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目的:分析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经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临床症状积分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展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诱发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因素.方法:依据体检、辅助检查、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260例经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周围型肺癌高于男性患者(P<0.05).女性患者咯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女性肺癌Ⅰ期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两组Ⅱ期肺癌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肺癌Ⅲ期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P<0.05).女性腺癌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鳞癌比例明显低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周围型肺癌高于男性患者(P<0.05).常年进行烹饪女性占90.0%(81/90),烹饪组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烹饪组(P<0.01).结论:重视女性肺癌,积极宣传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吸入有致癌物质污染的空气和粉尘,对高发病人群进行重点普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徐曦;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56例剖宫产患者,对其采取护理措施的过程中观察剖宫产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及时、科学、细致地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能帮助产妇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及早康复出院.结论:细致的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防止剖宫产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使其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黄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采用个性化干预方式,查看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石牌街的27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研究,按照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组,分别包括吸烟组、肥胖组、高胆固醇组.并采用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对比患者在干预前后高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结果:经过干预对比,三组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患者的服用依从性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个性化干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通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脂代谢改善及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对本院收治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回顾性原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剂量1片,一天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一天一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血脂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83.72%,两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两组α1-MG、ACR、UA、Scr水平下降,eGFR水平显著上升,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率11.63%,对照组9.30%,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和血脂异常情况,保护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伟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患者依据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则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浸透敷料出血、皮下血肿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蔡玉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临床运用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抑郁症80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之后,两组患者HAMD明显比治疗前低,其中观察组在1周的治疗之后评分明显的下降,而对照组自第2周之后才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待治疗完毕之后,两组患者HAMD的总分类似.结论:针对抑郁症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两种药物疗效比较接近,而艾司西酞普兰相对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并较少产生并发症,故在临床治疗的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李益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瘢痕子宫患者2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凡诺注射进行中期引产,观察组则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进行中期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瘢痕子宫中期引产总有效率;妊娠物平均排出时间、平均出血量、总产程时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瘢痕子宫中期引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物平均排出时间、平均出血量、总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安全性高,可加速妊娠物排出,减少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力衰竭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三组(A组、B组、C组),A组采用倍他乐克、B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C组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对比接受治疗后三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与心率控制相关临床指标以及三组患者入院前、出院后心率达标率、药物使用达标率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出院后药物使用平均剂量均高于入院前,结果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出院后心率控制情况明显低于入院前,结果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出院后心率达标率均高于入院前,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出院后药物使用按照指南标准达标率与入院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存在剂量偏少,心率达标率较低等情况,应提高患者的依照指南标准用药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章传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10例(360眼)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05例(187眼)、105例(173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为(4.75±0.13)mPa·s、血浆黏度为(1.45±0.14)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为(3.83±1.0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0%,显著高于对照组64.17%(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提高患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健;孟祥俊;周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间的100份正常输血检验标本,分别采用1:49枸橼酸钠、肝素钠以及EDTA-K2抗凝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并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面检测上述抗凝剂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另外,选取艾滋病抗体(HIV)、梅毒抗体(TP)、丙肝抗体(HCV)以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各30例阳性标本,观察化学发光法检查下,1:49枸橼酸钠抗凝管对上述4种阳性标本的影响.结果:经对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筛选,1:49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效果佳;且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无明显影响;同时,1:49枸椽酸钠抗凝与不抗凝采血管对HIV、TP、HCV及HBsAg各检测结果相近,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采用1:49枸橼酸钠抗凝剂既可以全面提升临床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效率,同时,也具有检测准确性高、检测时间短的优势;故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钦;李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妊娠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单胎妊娠且诊断为子痫前期患者作为A组、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B组以及50例健康孕妇作为C组,所有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统计和对比三组中孕妇的年龄、怀孕周期、孕前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含量等,了解妊娠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方法以及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A、B两组患者的年龄、怀孕周期、孕前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含量等分别与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进行分析,孕妇的孕前体质量数和总胆固醇含量是导致妊娠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李莎;廖燕婷;钟栋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优选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以中华苦卖菜总三萜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分别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浓度对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超声提取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佳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为80%.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中华苦卖菜总三萜,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可较好地用于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提取.
作者:袁文静;韩忠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特发和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5例良性阵发性眩晕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病因和特征,并探讨手法复位对其治疗效果.结果:125例良性阵发性眩晕疾病中原因不明特发性者81例,比例为64.8%,继发于其它原因者44例,比例为35.2%;翻滚复位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Epley复位法对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9.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过针对性的手法复位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而继发性的良性阵发性眩晕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疗法是治疗特发性和继发性良性阵发性眩晕疾病的一种简单、有效和安全方式,其中对特发性良性阵发性眩晕的临床疗效高于继发性.
作者:曾海平;冯小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其护理病历总共100份,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50人,且每一组病历为50份.在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对照组患者病历采取常规基础管理,对观察组患者病历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病历等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甲级病历显著高于对照组,乙丙级病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管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可有效保证病历质量,使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潘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治疗中,自拟活血解毒汤与尿毒软膏外用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性病科接诊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西医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4.51±6.42),PASI为(6.17±5.08),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1.21±4.77),PASI为(4.53±2.90),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AS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治疗中,通过自拟活血解毒汤与卤米松乳膏联合尿素乳膏外用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更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皮损程度和面积的控制,且可提升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作者:卢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胎儿肢体畸形专业诊断中施予产前超声技术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00例因需产检而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进入我院B超室诊断的孕妇,均以超声技术施予胎儿肢体畸形专项检查,并以引产/分娩结果作对照,统计超声技术符合率,且观察不同孕周诊断结果.结果:引产/分娩结果表明肢体畸形患儿共23例(1.15%),超声技术发现21例(1.05%),其符合率91.30%(21/23),P>0.05;孕20周-孕24周、孕25周-孕29周临床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当孕妇接受产检时,选择超声技术可对胎儿的肢体畸形问题及早发现,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郑玉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儿童肥胖和性早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12岁儿童5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儿童开展体格检查,比较不同体重性早熟检出率.结果:538名纳入研究的3-12岁儿童中肥胖儿童检出率为22.3%;肥胖儿童中性早熟检出率为54.17%,正常体重儿童中性早熟检出率为3.59%;男童肥胖儿童中性早熟检出率为35.71%,正常体重儿童性早熟检出率2.22%;女童肥胖儿童中性早熟检出率为80%,正常体重儿童中性早熟检出率6.76%,P<0.05.结论:儿童肥胖和性早熟存在相关性,同时女童肥胖和性早熟的相关性要明显大于男童,应该加强重视.
作者:梁佳;梁金英;张丽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麻醉,联合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入睡后(T1)、肠镜到达回盲部(T2)以及麻醉苏醒(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缺氧、心律失常、呼吸暂停和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1、T2、T3的HR和MAP与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氧、心律失常、呼吸暂停以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患者苏醒快,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火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以及氟西汀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500例首发抑郁症病人当做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A组予以度洛西汀,B组予以氟西汀,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同时A组不良反应总出现率也明显小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不良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效果优于氟西汀,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