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静;韩忠明
目的:探讨银屑病及合并疾病的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接诊银屑病患者214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00例,对两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并以Logistic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银屑病组糖尿病、感染、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他皮肤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均是影响银屑病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更易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脂症,且易受到这些疾病的影响.
作者:胡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经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临床症状积分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展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修补术在胃穿孔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胃穿孔患者96例分两组,传统手术组采用开腹手术;腹腔镜修补组行腹腔镜胃修补术.就两组患者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中失血情况、术后引流情况和胃穿孔干预效果、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修补组胃穿孔干预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中失血情况、术后引流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修补术在胃穿孔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大,可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引流量,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章银蓉;周建平;程国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采用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36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开腹直肠低位吻合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直肠低位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7.78%,组间并发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肠癌采用腹腔镜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明显减少了肠梗阻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患者术后能较快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立友;覃文;孙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8例需输血患者来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输血的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34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输血,观察组行少白细胞输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发热、过敏、血红蛋白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0.59%),两个临床研究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谷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56例剖宫产患者,对其采取护理措施的过程中观察剖宫产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及时、科学、细致地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能帮助产妇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及早康复出院.结论:细致的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防止剖宫产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使其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黄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电压与低浓度碘对比剂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中的影响.方法:将5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A组采用100 kV、370 mg I/mL、流速4.0 mL/s的对比剂进行干预;B组采用80 kV、270 mg I/mL、流速4.0 mL/s的对比剂进行干预;对图像质量进行定性评价及定量评价.结果:主动脉、前降支、旋支及右冠脉各处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两组CNR及S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受照ED值及DLP值均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64排CT机行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时采用描管电压80 kV配合使用270 mg I/mL的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干预,可在维持冠脉成像质量的同时y并降低患者受辐射剂量.
作者:王史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介入治疗后无复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法,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治疗有效率、用药半小时后血流TIMI3级率、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校正的TIMI(血液分级)计帧数(CTFC)、3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用药30min后血流TIMI3级达到率比对照组高,术后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ACE率、术后血小板计数、APTT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东;崔立强;鲁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控中心的作用.方法:选取某疾控中心2016年1月-12月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所有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疾控中心措施及作用.结果:全年总发生次数为13次,发病人数为264人,死亡人数1例,其中,传染病事件数6次,学校发生数5次,社会发生数2次.发生时间为3月、4月、7月、10月.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降低其对公共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并且还需要完善有关制度与管理措施,从而提高疾控中心应对能力.
作者:郭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S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2%磷酸(含0.3%的三乙胺)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8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205.8~2058μg·ml-1(r=0.9998);咖啡因的线性范围为12.06~120.6μg·ml-1(r=0.9999);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为1.611~16.11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45%、99.54%和98.55%,RSD分别为为0.72%、0.55%和0.6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海波;陈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正确的临床处理办法.方法:对我院86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3组,即A单纯剖宫产组、B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和C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大小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86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者32例,剖宫产者54例,剖宫产的患者中子宫肌瘤位于子宫下段者占38.9%,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剖宫产组的子宫肌瘤相对较小,?5cm仅占10%,而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组?5cm占4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处理决定是否同时行肌瘤剥除术.
作者:刘桂英;徐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行性及经验分析.方法:回顾我医疗组2年来45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下切除手术治疗,术中方式、技巧及术后疗效分析.结果:45例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下切除术,出现胆漏一例,未出现一例术后出血、黄疸、胆总管狭窄、胆囊窝脓肿病例.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广泛普及,基层医院已常规开展腹腔镜下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手术经验、技巧需经常回顾、反思.
作者:嵇建祥;嵇勇;李铠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其护理病历总共100份,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50人,且每一组病历为50份.在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对照组患者病历采取常规基础管理,对观察组患者病历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病历等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甲级病历显著高于对照组,乙丙级病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管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可有效保证病历质量,使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潘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应用在医院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骨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研究,且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院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全科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79.0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中实施全科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同时更高地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值得借鉴.
作者:刘慧;陈文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吡诺克辛钠滴眼液中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丙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SB-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1mol/L乙酸铵溶液(称取乙酸铵0.76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加15ml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5)-乙腈(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柱温30℃;结果:羟苯甲酯的浓度在2.0432~255.40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95%;羟苯丙酯的浓度在2.1400~267.50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9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吡诺克辛钠滴眼液中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超;何志一;崔潇;刚宏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中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塞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疲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1例恶心症状;对照组出现1例心悸、1例腹泻.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双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及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为17.8%,与观察组的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中胆囊减压率为44.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12 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1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不增加术中中专开腹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黄驿胜;王竞枫;林枫;叶启文;李林立;张代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临床对比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我院行胃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实验组患者胃镜检查时行麻醉处理,参照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采取非麻醉处理.对比两组胃镜检查患者检查前、检查时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情况.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组间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对比,检查前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对比,实验组均优于检查前、参照组检查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检查成功率以及满意度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镜检查患者来说,相对于未采取麻醉检查的患者来说,行麻醉手段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胃镜检查期间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身体、心理痛苦,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李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脂代谢改善及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对本院收治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回顾性原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剂量1片,一天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一天一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血脂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83.72%,两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两组α1-MG、ACR、UA、Scr水平下降,eGFR水平显著上升,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率11.63%,对照组9.30%,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和血脂异常情况,保护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伟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治疗中,自拟活血解毒汤与尿毒软膏外用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性病科接诊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西医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4.51±6.42),PASI为(6.17±5.08),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1.21±4.77),PASI为(4.53±2.90),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AS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治疗中,通过自拟活血解毒汤与卤米松乳膏联合尿素乳膏外用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更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皮损程度和面积的控制,且可提升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作者:卢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