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X-2及Ki-67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吴丽凤;陈朝元

关键词:胃癌, 环氧合酶-2, Ki-67
摘要: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环氧合酶同工酶中的一种诱导性酶,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COXIBs)能有效地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预防及治疗的有效药.Ki-67是人类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但其与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经调整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起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0只,后4组经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从第2天开始,大黄素低、高剂量干预组大鼠分别予20、80 mg t kg-大黄素灌胃,泼尼松组以5 mg·kg-1醋酸泼尼松灌胃,其余2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建模后第28天处死所有大鼠,取出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含量,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IFN-γ、IL-4浓度.结果: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及泼尼松组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 or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IFN-γ含量、血清IFN-γ浓度、IFN-γ/IL-4比值降低(P<0.01),肺组织IL-4含量、血清IL-4浓度升高(P<0.01);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及泼尼松组肺组织IFN-γ含量、血清IFN-γ浓度、IFN-γ/IL-4比值高于模型组(P<0.01),而肺组织IL-4含量、血清IL-4浓度低于模型组(P<0.01);大黄素高剂量组、泼尼松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大黄素低剂量组(P<0.01),但大黄素高剂量组与泼尼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黄素对博莱霉素所致的肺纤维化大鼠有保护作用,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可能是其抗肺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作者:邓日强;程江涛;张宏华;杨印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对提高孕妇自数胎动依从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孕妇自数胎动依从率的效果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拟定计划,对孕妇自数胎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措施并实施,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品管圈成立之前自数胎动79.1%,成立后自数胎动9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有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团队建设.

    作者:徐芳萍;王慧群;王希希;吴玲玲;徐丹;万立安;万枫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医院2008~2014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264 218例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阳性者标本送佛山市疾控中心行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264 218例患者中筛查发现HIV/AIDS患者183例,检出率0.07%(183/264 218).183例HIV阳性者中男153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5.1:1;年龄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56.29%);职业以工人(民工)、商业服务、农民为主(55.1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3.0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85.25%);地区分布以本市为主(49.23%);科室分布较广,以内科(26.78%)、骨科(24.04%)为主.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途径,对预防职业暴露、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军;王文秋;张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江西省新干县2012~2014年淋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全县近3年来的淋病疫情,探讨淋病疾病防制措施.方法:按《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性病疫情监测工作要求》,对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全县3年来共发现报告的158例性病疫情中,淋病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2/10万.其中男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10万,占82.8%;女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2/10万,占17.2%.结论:通过对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等处置,不仅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淋病疾病的再发生及传播.

    作者:傅建霞;刘桂华;廖新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其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有效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站采集的10份A型新鲜冰冻血浆,置37℃水浴箱融化后,迅速均匀分成A、B两袋,A袋置于4℃冰箱,B袋置于室温(25℃).分别在0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时间点各袋一次取样5 mL,立即检测凝血因子Ⅷ含量.结果: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室温条件凝血因子Ⅷ含量下降的速度高于4℃冰箱保存;同条件下凝血因子Ⅷ监测结果:25℃室温环境中2、4、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环境中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直接受保存的温度和时间影响;为了保证FFP的质量,FFP融化后尽量在室温保存2 h、4 ℃冰箱保8 h内输注.

    作者:庄运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EVAR与oEVAR在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pEVAR与o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我科的71例行腔内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其中pEVAR患者26例,oEVAR患者45例,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手术时间、支架、股动脉与全身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上,pEVAR组显著低于oEVAR组(P<0.05).结论:p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在具有oEVAR技术基础的血管外科中心可常规开展.

    作者:刘建平;段青;肖骏琦;叶荣;方萃福;段训洪;刘凤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啶应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43例)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方式,对照组(43例)采用咪达唑仑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谵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调整两组患者药物剂量使Ramsay评分在2~4分时,两类药物镇静效果类似,但右美托咪定组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患者在停药后能够随时唤醒.此外,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更短,显示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使用的优点.结论:右美托咪啶对ICU患者监护中的镇静、镇痛有明显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无其他明显不良作用.

    作者:曾晶晶;赖锴;任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鼻内镜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的应用在鼻窦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在鼻窦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76例,按照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在常规治疗条件下以500 mL生理盐水冲洗术腔.观察组予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之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500 mL生理盐水和10 mg地塞米松对术腔进行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上,鼻内镜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海琼;朱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前的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儿童电子鼻咽喉镜诊疗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3例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实施护理干预,对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检查;观察对比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医源性损伤发生率及患者拔镜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医源性损伤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鼻咽喉镜诊疗患儿拔出内镜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前给予护理干预,患儿拔出内镜的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儿鼻咽喉粘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通过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患儿不配合的状况,提高了患儿在检查中的安全性.使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顺利完成,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护理内涵.

