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对比研究

黄文锋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 不同剂量, 舒芬太尼, 丙泊酚
摘要:目的:研究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内孕需行无痛人流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宫内孕需行无痛人流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例);其麻醉方法分别为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μg/kg、0.2μg/kg、0.3μg/kg,60s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必要时追加推注丙泊酚.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MAP、HR、RR、SpO2、术后5min以及30min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患者在麻醉前与麻醉中以及麻醉后MAP、HR、R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min VAS评分三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 VAS评分B组明显优于A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B组的发生率为6.67%,C组的发生率为26.67%,B组明显少于A组以及C组(P<0.05).结论:剂量为0.2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对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减少呼吸循环障碍的发生以及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安全性,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近红外聚类分析法快速检验中成药及保健品中的非法添加4种降糖类药物

    目的:利用NIR技术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降糖类中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多种化学药品的方法,为快速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快速检测中成药和保健品中的4种降糖类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和格列本脲.采集39批次的药物制剂及多种阴性对照的光谱,以平均光谱为模型数据,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利用聚类分析模型对疑似样本进行分析,同时比较疑似样本的高效液相色谱结果.结果:对8批疑似样本分别进行近红外聚类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聚类分析模型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一致,重复性良好.结论:聚类分析方法在中成药非法添加快检领域具有更多的开发前景,近红外分析方法在中成药快检领域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实用价值.

    作者:张昊天;孙超;宋志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贫血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贫血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骨髓贫血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利度胺、尼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脾脏肿大、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骨髓病理检查分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脾脏肿大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病理分级显著好转,0级患者显著多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头晕、恶心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次为下肢水肿、手指麻木、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及嗜睡.结论: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十一酸睾酮胶丸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贫血患者中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针对性预防.

    作者:胡晓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在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27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7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有51例治愈,对照组27例患者有16例患者治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100%vs29.6%).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8%vs11.1%),但实验组3个月内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腹部造影检查后,根据血管造影的检查情况给予相应的上消化道介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减轻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盛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对比

    目的:对比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贲门癌患者12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3月直至2016年5月期间,并将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近端胃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胃切除治疗,对比两组贲门癌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贲门癌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3178.22±39.54)×103/dl、白蛋白(4.55±0.22)g/dl、总蛋白(13.53±0.29)g/dl、血红蛋白(13.11±0.26)g/dl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贲门癌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相对比,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淋巴细胞、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增加患者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温永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金甲散结丸对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性激素LH、FSH、E2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甲散结丸在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6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分为两组,其中以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治疗为对照组,患儿76例,以接受金甲散结丸治疗者为治疗组,患儿80例.分析两组LH、FSH及E2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组时,两组间LH、FSH及E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LH、FSH及E2低于对照组(P<0.05).在完成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GnRHa治疗,金甲散结丸不仅可有效的改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性激素水平,同时也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春雨;廖凯明;陈辑;何小仁;谭晓玲;黄培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60例行单侧及一个节段行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对其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开展治疗过程,对患者术前,术后腰椎过伸、过屈相邻椎体间水平位移值及椎间隙高度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开展治疗过程,手术全部顺利实施,术后,患者的腰椎过伸,过屈相邻椎体间水平位移值、腰椎过伸,过屈相邻椎体间成角位移值以及椎间隙高度明显下降,和术前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后,对患者腰椎稳定性无影响,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疼痛明显缓解.

    作者:周武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个体化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 arthritis,KOA)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KOA46例、79患膝采用个体化治疗进行分析及评估.结果:4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2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33例,良37例,可7例,差2例,总优良率88.6%.结论:通过分析患者的关节结构、功能及影像资料,了解患者期望关节恢复和使用的程度等,参照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SH)、腓骨近端截骨、全膝关节置换、综合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案,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东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和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取得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给患者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这2年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SAP的40例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EN),按照给予EN的不同时间为患者分组:20例给予早期EN的患者归入研究组,20例给予延迟EN的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则为75%(15/20),两组在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上,研究组全部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来说,尽早给予EN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结果.

