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30例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胆道损伤,分成两组,分析组12例,有胆道损伤存在,对比组18例,无胆道损伤,对两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结果:分析组术中失血量明显较对比组多,分析组胆道变异、先切断胆总管、胆囊三角电灼的几率明显较对比组高,胆总管的长度明显比对比组短,(P<0.05),经及时处理,分析组12例临床优良率是91.7%.结论:术中出血量大、患者胆道变异、胆总管长度短、手术时先将胆总管切断、对胆囊三角电灼等都是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手术时需规范各项操作,对胆道损伤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杨肖邦;江均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临床观察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的降压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自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将所有入选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出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评价尼莫地平的降压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性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吕云峰;王敏;蔡胜男;苏东风;李岩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误诊、漏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6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误漏诊的机率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有2例误漏诊,对照组有16例患者误漏诊.结论: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临床诊断以及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临床表现,仔细查体,并结合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等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降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作者:梁子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27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7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有51例治愈,对照组27例患者有16例患者治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100%vs29.6%).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8%vs11.1%),但实验组3个月内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腹部造影检查后,根据血管造影的检查情况给予相应的上消化道介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减轻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盛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将高通量透析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间进行血液透析32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低通量透析法和高通量透析法.将两组患者在透析前和透析后的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血钙和血磷水平状况,分析血肌酐(Scr)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的血钙和血磷、以及血肌酐等各项指标的对比水平比较情况不明显(P>0.05);结束透析之后,观察组中患者的血钙水平增高较为明显,且血磷降低程度显著于对照组的(P<0.05),而且在血肌酐(Scr)、和各项指标的变化水平方面的比较,明显是观察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将高通量透析法用于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作者:宫计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临床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先给予急性脑梗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降纤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降纤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10%)明显优于对照组(69.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安全高,无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王敏;吕云峰;蔡胜男;王静;李岩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伴有高血压的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38例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降压药物使用剂量及不同时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显著,降压药物使用剂量较小,苏醒质量更高.
作者:刘学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在机械性肠梗阻部位及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5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影像学诊断结果和后期临床确诊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临床确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14例、肠扭转7例、肠粘连9例、肠炎症5例、粪石4例、肠套叠3例、腹壁疝1例、肠息肉1例和肠穿孔1例.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变部位和原因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89%.结论: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可有效诊断出机械性肠梗阻部位和病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军;肖新华;马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大骨瓣开颅常规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大骨瓣开颅标准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7天GCS评分高于对照组,ICP、中线移位、脑水肿的体积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OS 5分率、一年内存活率为36.67%、80%,对照组为13.33%、53.33%.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够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谷斌亮;罗杰;王泽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芪中总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的总蒽醌含量.结果:在0.00246~0.0196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bs.=45.69C+0.0013,(r=0.9999),黄芪中总蒽醌的含量为0.5047%(RSD=0.1040).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平均加样回收率良好,结果可靠.
作者:江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R、DR系统的图像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放射线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400张CR与DR片进行研究,CR片与DR片各200张,评价图像质量,并比较,同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并总结质量控制方案.结果:CR片与DR片中甲级片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图像质量问题主要有图像过于锐化或病灶显示不清、原始图像显示清晰但胶片图像偏白或偏黑、图像层次感较差与颗粒感过强等,而影响CR、DR系统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后处理软件使用不当、工作站与激光相机敏感对比度差异、曝光度过小或过大等.结论:CR、DR系统的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但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为此要不断提高放射技术人员相关技术,促使他们在操作中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针对陈旧技术进行改善,勇于创新,从而更好地保证图像质量.
作者:王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SAF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已经确诊为宫颈炎性病变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3例、宫颈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并检测三组患者临床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宫颈脱落细胞中SAFB1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炎性病变组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95%(9/41),显著低于CIN组的44.19%(19/43)以及宫颈癌组的82.50%(33/40),且CIN组又明显低于宫颈癌组;炎性病变、CIN、宫颈癌三组脱落细胞SAFB1mRNA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SAFB1蛋白以及SAFB1mRNA的表达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宫颈病变进行有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石曦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呼吸衰竭患者,讨论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2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为(16.11±5.10)天,血气改善时间为(38.10±6.10)天;对照组患者并发症8例,死亡4例,住院时间为(24.21±7.20)天,血气改善时间为(122.40±13.91)天.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针对呼吸衰竭患者,于临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较好,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可能.同时,该疗法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时对患者的血气做出改善处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袁彬凡;何若云;金爱玲;黎月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浅表软组织肿物的高频彩超特征,进而探讨其诊断思路.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12例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声像图及血流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2例浅表软组织肿物中良性病变210例,恶性病变2例.多数常见良性病变具有其特征声像(如脂肪瘤、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血管瘤等),部分病变间可有重叠或近似声像(如低回声脂肪瘤与表皮样囊肿、异位乳腺纤维瘤与血管平滑肌瘤等);2例恶性病变呈不均匀片状回声,边界欠清,内均见液性暗区分布,血供较丰富.结论:遵循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思考,能提高彩超对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赵夏;王玲;姚霞飞;钱群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CT及MRI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年间收治的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7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CT组和MRI组两组进行研究,患者比例设为1:1.CT组行CT成像检查,MRI组行MRI成像检查.对比组间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效果.结果:CT组检出有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2例,经组织病例证实有23例,MRI组检出有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9例,经组织病例证实有25例.比较组间检出宫颈癌淋巴癌转移的敏感性,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检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时,CT诊断的敏感性与MRI相比较低,但特异性较MRI高,二者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张恩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在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外科手术全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地佐辛,观察组运用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结果:在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评分与术后躁动程度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在术后镇痛效果上具有显著功效,麻醉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莫志仙;莫志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取石术患者行体位护理对其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皮肾取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体位护理组,每组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体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耐受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后,体位护理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手术耐受力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体位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明显提升,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经皮肾取石术患者行体位护理可以提升其手术耐受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晓云;钟苑影;谈翠媚;黄佩连;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欣普贝生药物在延期和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本文中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妇产科延期和过期妊娠孕妇,共90例.利用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将此90例延期和过期妊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常规药物缩宫素进行催产,观察组患者则选用欣普贝生药物进行催产.用药4小时、8小时、12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情况、剖腹产情况及羊水污染情况等指标,进而评价两种药物应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欣普贝生药物催产后4、8及12小时的的宫颈成熟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腹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羊水污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欣普贝生药物对于延期和过期妊娠患者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
作者:张新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和推广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20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按照人数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以家庭基本知识指导及随访,观察组6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方案,观察两组的基本临床指标.结果:两组随访后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社会生存能力评分(OHS),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时相比,BMI、FMA以及OHS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6个月后与对照组同时期相比,BMI、FMA以及OHS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但出院3个月后、6个月后各项数据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训练对于早期肢体功能、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明显提升各项身体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合理推广和实践应用.
作者:余华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27.5%,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经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效果较佳,且能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作者:骆少团;李建业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