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管错构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曾鹏程;陶辉;杨金生;蔡少雨;李林株

关键词:胆管错构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与肝内其它弥漫性病变鉴别,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特点进行讨论.结果:CT显示病灶呈多发低密度,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增强扫描无强化;MRI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形态各异,增强扫描无强化;超声显示肝内多发低至无回声异常信号,彩色多普勒未见异常血流信号.结论:正确认识胆管错构瘤的影像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慢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存在多种相关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明确慢性疼痛的发病机理,寻求更多有效的药物治疗靶点,本文将就高迁移率族蛋白1参与慢性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及其他慢性疼痛的相关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进行探讨.

    作者:张秀梅;单热爱;黄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RAGE水平意义

    目的: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脑脊液水平,并探讨其对诊断颅内感染的价值.方法:62例拟诊为颅内感染患者根据后诊断分为颅内感染(n=48)和非颅内感染组(n=14).酶联免疫法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中的HMGB-1和RAGE蛋白水平.并分病脑组、化脑组、结脑组进行亚组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意义.结果:脑脊液的HMGB-1和RAGE水平在颅内染组和非颅内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分组显示,病脑组、化脑组、结脑组HMGB-1和RAGE脑脊液水平均高于非颅内感染组(P<0.05).脑脊液HMGB-1和RAGE水平诊断颅内感染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6(95% CI:0.748 ~0.964)、0.937(95% CI:0.849~1.000).HMGB-1临界值分别为75.00 ng·mL-1(敏感性:0.792,特异性:0.856);RAGE临界值为101.50 ng·mL-1(敏感性:0.979,特异性:0.856).结论:脑脊液HMGB-1和RAGE水平诊断颅内感染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黎艳晖;张圣岸;蔡业平;戴新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病情演变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及认识.方法:报告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情演变,并就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进行讨论.结果:多部位、多次行骨髓病理活检支持CMML的诊断.结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能起初表现为单纯红细胞生成障碍,需要动态观察血象及随访患者骨髓及骨髓病理活检.

    作者:黄走方;李海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带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置人带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减轻患者肛周皮肤损害,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选取50例需灌肠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应用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治疗方案,配合中药生大黄灌肠,实验组应用肛门置人带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进行灌肠加引流,对照组常规应用肛管进行灌肠治疗,两组常规进行大黄浸泡液q 6h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肛周皮肤情况和护士灌肠和清理粪便的工作时间.结果:实验组灌肠和清理粪便总时间分别为(11.52±3.61) min和(11.53±5.22) min,对照组灌肠和清理粪便总时间分别为(24.76±5.62) min和(27.43±10.81) min,实验组减少了护士治疗和护理的时间.实验组肛周皮肤发生损害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置入带声门下气管导管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肛周皮肤损害出现的几率.

    作者:王春丽;谢艳梅;幸丽萍;聂亮;张宇珍;黄雯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折

    目的:总结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8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不及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有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邓金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SALL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检测SALL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MGCT)中的表达,探讨其在MGCT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资料完整、来自性腺及性腺外的MGCT 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无性细胞瘤22例,精原细胞瘤20例,卵黄囊瘤16例,未成熟性畸胎瘤1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8例,胚胎性癌2例;选取同期手术切除的非生殖细胞性恶性肿瘤(No 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NMGCT)标本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病理学技术、免疫组化二步法增强型辣根酶聚合物(Polink-2HRP)染色系统,对全部120例肿瘤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ALL4标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评估.结果:MGCT的病理形态各有特点,免疫组化标记SALL4显色为核阳性,在80例MGCT中,73例为强阳性表达,未成熟性畸胎瘤有5例弱阳性、2例阴性,总计阳性率97.5%;对照组40例NMGCT中,5例弱阳性,余阴性,阳性率12.5%;经X2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在性腺及性腺外MGCT中,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干细胞标记物SALL4的表达,证实SALL4在MGCT的病理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可为MGCT的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何珏;彭涛;韩巧秀;王珍玲;邓晓;张文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低温等离子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5年3月应用低温等离子行扁桃体切除术或合并腺样体切除术404例儿童患者资料.结果:404例中,发生术后活动性出血6例,出血率1.49%.其中原发性出血2例,迟发性活动性出血4例.原发性出血原因多为术中未确切处理出血血管;迟发性出血原因多为术后感染.3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3例重新全麻插管止血.术后需再次全麻插管止血率7.42‰.结论: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后出血率很低,出血原因多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感染.对术后出血儿童根据出血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全麻插管止血.

    作者:李育广;曾京宇;刘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喘可治经穴位超声介导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 000例小儿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0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喘可治超声介导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咳嗽消失及哕音消失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喘可治经穴位超声介导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罗开源;饶兴愉;廖红群;王长浦;钟小明;王华彬;刘跃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妇科病房护理人员使用对讲机联络的应用成效

    目的:探讨妇科病房护理人员使用对讲机的实践成效.方法:为妇科病房护理人员配备对讲机10台,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办公班护士医嘱处理缺陷发生次数.结果:使用对讲机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医嘱处理缺陷发生次数减少.结论:在妇科病房使用对讲机,增进了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工作质量.