    作者:陈烈欢;黎燕玲;陈启生;梁雄;梁伟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口腔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GI、PLI、PD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各项临床口腔指标,如GI、PLI、PD等,且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应广泛推广.

    作者:邱志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探究

    目的:总结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于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共患儿共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展开救治)和常规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施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盛强;蓝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腰麻剖宫产时盐酸罗哌卡因的胎盘转移

    目的:评价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时胎盘转移情况.方法:选择单胎、足月产妇,ASA I或II级,腰麻下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抽取母体静脉血样和脐静脉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盐酸罗哌卡因浓度.结果:母体血药浓度(mv)为(153.7±34.1)ng/ml,大值308ng/ml,小值77ng/ml;胎儿血药浓度(uv)为(90.7±28.6)ng/ml,大值195ng/ml,小值22ng/ml.uv/mv(0.60±0.16),大值1.09,小值0.18.母体静脉血药浓度与脐静脉血药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34,P<0.001),回归方程为y=0.4862x+14.85,(F=30.156,P<0.01);结论:剖宫产术产妇腰麻盐酸罗哌卡因可通过胎盘,脐静脉血与母体静脉血盐酸罗哌卡因比值为0.6.

    作者:李远志;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椎体成形术配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究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2例为观察组,行椎体成形术及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同期选取3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单纯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E级的百分比(71.88%)高于对照组(45.71%),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种指标均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的基础上行椎体成形术可提高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林懿辉;王德春;李钿;郭跃跃;黄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5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5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单纯内固定治疗的5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Cobb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飞;田光;彭昶;邓毅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大骨瓣开颅常规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大骨瓣开颅标准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7天GCS评分高于对照组,ICP、中线移位、脑水肿的体积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OS 5分率、一年内存活率为36.67%、80%,对照组为13.33%、53.33%.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够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谷斌亮;罗杰;王泽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腺肽α辅助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究腺肽α辅助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方法:将50例重症腹腔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腺肽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测定患者的T淋巴水平,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测定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的APACHEⅡ评分要低于对照组,TLR2和TLR4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且CD3+、CD4+、CD4+/CD8+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的升高,CD8+的表达水平有明显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腹腔感染患者采用胸腺肽α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oll样受体的表达.

    作者:陈后旺;周华锋;姚志军;王润娣;吴华初;吴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中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2例胆囊结石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6例,参照组行异氟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研究组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比麻醉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1、T2与T3时刻SBP水平、HR水平与DBP水平,与参照组相比,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中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麻醉效果比较好,在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七华;贺明芳;罗怡君;奉光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针对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起到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在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当中择取78名,将其作为A组;同时择取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75名作为B组以及正常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70名作为C组.检测三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即PGⅠ,下文以此简称)、胃蛋白酶原Ⅱ(即PGⅡ,下文以此简称)以及PGⅠ/PGⅡ值,并对三项数值进行对照分析,记录数据.结果:经过检测和观察,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PGⅠ以及PGⅠ/PGⅡ上均明显低于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以及C组健康人,对比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另外,三组的PGⅡ值没有明显的差异,对比存在P>0.05,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临床中,诊断患者所患胃炎是否属于慢性萎缩性的胃炎,行以PGⅠ以及PGⅠ/PGⅡ检测能够有效筛查,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测指标,而且它作为无创的检测方法,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作者:黎可京;邱小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的影响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给予阴道康复器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盆底功能.并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估两组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盆底功能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7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盆底肌电压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显著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作者:胡茂研;田梅枝;李仲均;吴婉华;黄丽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体位护理对经皮肾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肾取石术患者行体位护理对其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皮肾取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体位护理组,每组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体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耐受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后,体位护理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手术耐受力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体位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明显提升,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经皮肾取石术患者行体位护理可以提升其手术耐受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晓云;钟苑影;谈翠媚;黄佩连;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胃癌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对比

    目的:对比老年胃癌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n=26)和开腹组(n=24),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两组治疗方法治疗,腹腔镜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腹腔镜治疗老年胃癌患者比开腹组治疗效果好,且效率高,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云辉;任统伟;杨银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