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

李中方

关键词:胸痹心痛, 中医证型, 血脂, 炎症
摘要: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依据不同的证型划分,以及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沉(ESR)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TC方面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TG方面阳虚证与非阳虚证对比,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LDL-C方面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气滞证与非气滞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Hs-CRP方面气虚证与非气虚证对比,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ESR方面阳虚证与非阳虚证对比,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证候和血脂及炎症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将各项血脂指标、Hs-CRP以及ESR作为对胸痹心痛进行辨证分型的一项客观指标.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2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连续护理,整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连续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出院后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行连续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服药、体育锻炼的依从性,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秦庆祝;侯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关节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HSS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侯宇;王吏;孙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给予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EMA、BI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92.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史洪亮;杨丽丽;赵添成;赵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依据不同的证型划分,以及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沉(ESR)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TC方面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TG方面阳虚证与非阳虚证对比,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LDL-C方面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对比,气滞证与非气滞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Hs-CRP方面气虚证与非气虚证对比,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ESR方面阳虚证与非阳虚证对比,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证候和血脂及炎症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将各项血脂指标、Hs-CRP以及ESR作为对胸痹心痛进行辨证分型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李中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疾病恢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疾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脑血栓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疾病恢复的效果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监测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对医院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入院48小时之内危重运转换患儿的肛拭子标本、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快速显色培养基进行ESBL(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主动筛查,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鼻咽拭子标本MRSA筛查的阳性率为6.5%,低于送检肛拭子标本ESBLs杆菌筛查阳性率的43.3%;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要高0.9倍与1.8倍;进行侵入性操作婴幼儿的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为无侵入性操作患儿的2倍与2.4倍;2个月-6个月月龄患儿的MRSA主动筛查阳性率高,年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与男性患儿在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时间、早产儿、侵袭性操作、年龄等因素会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影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赖卫明;穆小萍;唐玲玲;郭军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产后产妇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产后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新生产妇300例为研究人群,其中阴道顺产产妇和剖宫产产妇各150例.并将两类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产后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外,于产后1h内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产妇产后6h,12h,24h,48h的泌乳量和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产后6h的泌乳量和泌乳素水平在两类产妇的两组间均无差异;观察组在产后24h泌乳量和泌乳素水平开始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产妇的泌乳量和泌乳素水平均有增加但观察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早期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明显使其泌乳时间提前,并同时提高泌乳量.因此早期使用该中药注射液可使产妇提早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晓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东莞地区2007年至2016年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统计分析2007年至2016年东莞地区低视力患者的基本概况,并对其心理、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做分析研究.方法:将2007年5月23日起至2016年12月12日来我院进行免费低视力助视器验配的612人按照年龄、性别、病因、助视器的类型等进行统计;另取689例正常视力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心理、设备支持与应对方式情况.结果:病因方面,先天性疾病297人,后天性疾病315人;屈光系统病变283人,神经系统病变329人;助视器的验配中,传统光学助视器占比72.9%高于电子助视器27.1%;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分值、应对自责因子分值高于对照组,而社会支持评分、应对解决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低视力患者中,病因分布明显不同;在助视器的验配上还是以传统的光学助视器验配比例大,针对他们较差的心理状态,应积极予以社会支持与心理疏导.

    作者:谷裕;崔帅;刘祥开;郑振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课在供应室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微课在供应室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接收88位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微课培训,对比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及教学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11,P<0.05).结论:将微课应用于供应室教学培训中可提高护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施玉华;梁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采用中医适宜技术促进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中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中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中心接收的58例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中后期功能康复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骨折病人中后期功能恢复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既缩短功能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节省了医疗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继松;林巧红;王顺香;赵宇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150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物理疗法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结果:物理疗法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其中,常规组完全缓解有40例,部分缓解有23例,未缓解有12例,总缓解率84.00%;物理疗法组完全缓解有47例,部分缓解有26例,未缓解有2例,总缓解率97.33%.物理疗法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物理疗法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8.51±0.69分)和(9.15±0.25)分别优于常规组(13.92±0.32)分和(14.24±0.51)分,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58例,采用计算机表法将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等指标都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中可以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童翠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治疗外侧半月板前角联合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的样本病例为笔者收治的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患者52例,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3月1到2016年12月期间,以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28例予以关节镜手术治疗(修复缝合术或切除部分半月板术)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而24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较高,比较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较高,比较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文波;王义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整形外科在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整形外科在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研讨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整形外科修复技术,比较两种不同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ADL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以及躯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时采用整形外科修复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瘢痕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到临床.

    作者:张强强;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胆红素检测在黄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胆红素检测在黄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组128例黄疸患者,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素和尿胆原,并进行分析,为推断黄疸病因/诊断提供参考.结果:本组128例,实验室初步判断:肝细胞性黄疸46例,阻塞性黄疸82例(不全阻塞性黄疸50例,完全阻塞性黄疸32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细胞性黄疸44例,阻塞性黄疸84例(不全阻塞性黄疸51例,完全阻塞性黄疸33例).误差2例,占1.56%(2/128),诊断符合率98.44%.结论:对于黄疸等肝病患者,选择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及尿胆素、尿胆原检测,可以有效判断黄疸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同时可以加强病情检测及评估.

    作者:云绍丽;张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措施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本市三甲医院治疗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在妊娠中期的空腹血糖(FBG)低于常规组,且糖尿病的发生率及体重质量的增加远低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给予综合护理预防干预措施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及改善妊娠结局的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观察组6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西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两组均进行一周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68.18%,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95.16%,两组患者经过对比治疗之后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丁长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研究组及参照组患者分别行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操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同时其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方法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达到预期临床效果.

    作者:赵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元活血汤联合电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于就诊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共108例(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4人(眼).对54名观察组患者予以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视力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的患者的视力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视野平均缺损差异和治疗前后VEPP100波潜伏期差异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降低视野平均缺损、缩短VEPP100波潜伏期,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汤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房颤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秋华;周银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