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锁;李林;杨业静;梁辉;刘雷;杜勇军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后再次妊娠间隔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0例稽留流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分为两组,妊娠间隔(IPI)≤6月组39例,IPI>6月组6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IPI≤6月组再次妊娠的自然流产率高于IPI>6月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盘异常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后妊娠间隔小于6个月患者发生再次流产的风险更高.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可能对围产结局没有影响.
作者:胡道琴;钟锦嫄;黄文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nAChRs)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中表达,参与各种生理反应.其亚型α7nAChR的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炎症的作用靶点.本文总结了α7nAChR在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的分布和表达,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胆碱能抗炎通路),以及神经保护作用,并指出小胶质细胞α7nAChR可作为抗炎通路治疗靶点.
作者:谢佳丽;刘超明;李良东;黄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检测三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的浓度,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尿酸浓度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酸浓度越高.
作者:杨爽;刘国欢;乐建华;刘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冬青植物中两个新半萜化合物与5种抗血栓靶蛋白的结合模式和相互作用.方法:采用AutoDock 4.2分子对接软件,将对接化合物二维结构转化成三维结构,确立其空间坐标,再设置受体蛋白的网格,并运行对接程序,进行对接运算.结果:两个化合物与ADP受体的对接数据优于参照化合物ADP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且在空间上构象上也更加匹配ADP受体的活性腔,呈现出与ADP受体较强的结合作用.结论:ADP受体可能是这两个化合物发挥抗血栓作用的潜在靶点.这一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郭小华;薛小燕;程齐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神经病理性痛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疼痛综合征.针灸是祖国的传统医学,由针灸发展而来的电针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梳理厘清电针的作用机制,本文从与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神经递质、胶质细胞以及关键信息分子等角度来综述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机制.
作者:王英;夏阳阳;江茜;黄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胎鼠、新生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分别取胎鼠、新生鼠海马,消化后种植,用含有2%B27的neurobasal培养液培养,第3天加入5 μmol·L-1的阿糖胞苷,换液后继续培养,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培养第3、7天观察细胞生长及突起情况,用neurofilament抗体以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神经元细胞.结果:海马神经元种植24 h后贴壁,7天时神经元突起相互连接成网络.经neurofilament染色,培养细胞阳性率高,新生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阳性率达(89±3.4)%,胎鼠海马神经元阳性率达(98±1.5)%.结论: 本方法培养出的胎鼠、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纯度较高,可作为海马神经元模型用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熊丽娇;郭阗廷;曾治平;黄志华;曾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心肌肥厚(Myocardial hypertrophy,MH)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组织超负荷的代偿反应结果,是心血管疾病中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能大大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MH的患者仍然常见,但其发病机制不是很明确,而目前治疗MH的药物较多,未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因此,了解MH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与治疗,对临床治疗MH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就MH的发病机理与药物治疗的部分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肖坤;谢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前神经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并且已经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本工具.通过CT、MRI以及血管造影图像,神经导航技术可以更形象化的提供肉眼无法观看的大脑内部各组织空间关系.然而,术前图像数据建立的神经导航系统模型的精确性是被限制的,这是因为术中大脑位置发生了漂移.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神经导航系统使用过程中大脑位置发生漂移的各种因素.
作者:黄骏;王柏群;杨少春;华顺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临床效用.方法:将拟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386例,随机分为大株红景天组(193例)及对照组(193例).所有患者在术前12 h开始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1 mL·h-1·kg-1),持续至术后12 h.同时对照组术前3天起静滴生理盐水(250 mL QD)至术后3天为止.大株红景天组则在水化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术前3天起静脉滴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g·250 mL-1 QD),至术后3天为止.入院时及术后测定BUN、Scr、Cys C、Ccr、GFR,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株红景天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血BUN、Scr、Cys C较术前均升高(P均<0.05),而血Ccr、GFR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BUN、Scr、Cys C较大株红景天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高于大株红景天组(5.6% vs 2.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进行PCI术的患者发生CIN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薛世荣;黄景文;罗韶金;杨玲;杨泽福;潘伟;邹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可伸缩螺纹式支撑架在静脉输液肢体中临床的应用.方法:自行制作可伸缩螺纹支撑架,静脉输液的肢体套入支撑架中,预防肢体活动及衣物被服遮盖牵拉引起输液针头脱出血管外.输液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可伸缩螺纹支撑架,对照组未使用可伸缩螺纹支撑架,观察两组反复穿刺、药液外渗、静脉炎及患者紧张焦虑情况.结果:两组反复穿刺、药液外渗、静脉炎及患者紧张焦虑情况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伸缩螺纹式支撑架在静脉输液肢体中的应用具有可以保护局部皮肤血管,降低血管破裂导致的反复穿刺,支撑架简便实用、普及性广等优点,同时也使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得到缓解.
