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军;肖新华;马进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伴有高血压的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38例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降压药物使用剂量及不同时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显著,降压药物使用剂量较小,苏醒质量更高.
作者:刘学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欣普贝生药物在延期和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本文中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妇产科延期和过期妊娠孕妇,共90例.利用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将此90例延期和过期妊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常规药物缩宫素进行催产,观察组患者则选用欣普贝生药物进行催产.用药4小时、8小时、12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情况、剖腹产情况及羊水污染情况等指标,进而评价两种药物应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欣普贝生药物催产后4、8及12小时的的宫颈成熟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腹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羊水污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欣普贝生药物对于延期和过期妊娠患者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
作者:张新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助产士门诊在孕期健康指导方面的作用.方法:本文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400例妊娠早期(孕12-13周)就诊的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产科门诊产检,而观察组则增加由助产士门诊资深助产士提供的一对一孕期咨询服务,然后比较两组的巨大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孕妇分娩方式及孕妇满意度.结果:经两组孕妇应用两种不同的产前护理方式后,发现观察组无论是在产妇产后出血、巨大儿出生率、还是在分娩方式、孕妇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模式的产前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且减少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小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变化对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2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7天、14天、21天及28天均对其进行头颅MRI检查,以对患者的脑出血情况及其周边水肿情况进行观察,并同时对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与IL-10的水平进行检测;其中将74例入院后14天中并发迟发性脑水肿的患者作为A组,将126例未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患者作为B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相关检查显示,在入院第1天、7天、14天、21天及28天组间的脑出血量与其周边水肿量相比较,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且两组血清中的S100β蛋白与IL-10水平比较,A组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对其血清中S100β蛋白与IL-10的含量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对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进行预测,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朝晖;郑永汉;张伟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SAF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已经确诊为宫颈炎性病变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3例、宫颈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并检测三组患者临床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宫颈脱落细胞中SAFB1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炎性病变组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95%(9/41),显著低于CIN组的44.19%(19/43)以及宫颈癌组的82.50%(33/40),且CIN组又明显低于宫颈癌组;炎性病变、CIN、宫颈癌三组脱落细胞SAFB1mRNA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SAFB1蛋白以及SAFB1mRNA的表达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宫颈病变进行有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石曦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噪声环境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中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先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长期生活或者工作在噪音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噪声强度达到80-110dB,一共90例,然后选取同期生活或者工作在正常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一共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片服用,每次服用5mg,每天服用1次,服药半年后检测肾素活性,并且进行对比.结果: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RA含量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2.35±0.16)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PRA(plasma renin activity,肾素活性)含量(1.85±0.10)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噪声环境下,使用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在半年内降压效果和正常环境下降压效果相当,但是1年后和正常环境下降压效果对比,噪声环境下降压效果明显更低.对于噪声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氨氯地平进行减压可能出现疗效欠佳的情况,建议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作者:凌均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生长抑素联合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解痉、禁食等常规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常规组治疗方案不变.结果:治疗组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各项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常规组缩短(P<0.05),治疗组治愈率比常规组高(P<0.05),死亡率比常规组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能够加快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作者:罗建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取得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给患者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这2年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SAP的40例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EN),按照给予EN的不同时间为患者分组:20例给予早期EN的患者归入研究组,20例给予延迟EN的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则为75%(15/20),两组在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上,研究组全部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来说,尽早给予EN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结果.
作者:陈烈欢;黎燕玲;陈启生;梁雄;梁伟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红细胞膜上CD7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使用铁剂治疗前后红细胞膜上CD71的表达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膜CD71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检测红细胞膜CD7l表达的变化可作为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是否有效临床指标.