    作者:幸华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金属离子在骨溶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仍然是假体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金属离子是骨溶解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它们使关键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增加,刺激破骨细胞,促成了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本文主要对金属离子在骨溶解中扮演炎症发起者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金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胸导联在运动试验中对冠状动脉再狭窄检测的作用

    目的:评估附加V3R~ V5R导联在运动试验中对检测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症状患者再狭窄诊断能力的作用.方法:129例在RCA和/或LCX接受PCI的患者,术前进行运动试验,6个月后,所有患者为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均接受第二次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并记录运动中标准12导联和V3R~ V5R导联的数据.结果:129例患者中,其中右冠状动脉狭窄80例,回旋支狭窄26例,双支血管狭窄23例.6个月后,分别有6例(RCA)、2例(LCX)及3例(双支血管)出现再狭窄.PCI术后使用V3R ~ V5R导联运动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有改善(分别为73% VS 55%,97% VS 80%,73% VS 21%,97% VS 95%,95% VS 78%,除了阴性预测值外,P均<0.05).PCI术后运动试验导致大ST段下移值(毫米)在12导联中无变化(1.4±0.3 vs 1.5±0.3,P>0.05),而在V3R~V5R导联中有下降(0.2±0.2vs1.2±0.2,P<0.01).结论:对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使用附加V3R~V5R导联可以提高标准运动试验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能力.

    作者:周序锋;居艳娟;谢东明;阳贻红;钟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肛周脓肿继发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患者曾某某,男性,37岁,住院号53 924,从事印刷行业,因肛旁肿痛7天并左大腿后侧肿痛4天于2013年3月11日入院.患者2013年3月4日在厦门市务工期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骶尾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行骶尾部CT及电子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故未行治疗.

    作者:刘歆;张晓飞;王莹;张金凤;谢沐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OX-2及Ki-67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环氧合酶同工酶中的一种诱导性酶,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COXIBs)能有效地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预防及治疗的有效药.Ki-67是人类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但其与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

    作者:吴丽凤;陈朝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

    目的:找出胃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特征,将FTIR用于术中快速检测和判断转移淋巴结,指导手术中淋巴结清扫准确范围.方法:对48例不同病理状态的胃癌手术标本872枚淋巴结进行FTIR检测.依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胃癌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淋巴结的FTIR图谱差异.结果:872例样品中,无癌转移淋巴结785枚,癌转移淋巴结87枚.癌转移淋巴结的Ⅰ 1640/I 1550(P=0.015)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升高明显,提示癌组织中蛋白质数量发生改变;P1550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降低明显,酰胺Ⅱ带却出现蓝移(P<0.01),提示癌组织中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Ⅰ 2920/I 1460(P =0.038)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明显降低,提示癌组织中脂类含量较低.提示胃无转移淋巴结和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图谱在峰形、强度、频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用FTIR可以对胃周淋巴结行术中快速检测,判断淋巴结转移,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作者:殷青辉;李海坤;叶斌;周小青;李才胜;曾祥福;曾祥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我院产科分娩≥34周的348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历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窒息相关产科因素.结果:脐带因素、胎盘及羊水因素、产力因素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和产时的胎儿监护,重视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及时处理胎儿窘迫,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张文君;王雪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需无痛纤维支气管检查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组(异丙酚-芬太尼)和K组(氯胺酮-咪达唑仑),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给药前后的循环呼吸情况、术后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的变化.结果:氯胺酮-咪达唑仑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而清醒时间明显晚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小、麻醉效果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2 cm)的临床分析(附157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在肾结石(<2 cm)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157例肾结石(<2 cm)患者资料,包括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等.结果: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95.54%,平均手术时间(36.3±14.8)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7.7±1.7) h,平均住院时间(49.5士5.3) h,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0.38±0.07) g· dL-1,并发症包括5例发热和1例石街形成.结论:运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 cm),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冷松柏;黄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隔姜灸中极穴干预骨科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隔姜灸中极穴解除骨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60例骨科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中极穴.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尿潴留患者的排尿显效时间(t=3.43,P<0.01)及有效时间(t=2.78,P<0.05)明显提前,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 =7.03,P=0.0048 <0.01).结论:隔姜灸中极穴配合常规护理能显著改善骨科术后的尿潴留情况.

    作者:李巧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出院后健康宣教运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健康宣教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疗效.方法:选取73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的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出院时BPRS评分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组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之间治疗依从性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延续性健康宣教的护理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出院的效果、治疗依从性有显著的影响,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政仁;袁水莲;李江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外科手术后肠外瘘腹部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8例患者均采用VSD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8例肠外瘘切口裂开患者,经采取VSD、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其中14例患者的切口行二期缝合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经植皮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自然愈合.结论: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疗效确切,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温芳芳;谢玉兰;叶林娇;易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