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霞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硫磺霜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10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2)和B组(n=52).A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B组给予硫磺霜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A组湿疹治疗总有效率为90.4%,显著高于B组的67.3%(P<0.05).治疗后,随访2个月,A组湿疹复发率仅为15.4%,显著低于B组的32.7%(P<0.05).A组、B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9%、5.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湿疹治疗中,相对于硫磺霜,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复发率较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罗冀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96例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两个临床小组,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对研究组的患者实施循证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的患者则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和总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采用循证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尹鹏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2016年1月.将所选取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A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B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B组有效率为98.04%,A组为78.4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有利于促使病患的肺功能状态得以改善,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肉汤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检验方法.方法:取适量样品,按不同样本进行提取和净化,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结果:亚硝酸盐在0~0.5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精密度RSD为0.56%(n=5);重复性RSD为0.14%(n=6);亚硝酸钠盐在8小时内基本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1.04%.结论:方法简便、可靠、无干扰,可作为肉汤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程昊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40例则联合牵引.观察2组患者JOA腰腿痛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JOA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79.50%,观察组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探讨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余学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5月到2016年4月出生的150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和其母亲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同时选择15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体重儿和其母亲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研究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胎龄、体重、身高、双顶径股骨长和男性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种母亲的平均年龄、身高、孕周孕末期体重指数、剖宫产率和围产期的发病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生长发育较为全面,而且具有较好的活力和生机,其发病率以男性为主.分析其母亲的相关情况,与其母亲的身高、孕龄、产次和非糖尿病性相关因素相关,临床需积极的研究相关对策,对其进行干预.
作者:王利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本卫生院近年来收治的1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患者SDS及SA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其分别为(35.12±9.14)分,(32.35±8.26)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MQLS总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三个方面,试验组分别为(45.26±5.54)分、(45.36±5.11)分和(40.39±5.68)分.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从整体上提升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
作者:赖颂妮;丘爱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内科收治且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体检为健康且无病毒感染史以及心脏病史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的hs-CRP、CK-MB以及cTnI,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3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过程中,血清3项康复顺序是hs-CRP快,CK-MB次之,cTnI慢.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采用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葛丽萍;赵灿淼;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中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2例胆囊结石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6例,参照组行异氟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研究组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比麻醉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1、T2与T3时刻SBP水平、HR水平与DBP水平,与参照组相比,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中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麻醉效果比较好,在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七华;贺明芳;罗怡君;奉光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27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7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有51例治愈,对照组27例患者有16例患者治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100%vs29.6%).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8%vs11.1%),但实验组3个月内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再次出血.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腹部造影检查后,根据血管造影的检查情况给予相应的上消化道介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减轻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盛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在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上半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术后3天接受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检测,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进行分组,比较发生深静脉血栓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差异.结果:12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共计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73%,分别对并发深静脉血栓和未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术后3天的Fib及D-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其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天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Fib和D-D都显著升高,与术前及术后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组患者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能对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SAF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已经确诊为宫颈炎性病变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3例、宫颈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并检测三组患者临床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宫颈脱落细胞中SAFB1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炎性病变组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95%(9/41),显著低于CIN组的44.19%(19/43)以及宫颈癌组的82.50%(33/40),且CIN组又明显低于宫颈癌组;炎性病变、CIN、宫颈癌三组脱落细胞SAFB1mRNA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SAFB1蛋白以及SAFB1mRNA的表达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宫颈病变进行有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石曦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云浮市云安区10146例育龄人群地贫筛查结果及干预效果.方法: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参加孕前孕期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人群共10146例,通过检测该人群外周血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分析云浮市云安区育龄人群地贫筛查结果.对于地贫筛查阳性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10146例育龄人群中地贫初筛阳性人数共1791人,阳性率为17.65%.三年间夫妻双方均为阳性的有158对.其中,2013年地贫筛查阳性率为19.26%,2014年筛查阳性率为17.76%,2015年筛查阳性率为14.50%;2013年-2015年夫妻双方均为阳性的158对(316人)中,除5对未行地贫基因检查外,基因检测为同型地贫的有105对.基因检查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东南亚型α地贫(--SEA/αα)有165人,基因型为轻型β地贫的有64人,基因型为静止型α地贫有23人.基因检查无异常的有21人.终,同型地贫基因夫妇中有27例因产前诊断为重型地贫胎儿选择终止妊娠.通过干预,亦加强了群众对地中海贫血的认识,提高了地贫知识知晓率.结论:云浮市云安区育龄人群地贫发生率较高,加强地贫筛查并给予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能降低重型地贫儿的出生率.
作者:唐海燕;杜明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于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共患儿共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展开救治)和常规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施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盛强;蓝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对血糖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挑选72例,按抽样法平分两组:36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化治疗及饮食宣教,36例试验组则于基础治疗上实施饮食控制,评定血糖控制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试验组、对照组的羊水过多、出血、早产、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作用显著,可改善血糖指标,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作者:党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噪声环境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中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先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长期生活或者工作在噪音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噪声强度达到80-110dB,一共90例,然后选取同期生活或者工作在正常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一共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片服用,每次服用5mg,每天服用1次,服药半年后检测肾素活性,并且进行对比.结果: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RA含量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2.35±0.16)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PRA(plasma renin activity,肾素活性)含量(1.85±0.10)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噪声环境下,使用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在半年内降压效果和正常环境下降压效果相当,但是1年后和正常环境下降压效果对比,噪声环境下降压效果明显更低.对于噪声环境下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氨氯地平进行减压可能出现疗效欠佳的情况,建议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作者:凌均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3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样658株.对其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构成比高达71.6%,且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种常用的抗菌药的耐药性检测发现,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也各有不同.结论: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在人体内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且具有明显的多种药物耐药性,建议医院部门间加强联系与合作,遏制鲍氏不动杆菌的不良发展趋势.
作者:邱创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食管癌患者122例,术后同时放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引流管(试验组)64例,单纯放置胸腔引流管(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其中,食管下段及食管胃交界部癌均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食管中段癌均行经上腹右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结果:试验组发生吻合口瘘8例(12.50%,8/64),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7例(12.06%,7/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持续时间为(12.8±3.2)h,短于对照组的(41.0±12.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吻合口瘘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5%(2/8)和7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带管时间(22.8±4.3)天,显著长于试验组(18.4±1.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术后住院天数为(22.6±2.5)天;对照组1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天数为(41.7±6.8)天,明显长于试验组(P<0.05).结论:纵隔引流管的有无与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确关系,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治,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也具有明显减低作用,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张智光;任民;胡芸海;马骏;陈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综合治疗IgA肾病阴虚兼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双嘧达莫治疗组(对照组)及血尿康方联合双嘧达莫治疗组(治疗组)各20例患者不同时点(0周、8周、12周)的实验室指标变化,获取两组药物干预后中医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血尿指标和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为80%,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2)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结果为95%,对照组为6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更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P<0.05);(3)尿蛋白、尿红细胞情况: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一天两组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差异明显(P<0.05),但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IgA气阴两虚型肾病选择中医结合西医治疗效果良好,能较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血尿.
作者:张晓红;王晓光;黎伟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临床中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以新辅助放化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术前给予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术前给予传统疗法,分析比较两组观察近期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放射性肠炎、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完全切除(RO)切除率及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近期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放射性肠炎等不良反应产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RO切除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贺志仁;古伟光;胡建新;宋海滨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