作者:胡飞;罗萍;李金凤;欧阳贤凤;郭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 arthritis,KOA)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KOA46例、79患膝采用个体化治疗进行分析及评估.结果:4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2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33例,良37例,可7例,差2例,总优良率88.6%.结论:通过分析患者的关节结构、功能及影像资料,了解患者期望关节恢复和使用的程度等,参照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SH)、腓骨近端截骨、全膝关节置换、综合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案,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东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61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pert Mtb/RIF和痰涂片实验室检查,以影像学检查联合细菌学检查进行确诊,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pert Mtb/RIF检查准确率(198例,75.86%)明显高于痰涂片检查(160例,6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Xpert Mtb/RIF检查的灵敏度(69.04%)、特异度(96.88%)、约登指数(0.659)、阳性预测值(98.55%)和阴性预测值(50.41%)均高于痰涂片检查(分别为51.27%、92.19%、0.435、95.28%和38.06%).结论:Xpert Mtb/RIF检查方法对结核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有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班立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在妇科短小手术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ASAⅠ-Ⅱ级妇科手术21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麻醉前常规禁食,观察组先静脉缓推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0mg/kg;观察组静注咪唑安定0.08mg/kg、芬太尼1.0μg/kg、异丙酚1.5mg/kg,根据手术时间的需要或患者肢体反应等情况适时追加异丙酚,至手术结束.结果:麻醉过程中对照组HR、MAP下降较观察组明显,SPO2无差异;对照组异丙酚用量较大,两组神志消失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无差异,所有患者30min内离开手术室;观察组遗忘程度分级数高遗忘程度明显.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联合能起到平衡麻醉效果,符合现代麻醉的要求,可在妇科短小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李江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临床中对口腔种植手术患者行以综合性护理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患者,其均接受口腔种植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以综合性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率及血压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18%)高于对照组(70.59%),心率及血压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陈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5月到2016年4月出生的150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和其母亲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同时选择15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体重儿和其母亲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研究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胎龄、体重、身高、双顶径股骨长和男性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种母亲的平均年龄、身高、孕周孕末期体重指数、剖宫产率和围产期的发病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生长发育较为全面,而且具有较好的活力和生机,其发病率以男性为主.分析其母亲的相关情况,与其母亲的身高、孕龄、产次和非糖尿病性相关因素相关,临床需积极的研究相关对策,对其进行干预.
作者:王利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临床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先给予急性脑梗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降纤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降纤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10%)明显优于对照组(69.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安全高,无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王敏;吕云峰;蔡胜男;王静;李岩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呼吸衰竭患者,讨论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2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为(16.11±5.10)天,血气改善时间为(38.10±6.10)天;对照组患者并发症8例,死亡4例,住院时间为(24.21±7.20)天,血气改善时间为(122.40±13.91)天.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针对呼吸衰竭患者,于临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较好,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可能.同时,该疗法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时对患者的血气做出改善处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袁彬凡;何若云;金爱玲;黎月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30例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胆道损伤,分成两组,分析组12例,有胆道损伤存在,对比组18例,无胆道损伤,对两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结果:分析组术中失血量明显较对比组多,分析组胆道变异、先切断胆总管、胆囊三角电灼的几率明显较对比组高,胆总管的长度明显比对比组短,(P<0.05),经及时处理,分析组12例临床优良率是91.7%.结论:术中出血量大、患者胆道变异、胆总管长度短、手术时先将胆总管切断、对胆囊三角电灼等都是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手术时需规范各项操作,对胆道损伤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杨肖邦;江均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金甲散结丸在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6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分为两组,其中以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治疗为对照组,患儿76例,以接受金甲散结丸治疗者为治疗组,患儿80例.分析两组LH、FSH及E2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组时,两组间LH、FSH及E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LH、FSH及E2低于对照组(P<0.05).在完成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GnRHa治疗,金甲散结丸不仅可有效的改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性激素水平,同时也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春雨;廖凯明;陈辑;何小仁;谭晓玲;黄培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在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上半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术后3天接受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检测,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进行分组,比较发生深静脉血栓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差异.结果:12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共计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73%,分别对并发深静脉血栓和未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术后3天的Fib及D-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其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天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Fib和D-D都显著升高,与术前及术后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组患者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能对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给予阴道康复器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盆底功能.并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估两组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盆底功能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7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盆底肌电压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显著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作者:胡茂研;田梅枝;李仲均;吴婉华;黄丽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