,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疼痛率16.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杜林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8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温针灸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及直腿抬高度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直腿抬高度数、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温针灸治疗,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及直腿抬高度数,改善其疼痛VAS评分,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星安;杨秀杰;李萍;张风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所收治烧伤患者110例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接受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方法,在此方法之上,将其根据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55例执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5例执行综合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后SDS与SAS评分,比护理前都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对比两组平均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与创面愈合质量评分,观察组都明显比对照组要优(P<0.05).结论:运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患者,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调节病人负面情绪,减少康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赵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反向添加治疗(AΒT)联合GnRH-α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腹腔镜术后,对患者Kupperman绝经指数(KM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CA125阳性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生育学会(AFS)Ⅲ期和Ⅳ期的分期标准,分为三组,分别记录A组、Β组、C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GnRH-α(3个月)、GnRH-α(6个月)及GnRH-α联合AΒT(6个月)治疗.结果:术前、术后,三组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三组在术前、术后1天及3个月KMI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三组KMI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血清CA125阳性率88.89%高于术后24.44%,差异明显(P<0.01);三组停药6个月后CA125阳性率级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GnRH-α及AΒT,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凌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83例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在确保数据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对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前IgA、IgG、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前及术后1天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术前,OC组术后1天上述指标明显降低,LC组术后1天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O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方式能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所带来的炎症应激性反应,且对免疫系统影响较小,优势显著.
作者:宋彦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牙体牙髓患者采取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80例牙体牙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分成三组,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疼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适量组、超量组、少量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68.33%、71.67%,牙痛发生率分别为5%、26.67%、23.33%,两项数据适量组均明显优于超量组与少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患者采取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时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降低牙痛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嘉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肾功能的影响与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6例,使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134例,使用拉西地平治疗.三个月后,分析相关结果.结果:治疗前,病患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个期间内血压和之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病患血压比较差异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患治疗后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月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尿α1-MG、血β2-MG、尿β2-MG均有所在下降P<0.05,Scr和Ccr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恶心2例,头晕2例,对照组心率加快4例,头痛2例.均较轻微.结论:对于1-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使用缬沙坦治疗,可在降低病患血压同时,保护患者肾脏功能,患者耐受性强,药物安全性高,可预防靶器官损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白明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护士对消毒供应室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进行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的100样腹腔镜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样,对照组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质量管理,不仅能提高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其还能有效降低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能降低医院的手术器械购置成本.
作者:冯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采取急诊心肺复苏手术治疗成功相关的因素.方法:本次所选60例心脏骤停患者均于2017年4月份-2018年4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有28例患者治疗成功作为成功组,32例患者治疗失败作为失败组,比较心肺复苏手术成功影响因素.结果:在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上,成功组恢复时间明显要比失败组短,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成功组创伤性疾病与脑源性疾病所致心脏骤停的失败率比较低,明显比失败组低,组间对比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短有利于病人存活,另外脑源性疾病和创伤性疾病引起的心脏骤停病人行心肺复苏术死亡率较高.
作者:黄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给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预后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03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实验组60例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预后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治疗一年后的生存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具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经透析后发现,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影响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沙广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内涵在解决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冲突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出一种能够有效减少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冲突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传染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两组,每组均为56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传染病护理干预,人性化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伦理冲突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的伦理冲突发生率为14.29%,明显高于人性化组的伦理冲突发生率(1.79%),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传染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地减少护患之间的伦理冲突,充分反映出医院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使患者充分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怀,有助于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值得医院高度重视.
作者:祁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应用的检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尿常规检验患者80例,依据检验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化学法组(n=40)和尿分析仪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情况、检验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验准确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应用的检验效果相当,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过高级动态血流显像技术观察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特点,评价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评价ADF成像技术对脑梗死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揭阳市蓝城区人民医院和揭阳市慈云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90例,根据斑块的回声特征分为软斑组(n=40)、混合斑组(n=40)和硬斑组(n=10),采用头颅CT、MRI检查脑梗死情况,对比三组研究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特征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90例研究对象经头颅CT、MRI确诊脑梗死患者有61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显示,软斑有40例为软斑组,混合斑有40例为混合斑组,硬斑有10例为硬斑组,软斑组、混合斑组脑梗死率均高于硬斑组,差异探析价值突出(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了解斑块的形态、回声、体积等,而能对斑块严重程度、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荣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应用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7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各38例.开腹组进行开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腹腔镜阴式组进行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子宫腺肌症治疗总有效率;手术过程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结果:腹腔镜阴式组子宫腺肌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阴式组手术过程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干预前两组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相近,P>0.05;干预后腹腔镜阴式组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应用及临床可行性高,可减少创伤和出血,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卧床时间,加速月经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高桂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警子宫内膜癌术后血栓前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6小时开始运用屈肝素钠钙进行皮下注射抗凝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于术后24小时开始同样的治疗;检测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T0),手术结束(T1),术后6小时(T2),术后24小时(T3)四个时间点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Β),D-二聚体(D-D)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并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7天对患者运用血管彩超检测双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PT、APTT、FIΒ等指标在各时间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CY、D-D在T0、T1、T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在T3时间点HCY、D-D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②术前第一天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均未见深静脉血栓或其他血管疾病.术后第7天对所有患者再次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发生率为8.70%,观察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D-二聚体联合HCY水平检测,可对子宫内膜癌术后血栓形成起预测作用,提前进行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方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应用肿瘤标志物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和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技术(HPV DNA)联合评估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选择我院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设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同期选择子宫颈癌患者50例,设为宫颈癌组,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肿瘤标志物联合TCT技术与HPV DNA技术检测,以病理活检做金标准,分析单项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价值.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SCCA、CA125等指标水平经检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较其它各单项检测指标,采用HPV进行检测,阳性率呈高显示(P<0.05).相较各指标单项检查,联合检测有更高的阳性率(P<0.05).相较各单项指标敏感率,联合检测敏感率居更高水平,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应用肿瘤标志物与TCT技术、HPV DNA技术联合检测的方案,可显著增强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孙华;高学智;满兴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其对策.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56例外科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按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状况分为VAP组(n=20)、非VAP组(n=46),分析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基础性疾病、留置胃管、昏迷、机械通气时间、雾化吸入、抗生素预防性治疗、白蛋白水平是VAP的危险因素.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较多,需实施针对性干预.
作者:曾惠锋;宋乃贤;陆廷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龙眼果核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与水,比例为50:35:1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在24.95~199.6μg·mL-1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834.1X+6553.2,r=0.9998;结论:该法快捷方便,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可用于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海潮;方泽宇;周捷;巫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于产妇分娩中应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的临床价值,探讨其对产妇分娩疼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产妇进行对比实验.予以4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另43例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比二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和妊娠结局等临床各项参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P<0.05).结论:于产妇分娩中应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可明显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感,优化其妊娠结局.
作者:何金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在小儿支气管炎中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炎9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护理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咳嗽、喘憋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满意度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炎症的临床治疗中,其干预效果良好,能使患儿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加快其机体恢复.
作者:陈利霞;罗飞苑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