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及分析

吴海声;王建

关键词:骨囊肿, 动脉瘤样,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平片显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12例,膨胀性骨皮质呈线样包壳者5例;CT显示囊内骨性间隔5例,密度不均且呈多囊性,病变大部分为液性低密度区者4例;MR T2WI示病灶内信号不均呈海绵状液性信号者5例.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CT、MRI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三者结合可显著提升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术前诊断率.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赣南地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整体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经普通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深度及层次,诊断为上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并接受ESD治疗的患者共103例,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治疗护理、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其中穿孔2例,1例用钛夹夹闭,另1例行尼龙绳荷包缝合术,术后胃肠减压、禁食禁饮和药物治疗后得到恢复.35例出现少许渗血,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冲洗或钛夹止血.56例用APC及电热活检钳电凝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结论:综合运用完善手术前准备、采用严密的手术中配合和完善手术后的护理,可以促进手术的成功,确保其治疗效果得以实现.

    作者:江萌;刘苇婧;李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单侧约15~30 min,平均20 min,双侧约30~60 min,平均40 min.患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愈合后腹部疤痕不明显.全部病例随访时间3~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红兵;李健;李学远;王健;祝淑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型姜黄素类似物EF24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EF24为一种新合成的新型姜黄素类似物,同样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但其抗癌机制仍没有明确定论.本文从EF24抑制NF-κB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增殖周期阻滞、抑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磷酸化及保护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抑制范可尼贫血信号通路等方面,阐述目前EF24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赖小强;吴新强;王祥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尿道海绵体成形对尿道下裂再造尿道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究尿道海绵体成形对尿道下裂修复术再造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4只先天性尿道下裂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只采用Duplay+尿道海绵体成形术进行尿道下裂修复;对照组7只仅用Duplay术式修复.术后4周时进行在体再造尿道顺应性检测(测量一段再造尿道内充注空气膨胀时的压力)及离体再造尿道标本尿流率检测.比较两组术后再造尿道的功能.结果:全部动物均按计划实施手术及检测操作.实验组压力平均测值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实施或未实施尿道海绵体成形,术后再造尿道的功能无明显差异.

    作者:谢林海;习娅琦;张雪;丁洪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肿瘤组织分子标记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酸磷酸化酶(TP)、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蛋白表达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FOLFOX6)方案的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接受FOLFOX6方案化疗的5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肿瘤组织ERCC1、TS、TP和DPD的蛋白表达,比较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总有效率46.0%(23/50),临床受益率82.0% (41/50),1年生存率62.0% (31/50).分析ERCC1阴性和阳性的有效率为51.72%vs.38.10% (P >0.05),临床受益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3.10% vs 66.67% (P <0.05)和79.31% vs 38.10%(P<0.01);TS阴性和阳性的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分别为59.26% vs 30.43%、96.30% vs 65.22%(P均<0.05),1年生存率为88.87% vs 30.43% (P<0.01);TP阴性和阳性的有效率、临床受益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27.78%vs 56.25%、72.22% vs 87.50%、50.0% vs 68.75%(P均>0.05);DPD阴性和阳性的有效率为56.67% vs30.00% (P >0.05)、临床受益率为93.33% vs 65.00% (P<0.05)、1年生存率为66.67% vs 55.00%(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和口腔粘膜炎,均较轻,耐受性良好.结论:晚期结直肠癌肿瘤组织ERCC1、TS、TP和DPD蛋白表达水平与应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萍;郭守俊;李荣;康昭洵;曾红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报道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腹膜透析管.手术时间短.术中无误伤肠管、出血和腹壁疝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定位精确的腹膜透析置管方法,扩大了腹膜透析患者的适应证,临床应用前景好.

    作者:赖剑;廖聪;郑婕;李小生;曾祥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瘤型麻风伴多形性腺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田某,男,61岁,农民,因左面颊肿物2年,臀部结节半年,全身泛发丘疹、结节2月,于2010年6月1日入院.患者2年前左面颊起小包块,渐增大,半年前臀部出现绿豆大小丘疹,偶有瘙痒,未予治疗,4月后颜面部、躯干、四肢渐起小结节及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近2月来皮疹遍及全身.患者曾多次在当地县医院就诊,均未能明确诊断,亦未正规治疗.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质差,否认麻风接触史.

    作者:郑威;万春雷;林儒斌;曾招林;黄东北;叶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中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术后护理中的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减少感染情况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分产科组(n =250)和妇科组(n=250);产科组又分为剖宫产(n=189)和顺产(n=61),妇科组再分微创手术(n=158)和常规手术(n=92);对患者术后感染问题进行分析.结果:500例中共发生感染患者43例,占总数的8.6%;产科患者189例实施剖宫产,29例感染,感染率15.3%;61例采取顺产,3例感染,感染率4.9%.妇科手术感染患者共11例,占妇科患者4.9%,其中微创手术158例,感染3例,感染率1.9%;常规手术92例,感染8例,感染率8.5%.妇产科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手术创口、宫腔及泌尿系统.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不同手术方式,规范各项操作,严格控制术后感染,降低妇产科的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月;邵东芳;卢婷婷;顾梦茹;杨瑞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左心室重构研究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参数,探讨左室重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及15例正常人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4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中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数值,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实验分组中的LVEF、LVRI小于对照组(P<0.01),LVESV、LVEDV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LVM与病变支数无良好相关性(P>0.05);随着冠心病患者堵塞支数的增多,LVEDV、LVESV进行性增大(P<0.05或<0.01),LVRI、LVEF进行性减小(P<0.01),LVM无明显变化,LVEDV、LVESV、LVEF及LVRI与冠脉病变支数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重构严重程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而加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不仅能够评价不同支数冠心病患者左室重构,且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可作为评估左室重构的新方法.

