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俊
目的:建立肉汤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检验方法.方法:取适量样品,按不同样本进行提取和净化,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结果:亚硝酸盐在0~0.5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精密度RSD为0.56%(n=5);重复性RSD为0.14%(n=6);亚硝酸钠盐在8小时内基本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1.04%.结论:方法简便、可靠、无干扰,可作为肉汤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程昊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对血糖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挑选72例,按抽样法平分两组:36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化治疗及饮食宣教,36例试验组则于基础治疗上实施饮食控制,评定血糖控制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试验组、对照组的羊水过多、出血、早产、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作用显著,可改善血糖指标,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作者:党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3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样658株.对其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构成比高达71.6%,且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种常用的抗菌药的耐药性检测发现,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也各有不同.结论: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在人体内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且具有明显的多种药物耐药性,建议医院部门间加强联系与合作,遏制鲍氏不动杆菌的不良发展趋势.
作者:邱创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口腔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GI、PLI、PD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各项临床口腔指标,如GI、PLI、PD等,且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应广泛推广.
作者:邱志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61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pert Mtb/RIF和痰涂片实验室检查,以影像学检查联合细菌学检查进行确诊,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pert Mtb/RIF检查准确率(198例,75.86%)明显高于痰涂片检查(160例,6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Xpert Mtb/RIF检查的灵敏度(69.04%)、特异度(96.88%)、约登指数(0.659)、阳性预测值(98.55%)和阴性预测值(50.41%)均高于痰涂片检查(分别为51.27%、92.19%、0.435、95.28%和38.06%).结论:Xpert Mtb/RIF检查方法对结核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有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班立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助产士门诊在孕期健康指导方面的作用.方法:本文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400例妊娠早期(孕12-13周)就诊的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产科门诊产检,而观察组则增加由助产士门诊资深助产士提供的一对一孕期咨询服务,然后比较两组的巨大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孕妇分娩方式及孕妇满意度.结果:经两组孕妇应用两种不同的产前护理方式后,发现观察组无论是在产妇产后出血、巨大儿出生率、还是在分娩方式、孕妇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模式的产前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且减少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小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42例则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用力肺活量(FE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气喘等症状积分、IL-6、TNF-a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FEV、FEV1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CVA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及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吴正义;谢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hrati,简称CVVH)在重症心肌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7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各项心肌损伤标识物进行仔细检查.此10例患者先进行常规的治疗,而后添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治疗前,记录好患者的各项参数,在患者治疗结束后与其参数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重症心肌炎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重症心肌炎患者的存活率为70%.结论:重症心肌炎患者运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进行治疗后,其各项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疗效确切,不仅能对预后进行改善,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华;郑和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浅表软组织肿物的高频彩超特征,进而探讨其诊断思路.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12例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声像图及血流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2例浅表软组织肿物中良性病变210例,恶性病变2例.多数常见良性病变具有其特征声像(如脂肪瘤、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血管瘤等),部分病变间可有重叠或近似声像(如低回声脂肪瘤与表皮样囊肿、异位乳腺纤维瘤与血管平滑肌瘤等);2例恶性病变呈不均匀片状回声,边界欠清,内均见液性暗区分布,血供较丰富.结论:遵循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思考,能提高彩超对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赵夏;王玲;姚霞飞;钱群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及其预测因子.方法:选择院内收治的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疾病复发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疾病复发时间为1年内,对照组疾病复发时间大于1年,比较两组临床病情及疾病复发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32例复发者约62.50%患者的复发时间在3-8个月时,平均时间为(5.62±1.28)个月;观察组全结肠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变量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可将其视为影响疾病复发的独立文献因素.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1年内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全结肠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者与疾病复发呈现密切关系,是影响疾病复发的因素之一.
作者:杨荣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27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7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有51例治愈,对照组27例患者有16例患者治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100%vs29.6%).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8%vs11.1%),但实验组3个月内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腹部造影检查后,根据血管造影的检查情况给予相应的上消化道介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减轻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盛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在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上半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术后3天接受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检测,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进行分组,比较发生深静脉血栓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差异.结果:12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共计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73%,分别对并发深静脉血栓和未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术后3天的Fib及D-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其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天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Fib和D-D都显著升高,与术前及术后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组患者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能对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将高通量透析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间进行血液透析32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低通量透析法和高通量透析法.将两组患者在透析前和透析后的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血钙和血磷水平状况,分析血肌酐(Scr)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的血钙和血磷、以及血肌酐等各项指标的对比水平比较情况不明显(P>0.05);结束透析之后,观察组中患者的血钙水平增高较为明显,且血磷降低程度显著于对照组的(P<0.05),而且在血肌酐(Scr)、和各项指标的变化水平方面的比较,明显是观察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将高通量透析法用于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作者:宫计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行中药六君子汤联合方案医治对症状改善、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102例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将行常规方案医治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中药六君子汤联合方案医治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改善、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症状(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积分均比对照组低,且毒副反应总发生率7.02%比对照组26.67%低(P<0.01);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的基础上,其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行中药六君子汤联合方案医治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林旭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不进行系统化孕期干预,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孕期干预,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产、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黄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芪中总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的总蒽醌含量.结果:在0.00246~0.0196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bs.=45.69C+0.0013,(r=0.9999),黄芪中总蒽醌的含量为0.5047%(RSD=0.1040).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平均加样回收率良好,结果可靠.
作者:江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内科收治且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体检为健康且无病毒感染史以及心脏病史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的hs-CRP、CK-MB以及cTnI,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3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过程中,血清3项康复顺序是hs-CRP快,CK-MB次之,cTnI慢.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采用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葛丽萍;赵灿淼;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于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无水酒精冲洗脓肿腔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43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24例、19例),为前者提供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无水酒精冲洗脓肿腔治疗,后者接受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脓肿腔治疗.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转时间、治愈疗程、治疗费用等)及副作用、安全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如患者病情好转平均时长为(16.3±1.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20.5±2.8)天,P<0.05;治愈疗程缩短,为(30.0±2.0)天,显著少于对照组(48.6±5.2)天,P<0.05;治疗有效性显著提高为91.7%,对照组为68.4%;另外在治疗费用与预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效果均优,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无水酒精冲洗脓肿腔治疗肝脓肿有效推动患者病情的好转,缩短治愈疗程,并降低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效果显著,值得深入研究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华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贫血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骨髓贫血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利度胺、尼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脾脏肿大、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骨髓病理检查分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脾脏肿大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病理分级显著好转,0级患者显著多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头晕、恶心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次为下肢水肿、手指麻木、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及嗜睡.结论: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贫血患者中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针对性预防.
作者:胡晓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空巢老人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后的用药安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大红门社区的120名老年人,以常住人口中≥60岁的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名老人,对照组行以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干预组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临床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用药知识掌握及生化指标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用药知识掌握及生化指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有效促进空巢老人安全用药并改善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肖建彪;刘焱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