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王欣
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复杂化背景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因要素.本文通过回顾与比较分析国内外健康素养相关理论发展及应用历史,结合我国临床医患关系现状,将以认知因素为核心的健康素养内涵合理地加以延伸拓展,提出基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临床健康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析临床健康素养评估的内涵与特征,并探讨构建临床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的基本要素,为和谐医患关系新战略路径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高艳芳;郭有;邱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医学心理学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使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404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心理素质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心理素质和医学心理学课程收获呈显著正相关;医学心理学课程收获进入心理素质回归方程.结论:提升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有助于增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陈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自编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问卷对该校第一批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医学院校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通过百分率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需要加强专业英语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应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医学领域的英语语言技能.
作者:吴修玲;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美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认知感性世界、丰富思想感情、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探讨医学生美术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医学院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美术教育对医学生的重要性,提出了医学院校美术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周子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强调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产出的能力,即英语输出能力.笔者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应用于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中,尝试构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念下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产出英语.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
作者:罗江霞;刘传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广泛阅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良好的阅读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学业成就的取得.本文从对深阅读理念下的大学生涯阅读规划认识入手,以期通过对大学生阅读的引导,促进大学生涯阅读规划的构建,为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邱建英;朱卫东;刘仰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加强学科建设经费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高效性,重点在经费预算和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强化经费保障、过程管理和效能考核等在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学科经费的管理和评估机制,更好地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
作者:余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要求,还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价值目标追求.赣州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发展善恶评价标准”和“功利论与道义论”的伦理困境.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医学崇善目标,坚持医疗医学公正的原则.
作者:刘潜;李明;邹红;曾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记忆的影响,帮助大学生使用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方法:随机抽样某高校大学生120名,采用2(情绪状态: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2(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与表情抑制)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结果:(1)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对中性材料记忆差异显著(F =77.182,P<0.001);(2)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对中性材料记忆效果差异显著(F=17.444,P<0.001);(3)积极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策略与使用表情抑制策略记忆效果没有明显差异(F=1.322,P>0.05),消极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比使用表情抑制效果好且差异明显(F =22.765,P<0.001).结论: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策略均会影响大学生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消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策略比表情抑制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
作者:甘小荣;胡雯;曹万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儿科学见习教学中,通过三阶段课程实施,教学反馈,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儿科学见习教学,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钟小明;罗开源;廖红群;饶兴愉;王华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使用潜类别模型分析医生和护士群体的不同职业紧张的主要类型,为更有效的干预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提供指导.方法:使用简易职业紧张调查问卷,在赣州市某三甲医院随机调查81名青年医生和66名青年护士,然后使用Mplu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潜类别模型聚类分析.结果:医生组可以探索性分为两种职业紧张类型,分别命名为“工作总体不满意所致职业紧张”型和“无有效缓解释放工作压力所致职业紧张”型.而护士组可以探索性分为三种职业紧张类型,可分别命名为“社会支持应对职业紧张”型、“自我调节应对职业紧张”型和“高危职业紧张”型.医生职业紧张表现类型主要与性别有关,护士职业紧张表现类型受年龄因素的影响.结论:应用潜类别模型可以有效地对医护群体职业紧张者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类,进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群体的职业紧张程度,终更融洽地处理医患关系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郝彦斌;李舒梅;李小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优化教学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见习教学的改革,可提高麻醉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满足了学生对临床课本以外的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拓展了麻醉专业学生临床实践与实验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陈丽;叶军明;黄宽;钟茂林;彭道珍;单热爱;谢海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全科医学定向生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职业素养培养内容也有其独特性.本文在分析其职业素养培养不足的同时,根据洋葱素质模型,构建了全科医学定向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型,并依此提出了本科学习阶段“两段三阶梯”全程递进式培养模式,试图打造完整的培养体系.
作者:李晓文;田娟;严宜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于“游戏闯关模式”的能级进阶培训模式在新生代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2015年招聘的60名新生代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名.分别采用传统培训及基于“游戏闯关模式”的能级进阶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结束后的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评价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培训后对照组的技术操作与急救技能考核得分分别为(83.76±10.01)与(83.76±10.01),观察组两项得分分别为(91.43±12.63)、(92.22±12.13),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文书书写、护理安全、急救技能等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护理对象满意率为66.7% (20/30),观察组满意率为93.3%(28/30),组间比较观察组护理对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游戏闯关模式”的新生代护士能级进阶培训研究能有效促进护士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护理理论水平,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彭金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地方医学院医学类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方法:抽取赣南医学院的专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地方医学院医学类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并采用同时交叉效度法验证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构建了一个包含4个维度,14个二级指标的地方医学院医学类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统计结果显示模型的信度、效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具有医学专业特点,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能够有效地区分和鉴别优秀医学教师和普通医学教师.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赣州市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级市,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医疗卫生制度存在缺陷等原因,目前赣州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依然存在医疗资源缺乏、配置不合理、医疗资源供给效率不高等问题.对此,要通过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性价值导向、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创新农村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等理念和举措,实现赣州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刘潜;曾新华;兰海英;李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漆艳春;刘薇;刘善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与分析乡村医生发展认知状况,旨在积极寻求改善乡村医生现状、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的途径,并为有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人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基层医生论坛(http://www.jcys120.com)256名注册会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对所调查的材料进行量化分析.结果:乡村医生性别比例不合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对待遇和工作环境普遍存在不满意,继续医学教育有待于加强.结论: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积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等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作者:林鹏;肖月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6年2々7月在本市中心血站参与无偿献血者1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愿意继续献血者占62.9%,不愿意继续献血者占37.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及献血知识是影响再次无偿献血的重要因素.结论:要增加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比例,需要根据影响再次献血的原因,增加献血知识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以发展更多的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
作者: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职业“月嫂”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是家政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满足其家庭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性、便民性、服务性三位一体的有偿服务.随着“单独二胎”的启动实施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原本供不应求的职业“月嫂”社会需求不断地扩大,使得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总体生活水平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对职业“月嫂”行业的需求层次不断地提升,促使家庭和孕产妇对职业“月嫂”公司的管理和提供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职业“月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对职业“月嫂”的培训管理和行规的建立.
作者:丁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