    作者:曾常亮;游宇光;叶军;陈卫华;葛贻珑;卢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71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心理干预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7%、9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7%、80.0%(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改善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切口和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15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切口组77眼,超声乳化组73眼,对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视力恢复和角膜散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人术与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效果较好.

    作者:彭晋妍;王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Notch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在多细胞动物中是一条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哺乳动物有4种受体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它们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相关疾病有着密切关系.Notch信号通路的4种受体可分别在大脑的不同部位表达,并分别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本文就Notch1 ~4分别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蒋琼;陈丽;黄宽;王容;吴正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53、EGFR、p16在鼻咽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中p53、EGFR、p16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鼻咽癌、27例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中p53、EGFR、p16蛋白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53、EGFR的阳性率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P<0.05),p16的阳性率低于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P<0.05),鼻咽癌组织中p53的表达强弱与年龄、性别、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p53、EGFR蛋白高表达及p16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但p53表达强弱和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

    作者:欧阳清;唐加步;赖文秀;姚运红;卢义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脏超声评估脊柱钉棒内固定术术中液体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应用经胸心脏超声测量相关指标评估脊柱钉棒内固定术术中按“4-2-1”法则并以血压、心率指导的液体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于全麻下择期行脊柱钉棒内固定术患者50例,年龄45~ 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心肺功能均正常.应用经胸心脏超声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每搏量(SV)、心排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呼吸变异度(△VTI)、主动脉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Vpeak).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心率、血压等一般情况.结果:术后患者LVIDd、LVIDs、SV、CO、LVEF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VTI、△Vpeak均低于评估界值,说明患者经术中液体治疗达到足够的心排量.结论: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脊柱钉棒内固定术患者,按“4-2-1”法则并以血压、心率指导的液体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心脏前负荷,达到足够的心排量,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艺;叶军明;郭锐;陈丽;谢海玉;钟兴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婴幼儿型血管瘤细胞学研究进展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探讨IH的组织形态特点对阐明其增生和消退的机制有重要作用.肿瘤的组织学成分包括肿瘤细胞和间质成分,目前研究显示血管瘤干细胞、血管瘤内皮细胞、周细胞、脂肪细胞及肥大细胞是构成IH的主要细胞成分.本文将总结这些细胞在IH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IH中可能的变化和作用,为深入研究IH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家红;张新月;叶晓星;肖海;徐仙赟;刘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6天.两组之间和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病情评估,并均采血测定细胞免疫,即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5% (P <0.01);治疗组治疗后CD4和CD4/CD8比值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1;2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该方法可以作为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辅助治疗.

    作者:罗娟娟;洪虹;钟小明;谢忠丽;罗开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腮腺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腮腺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low-grade cribriform cystadenocarcinoma,LGCCC)是一种罕见的涎腺肿瘤.本文对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腮腺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病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作者:肖海;张建东;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8”字固定法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8”字固定法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8”字固定法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18例,术后根据X线、轴移试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均骨性愈合,骨骺线无硬化、无闭合现象,所有患者轴移试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阴性,双下肢均等长,无跛行现象出现.术前患肢膝关节活动度60°~ 105°,平均为(81.3±14.4)°;末次随访为138°~ 150°,平均(144.6±4.1)°(P<0.001).术前Lysholm评分40~ 60分,平均(51.8±6.6)分,末次随访90~95分,平均(93.1±1.9)分(P<0.001).IKDC评分43 ~ 67分,平均(53.5±7.5)分;末次随访87~ 96分,平均(91.7±2.6)分(P<0.001).术前Tegner评分3~5分,平均(4.0±0.8)分;末次随访7~9分,平均(7.9±0.7)分(P<0.001).结论: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8”字固定法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项卫卫;曾文添;伦韦丹;陈金财;何澄;姬广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人肺腺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0、12.5、25、50.μmol·L-辛伐他汀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2.5、25、50 μmol·L-1)对A549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2.5、25、50 μmol·L-1)对A549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时间的延长,呈时间、剂量相关性,其抑制作用增强(P<0.01).辛伐他汀能有效地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增加.辛伐他汀显著增加A549细胞的caspase-3酶的活性,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辛伐他汀对人肺癌A549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具有显著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辛伐他汀通过增加细胞Caspase-3的活性诱导A549细胞凋亡.

    作者:刘建生;刘书斌;熊丽娇;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鞘内给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鞘内给药对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9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伴有明显颅内高压的患者,实施间断腰穿减压;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比较两组颅内压、诱导期天数及预后,评价鞘内给药对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9例行鞘内给药治疗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愈率7/9,腰穿减压组10例,治愈率8/10;颅内压各周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患者,可以考虑频繁的腰穿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作者:刘家斌;欧阳懿;王明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