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SWL联合坦洛新和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

陈健;陈群;丁睿;杨玉成;王梅利

关键词:ESWL, 盐酸坦洛新, 间苯三酚, 输尿管结石
摘要:目的:探求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联合坦洛新、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多饮水及运动,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给予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多饮水及运动,并且口服坦洛新2周,静滴间苯三酚80mg 3天,治疗2周或者结石排出后停止观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38.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坦洛新、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8例需输血患者来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输血的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34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输血,观察组行少白细胞输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发热、过敏、血红蛋白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0.59%),两个临床研究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谷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A组、B组和C组术后双侧TAPB分别注射0.4%、0.3%、0.2%的罗哌卡因20ml,并使用PCIA(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D组单纯进行PCIA,未行TAPB.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h、8h、12h、24h的VAS评分和BCS舒适度评分,并记录患者镇痛满意率和自控按钮按压次数.结果:与D组比较,A、B、C三组的VAS评分明显更低,BCS舒适度评分更高,自控按钮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并且A组的镇痛满意持续时间长于B、C、D三组.A、B、C、D四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感染出血、刺破腹膜等TAP相关并发症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满意率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同时,适当的高浓度可延长镇痛时间并提高镇痛满意率.

    作者:尚会杰;赵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与开放性手术活组织检查对乳腺癌手术及患者预后影响对照

    目的:对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CNB)与开放性手术活组织检查(OSB)对乳腺癌手术及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为7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活组织检查,观察组则采取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次数显然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乳房保留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活组织检查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均没有太大影响.结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活组织检查方法相比,在进行乳腺癌手术前对患者采取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办法,可以更加准确诊断乳腺癌,并实施准确的分型,同时不会对患者的无瘤生存期造成太大的影响,有助于乳腺癌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编制,而且可以使乳腺癌手术的质量实现显著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东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通过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8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42例,利用阿奇霉素单一治疗,观察组42例,选择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梁燕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其护理病历总共100份,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50人,且每一组病历为50份.在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对照组患者病历采取常规基础管理,对观察组患者病历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病历等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甲级病历显著高于对照组,乙丙级病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管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可有效保证病历质量,使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潘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比较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7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通气前和通气6h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SpO2、收缩压和舒张压,观察两组的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35例全部成功撤机,对照组发生1例心脏循环衰竭联合器官衰竭死亡.在通气前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SpO2、收缩压和舒张压八个临床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通气6h后,对照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SpO2、收缩压和舒张压上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有极显著改善(P<0.01);且在通气6h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上述八个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上,有创机械通气效果优于无创机械通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桂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免疫组化染色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确诊的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90例,根据患者肿瘤类型不同,分为A1、A2、A3三组各30例,A1组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A2组为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A3组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组患者的CK20、P63、P53、CK7、Ki67蛋白质标记物,观察各组蛋白标记物表达的差异.结果:A1组中CK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K20为阴性表达,P63的阳性表达率为90%,P53的阳性表达率为23.33%,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4~10%;A2组中CK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K20的阳性表达率13.33%,P63的阳性表达率为100%,P53的阳性表达率为36.67%,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9~15%;A3组中CK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K20的阳性表达率为36.67%,P63的阳性表达率为100%,P53的阳性表达率为76.67%,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20%;A1、A2、A3三组中CK7、P63的表达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两组中CK20、P53、Ki67的表达与A1组中CK20、P53、Ki67的表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7与P53能够作为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较好的蛋白标记物,Ki67与CK20联合检测能够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良恶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蛋白质标记物,可以辅助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作者:徐伟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吡诺克辛钠滴眼液中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吡诺克辛钠滴眼液中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丙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SB-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1mol/L乙酸铵溶液(称取乙酸铵0.76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加15ml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5)-乙腈(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柱温30℃;结果:羟苯甲酯的浓度在2.0432~255.40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95%;羟苯丙酯的浓度在2.1400~267.50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9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吡诺克辛钠滴眼液中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超;何志一;崔潇;刚宏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对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80例胎膜早破患者,并进行超声检查羊水指数的患者,根据羊水量的过少、较少及正常,分为A、B、C组,各60例,对胎儿在宫内感染及新生儿的发病概率等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破膜时,孕周和分娩周都比B、C组时长短,但胎儿的受感染率和新生婴儿发病的概率均有明显的增多,在胎儿窘迫的产生调查中,明显可知其与残余羊水量无显著关系,对三组患者妊娠时间、分娩方式等进行对比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之后,其残余的羊水量和胎儿在宫内所受感染以及新生儿发病率成反比关系,残余的羊水量越少,胎儿所受的感染率以及新生婴儿发病率越多.