    作者:罗艳;候良;廖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发展

    神经病理性痛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其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痛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关键信息分子的角度来探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英;黄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了解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以1例IHES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外周血、骨髓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且以嗜酸性中晚幼粒为主,诊断IHES,经泼尼松30 mg bid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IHES的诊断是一排除性诊断,血象、骨髓象、FIP1L1/PDGFRA基因的检查对其鉴别有重要价值,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辛柳燕;钟思思;刘爱飞;陈懿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例RARS-T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增多(Refractory anaemia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ssociated with marked thrombocytosis,RARS-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结合了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MDS)的特点,是一个罕见疾病.2011年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第四版中仍将RARS-T定为暂定疾病.RARS-T此病不仅诊断困难,而且病例数太少,目前缺乏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我科2013年收治的2例RARS-T患者.

    作者:钟雯婷;李海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64排CT增强扫描在胰尾脾门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CT增强扫描对胰尾脾门区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胰尾脾门区占位性病变,所有病例均行64排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运用不同的后处理技术,判别病变的起源和性质,总结不同起源病变对周围结构侵犯的特点.结果:胰腺肿瘤26例,胰腺炎9例,结肠脾曲癌8例,胃肿瘤5例,淋巴瘤2例,脾动脉瘤2例.胰尾脾门区肿瘤性病变41例,炎性病变9例,血管性病变2例.结论:胰尾脾门区病变侵犯结构复杂,鉴别诊断困难,64排CT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谢春;邱兴庭;郭少华;许红雨;吴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MP-2及TIMP-2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液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实验组为糖尿病性白内障,对照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别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房水样本及血液样本的采集.血液样本在手术当天抽取静脉血5 mL;房水样本在手术中进行采集100~200μ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andwich technique,ELISA)分别测定房水及血液样本中TIMP-2及MMP-2的含量,并计算出TIMP-2、MMP-2两者的比值.分别比较各组间房水及血清中的MMP-2、TIMP-2的浓度及TIMP-2与MMP-2的比值.结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MMP-2的表达为(21.44 ±2.19) ng·m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IMP-2的表达为(21.68±2.19) ng·m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IMP-2/MMP-2比值1.01±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液中MMP-2及TIMP-2浓度表达量较高,分别为(326.11 ±43.14) ng·mL-1与(301.61 ±41.21) ng·mL-1,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不影响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液中MMP-2及TIMP-2的表达.

    作者:刘琳琳;曾祥云;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引产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晚期引产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因母体因素或胎儿异常原因行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方法,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引产者224例,将引产方法相同的疤痕子宫与非疤痕子宫进行比较,对比其产程、产后出血、引产成功率、产后清宫率.结果:56例剖宫产术后半年后妊娠的瘢痕子宫引产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同种引产方法比较,疤痕子宫与正常子宫引产时间、产后出血、清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水囊引产组出现1例重度胎盘早剥,瘢痕子宫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出现l例子宫破裂.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水囊或利凡诺尔引产均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晚期引产;妊娠中期瘢痕子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安全性较大,但对于孕晚期瘢痕子宫引产需慎重.

    作者:严春华;郑云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可致脑供血不足,影响患者预后.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通过阻滞颈部交感神经,减少缩血管神经递质含量的释放,从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痉挛患者的症状,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神经阻滞方法.本文就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超声心动图的产前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产前实施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妊娠>16周的有高危因素的孕妇38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无明显高危因素孕妇5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自愿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通过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观察记录,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情况.结果:886例孕妇终发现CHD 42例(4.74%),其中研究组发现38例(9.84%),而对照组发现4例(0.8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42例CHD经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40例、漏诊2例(室间隔缺损),产前诊断符合率为95.24%;CHD中以室间隔缺损多,有12例,其次为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三尖瓣闭锁、法洛氏四联症、肺静动脉异位引流、单心房单心室等.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属于无创诊断技术,在产前高危因素孕妇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检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从而为围产期正确处理提供指导,值得借鉴.

    作者:杨莉芬;罗翠娟;陈剑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引导PVP治疗胸8以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胸8以上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8以上椎体压缩骨折245例,共251个椎体,其中T4 3个,T5 25个,T6 72个,T7 63个,T8 88个.观察各节段骨水泥推注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及O'Brien评分;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椎体内骨水泥推注剂量0.8 ~2.0 mL,平均为(1.2±0.26) mL;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VAS评分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6个月VAS评分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O Brien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结论:CT引导下PV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作者:付敏;陈新荣;钟琼;杨俊;温新院;刘勇;吴韵;魏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良性肿瘤的研究现状

    简述经皮微波消融术(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PMWA)在良性肿瘤方面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概述PMA在甲状腺良性结节、肝脏血管瘤、肾脏错构瘤、子宫肌瘤等良性肿瘤的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为进一步展开良性肿瘤PMWA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赖小强;吴源兵;王祥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组合护理评估单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将患者入院评估单与高危评估单组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入院评估单、高危评估单(坠床/跌倒、压疮、管道脱落风险因素评估单)组合于一单,使用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护士评估书写时间由实施前(24.14±7.11)分减少至实施后(18.22 ±5.19)分;护士对评估单书写与评估的满意度实施前(2.31±0.49)分,实施后(2.64±0.62)分;护理评估单修改率实施前15.09%,实施后7.8%;评估单评分实施前(6.29±1.10)分,实施后(8.87±1.11)分.结论:入院评估单与高危评估单组合为护理评估单,可减少护士书写时间,提高护士满意度,提高护理评估单的书写质量.

    作者:潘艳萍;徐月圆;徐月红;黄文娟;洪爱秀;廖文婷;陈翠琴;邱巍方;徐月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