作者:谢艳;段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改进后的输液标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10月输液的198例神志清楚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输液标签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常用输液标签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及巡视效率、输液安全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输液及巡视速度快于对照组,输液安全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输液瓶标签,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更好地提高输液效率及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丽;宋祥金;李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简易手固定器在显微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4月急诊手术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A组使用简易手固定器和橡皮筋,B组使用助手扶持和普通丝线进行牵拉暴露术野,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术野暴露方法来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和医生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结果:A组使用效果优于B组.结论:显微手外科手术使用简易手固定器能充分暴露术野,同时使手术者操作空间增大,减少了手术助手的长时间手术配合,患者舒适度好,提高了手术进度和手术质量,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压疮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剑英;胡梅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赣州市某高校学生的吸烟行为发生状况,掌握其控烟的态度和控烟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控烟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赣州市某高校医学专业及非医学专业学生(从大一到大三)共476名,采用自填问卷方法,调查了解吸烟行为发生状况、其控烟的态度和对控烟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在424个有效调查样本中,尝试吸烟率为31.13%,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吸烟率(χ2 =29.49,P<0.05),不同年级吸烟率不同或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98,P<0.05);医学专业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6.58%,现吸烟率为7.17%;非医学专业学生尝试吸烟率为36.90%,现吸烟率为13.37%;医学专业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低于非医学专业(χ2=5.19,P<0.05;χ2=5.48,P<0.05);医学专业大学生控烟态度和控烟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均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t=2.20,P<0.05).结论: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率低于其他专业学生,应重点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控烟态度与知识知晓情况.
作者:林芬;黄仁发;邱伟;欧阳璐;黄园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自2008年以来,普萘洛尔逐渐成为IH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本文主要从婴幼儿型血管瘤的主要组成细胞,阐述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的机制,以便更合理安全的治疗IH.
作者:宁慧婷;徐仙赟;王烈峰;刘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TLR2及其下游分子NF-κB 所组成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多种功能,如细胞免疫、炎症反应、抗凋亡等.新研究显示TLR2-NF-κB信号通路与细胞ROS关系密切.异常的细胞氧化应激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而在细胞氧化损伤中,TLR2-NF-κB通路出现调节异常,是比较常见的通路之一.因此,明确TLR2-NF-κB通路与血栓疾病的相关性,为血栓性疾病的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临床上进一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关思路线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风险,从而改善血栓患者的预后.
作者:曾纪铠;莫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女妊娠期生殖道HPV感染对产后出血、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2月在本社区初次建卡孕期筛查生殖道HPV感染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初次建卡正常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跟踪观察两组研究对象产后出血、围产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PV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妊娠期生殖道HPV感染对围产儿结局会造成不良影响,准备受孕的妇女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HPV感染是否导致更高的产后出血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蔡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胎盘建立了胎儿与母体的直接连接,为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同时胎盘还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可以产生固醇类和蛋白类的激素;另外,胎盘中还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对多种疾病的疗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由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对多种有细胞死亡引起的病理性病变如神经系统病变和心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再生医学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概念、细胞类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作者:赖平;邱悦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带血管蒂组织瓣用来重建经鼻内镜入路术后前颅底缺损,并取得满意疗效.前颅底缺损的大小、位置及缺损局部脑脊液流率等因素是选择重建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带血管蒂组织瓣,尤其是鼻中隔黏膜瓣能显著降低内镜颅底手术后并发症.本文对前颅底缺损类型和常用重建的带血管蒂组织瓣进行综述.
作者:华顺德;杨少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是临床上缺血性眼部疾病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元损伤尤其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 RGC)死亡,导致视网膜功能丧失,终引起失明,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减轻或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视神经节细胞凋亡,在视网膜缺血性疾病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吕昊琴;王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技术对心脏手术患者输血量和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96例接受心脏手术患者,随机选取50例采用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技术(即血液管理组),46例作为对照组,不作特殊干预(即常规管理组).对两组患者红细胞输注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心包纵膈引流量、术后肺部感染率及术前、术后、出院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进行比较,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液管理技术组红细胞输注率为20.00%,平均红细胞用量为(1.70±0.79) U;常规管理组红细胞输注率为80.43%,平均红细胞用量为(4.08±1.91) U,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应用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技术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心包纵膈引流量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管理组比较,血液管理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及术后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技术能有效降低心脏手术输血量,合理少输血、无输血心脏手术并不影响患者的康复.
作者:熊健宪;张海珍;李章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