    作者:颜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联合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单纯给予全麻方式,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和放气腹后10min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神经损伤(MB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和放气腹后10min MCP-1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血糖、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和放气腹后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对麻醉要求高,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相比于单纯的全麻方式,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低麻醉前后不良应激反应,保护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好,建议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梁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硝呋太尔制霉素联合乳酸菌治疗妊娠期阴道炎11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阴道炎患者11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阴道单独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初次复诊时的总有效率为91.23%,与对照组的70.17%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9.30%、3.51%,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5.26%,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晓华;史娜;周晓丽;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体会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06 月至2016 年06 月住院治疗的32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2 例患者中10 例患者得到完全缓解,占比31.25%,14 例患者得到部分缓解,占比43.75%,轻微缓解2 例,占比6.25%,6 例患者无效,占比18.75%,总有效率为81.25%.同时,有28 例患者椎体前缘增高3-5mm(87.50%),4 例患者椎体前缘保持不变(12.50%);32 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肺栓塞、脊髓与神经根压迫症),仅有5 例发生椎旁骨水泥渗漏现象.结论:PKP有助于提高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伟华;黄世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10例(360眼)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05例(187眼)、105例(173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为(4.75±0.13)mPa·s、血浆黏度为(1.45±0.14)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为(3.83±1.0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0%,显著高于对照组64.17%(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提高患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健;孟祥俊;周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波提取中华苦荬菜总三萜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以中华苦卖菜总三萜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分别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浓度对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超声提取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佳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为80%.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中华苦卖菜总三萜,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可较好地用于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提取.

    作者:袁文静;韩忠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HPLC-ELSD法测定芪母枣仁片中两种成份的含量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芪母枣仁片中黄芪甲苷和知母皂苷BII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使用Thermo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35:65)和(25:75),流速1.0ml/min.结果:黄芪甲苷和知母皂苷BII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均达到98%以上.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芪母枣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红玉;崔玉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不同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以及氟西汀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500例首发抑郁症病人当做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A组予以度洛西汀,B组予以氟西汀,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同时A组不良反应总出现率也明显小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不良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效果优于氟西汀,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56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56例剖宫产患者,对其采取护理措施的过程中观察剖宫产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及时、科学、细致地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能帮助产妇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及早康复出院.结论:细致的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防止剖宫产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使其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黄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应用能谱CT临床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选择能谱CT进行临床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124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经病理证实24例为恶性肿瘤,100例为良性肿瘤,全部患者术前都进行颈部能谱CT扫描,分析扫描结果.结果:腮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中位数差异不明显,动脉期差异明显.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应用能谱CT增强扫描动脉期多参数成像能够实现临床准确鉴别诊断.

    作者:吴金棉;李志辉;黄洲;何乐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洛地平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病例中行半夏白术天麻汤疗法+非洛地平疗法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并于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进入本院的老年患者,予以分组,且甲组100例行半夏白术天麻汤疗法+非洛地平疗法联合治疗,乙组100例行非洛地平疗法,并对其疗效作综合评定.结果:甲组100例老年病例的总有效率96.00%(96/100),乙组100例是76.00%(76/100),P<0.05;甲组SBP值及DBP值都比乙组低,P<0.05.结论:临床给予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病例治疗时,行半夏白术天麻汤疗法+非洛地平疗法联合治疗的价值优越,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罗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了解胎儿肢体畸形专业诊断中施予产前超声技术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00例因需产检而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进入我院B超室诊断的孕妇,均以超声技术施予胎儿肢体畸形专项检查,并以引产/分娩结果作对照,统计超声技术符合率,且观察不同孕周诊断结果.结果:引产/分娩结果表明肢体畸形患儿共23例(1.15%),超声技术发现21例(1.05%),其符合率91.30%(21/23),P>0.05;孕20周-孕24周、孕25周-孕29周临床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当孕妇接受产检时,选择超声技术可对胎儿的肢体畸形问题及早发现,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郑玉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