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噪声环境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中肾素活性的影响

凌均超

关键词:噪声环境, 氨氯地平, 高血压, 肾素
摘要:目的:探讨噪声环境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中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先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长期生活或者工作在噪音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噪声强度达到80-110dB,一共90例,然后选取同期生活或者工作在正常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一共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片服用,每次服用5mg,每天服用1次,服药半年后检测肾素活性,并且进行对比.结果: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RA含量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2.35±0.16)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PRA(plasma renin activity,肾素活性)含量(1.85±0.10)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噪声环境下,使用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在半年内降压效果和正常环境下降压效果相当,但是1年后和正常环境下降压效果对比,噪声环境下降压效果明显更低.对于噪声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氨氯地平进行减压可能出现疗效欠佳的情况,建议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内孕需行无痛人流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宫内孕需行无痛人流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例);其麻醉方法分别为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μg/kg、0.2μg/kg、0.3μg/kg,60s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必要时追加推注丙泊酚.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MAP、HR、RR、SpO2、术后5min以及30min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患者在麻醉前与麻醉中以及麻醉后MAP、HR、R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min VAS评分三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 VAS评分B组明显优于A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B组的发生率为6.67%,C组的发生率为26.67%,B组明显少于A组以及C组(P<0.05).结论:剂量为0.2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对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减少呼吸循环障碍的发生以及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安全性,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中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2例胆囊结石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6例,参照组行异氟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研究组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比麻醉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1、T2与T3时刻SBP水平、HR水平与DBP水平,与参照组相比,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中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麻醉效果比较好,在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七华;贺明芳;罗怡君;奉光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生长抑素联合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生长抑素联合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解痉、禁食等常规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常规组治疗方案不变.结果:治疗组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各项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常规组缩短(P<0.05),治疗组治愈率比常规组高(P<0.05),死亡率比常规组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能够加快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作者:罗建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ICU患者5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全部55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33株,多重耐药菌共有606株,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以及大肠埃希菌.结论: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率较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造成身体方面的痛苦,同时也会让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临床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手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有效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学习和培训,强化耐药菌的管理和检测,抗生素合理应用,终来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有效防控.

    作者:刘毅君;谷欣;王湘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5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5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单纯内固定治疗的5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Cobb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飞;田光;彭昶;邓毅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心肌炎治疗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hrati,简称CVVH)在重症心肌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7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各项心肌损伤标识物进行仔细检查.此10例患者先进行常规的治疗,而后添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治疗前,记录好患者的各项参数,在患者治疗结束后与其参数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重症心肌炎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重症心肌炎患者的存活率为70%.结论:重症心肌炎患者运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进行治疗后,其各项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疗效确切,不仅能对预后进行改善,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华;郑和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内侧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内侧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后内侧入路,观察组采用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5.14±17.33)min,长于对照组(117.56±15.48)min,骨折愈合时间为(13.87±2.69)周,短于对照组(18.75±3.02)周,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9.23±2.54)天和(19.31±2.21)天,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固定性好等优点,有利于患者骨折端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葛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在临床中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以新辅助放化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术前给予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术前给予传统疗法,分析比较两组观察近期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放射性肠炎、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完全切除(RO)切除率及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近期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放射性肠炎等不良反应产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RO切除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贺志仁;古伟光;胡建新;宋海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在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外科手术全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地佐辛,观察组运用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结果:在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评分与术后躁动程度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在术后镇痛效果上具有显著功效,麻醉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莫志仙;莫志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行中药六君子汤联合方案对症状改善、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行中药六君子汤联合方案医治对症状改善、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102例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将行常规方案医治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中药六君子汤联合方案医治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改善、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症状(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积分均比对照组低,且毒副反应总发生率7.02%比对照组26.67%低(P<0.01);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的基础上,其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行中药六君子汤联合方案医治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林旭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贫血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贫血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骨髓贫血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利度胺、尼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脾脏肿大、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骨髓病理检查分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脾脏肿大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病理分级显著好转,0级患者显著多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头晕、恶心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次为下肢水肿、手指麻木、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及嗜睡.结论: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贫血患者中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针对性预防.

    作者:胡晓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AF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SAF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已经确诊为宫颈炎性病变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3例、宫颈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并检测三组患者临床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宫颈脱落细胞中SAFB1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炎性病变组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95%(9/41),显著低于CIN组的44.19%(19/43)以及宫颈癌组的82.50%(33/40),且CIN组又明显低于宫颈癌组;炎性病变、CIN、宫颈癌三组脱落细胞SAFB1mRNA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SAFB1蛋白以及SAFB1mRNA的表达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宫颈病变进行有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石曦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金甲散结丸对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性激素LH、FSH、E2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甲散结丸在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6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分为两组,其中以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治疗为对照组,患儿76例,以接受金甲散结丸治疗者为治疗组,患儿80例.分析两组LH、FSH及E2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组时,两组间LH、FSH及E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LH、FSH及E2低于对照组(P<0.05).在完成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GnRHa治疗,金甲散结丸不仅可有效的改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性激素水平,同时也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春雨;廖凯明;陈辑;何小仁;谭晓玲;黄培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空巢老人安全用药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空巢老人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后的用药安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大红门社区的120名老年人,以常住人口中≥60岁的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名老人,对照组行以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干预组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临床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用药知识掌握及生化指标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用药知识掌握及生化指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有效促进空巢老人安全用药并改善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肖建彪;刘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采用自酸蚀粘结剂对6-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自酸蚀粘结剂对6-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60例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照研究方法选择自身双侧对照,对照组采用磷酸对牙面进行酸蚀后行窝沟封闭,观察组则采用自酸蚀粘结剂处理牙面后行窝沟封闭.比较两组窝沟封闭法封闭一颗牙所需时间,并于3、6、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封闭剂保留率及12个月后龋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封闭一颗牙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查,观察组窝沟封闭剂保存率为100%,对照窝沟封闭剂保存率为96.7%,两组封闭剂保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查观察组窝沟封闭剂保存率为95.0%,对照组窝沟封闭剂保存率为88.3%,两组封闭剂保存率比较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复查,观察组窝沟封闭剂保存率为90.0%,对照组窝沟封闭剂保存率为73.3%,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自酸蚀粘结剂可提高6-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保存率,增强封闭效果,且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宇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行口腔种植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在临床中对口腔种植手术患者行以综合性护理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患者,其均接受口腔种植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以综合性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率及血压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18%)高于对照组(70.59%),心率及血压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陈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探究

    目的:总结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于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共患儿共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展开救治)和常规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施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盛强;蓝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叶酸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叶酸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细胞内的甲基化反应和DNA(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中的合成与修复.叶酸的缺乏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可能是由于叶酸的缺乏影响DNA的合成与修复及细胞内正常的甲基化反应.本文就叶酸与食管癌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吴逸;王少康;林晨昊;孙桂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在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27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7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有51例治愈,对照组27例患者有16例患者治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100%vs29.6%).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8%vs11.1%),但实验组3个月内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腹部造影检查后,根据血管造影的检查情况给予相应的上消化道介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减轻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盛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子宫肌瘤围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本院选取的子宫肌瘤8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护理方案分成2组,分别为42例,将行常规方案护理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和护理前优(P<0.05);观察组医治后总并发症率4.76%比对照组21.43%低(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围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能够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灵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