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及对患者的改善效果分析

裴迎营

关键词: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疗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进行观察,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从中判断所产生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以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临床疗效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G6PD/6GPD比值法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性能分析

    目的:对基于G6PD/6GPD比值法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进行性能分析.方法:从试剂盒灵敏度、重复性及与对照试剂盒进行临床对比方面评价试剂盒的性能.结果:试剂盒对G6PD和6PGD的分析灵敏度分别为0.03 U/gHb和0.02 μg/ml;20次检测质控品C1和C2,变异系数分别为4.18%和6.12%;该试剂盒对1000例临床样本的敏感度、特异性及总符合率均为1.00,误诊率为0.001,漏诊率为0,P=1.00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0.962(P<0.01),广州丰华公司的试剂盒与对照试剂盒的临床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广州丰华公司的试剂盒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由于该方法能检出G6PD缺乏症杂合子,弥补了荧光法检测G6PD缺乏症的不足,更适合推向市场.

    作者:郭锐;朱丽东;冯健明;徐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妇科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10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妇科癌症患者总体疲乏发生率为99.09%,躯体疲乏发生率为97.27%,情感疲乏发生率为95.45%,认知疲乏发生率为94.55%.其中,躯体疲乏得分高(15.61±3.05),情感疲乏次之(6.84±2.19),认知疲乏则低(4.94±2.38).妇科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03.25±12.28)分,处于中等水平.妇科癌症患者总体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妇科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较高,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助于改善其疲乏症状.

    作者:谭建芬;曾秀群;茹金燕;陈观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古镇9个社区于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00余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出800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分组并编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护理管理,对比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SF-36量表各个维度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今后还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护理服务模式,以更好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务.

    作者:黎月银;汪顺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伴银屑病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目前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及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分为创伤性、药物性及酒精性,药物性股骨头坏死主要为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导致股骨头局部血运障碍,导致缺血性坏死.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比较公认的观点[1-2]有:(1)骨质疏松;(2)脂肪栓塞;(3)骨髓内高压;(4)血管内凝血.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属于炎性皮肤病,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肤损害、病程长、易复发的皮肤病[3],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生有鳞属性红斑,瘙痒不适,患者容易抓挠导致局部皮肤损伤.具有发病率高、难以治疗、易复发为主要特点,为顽固性疾病,不仅给患者身体上带来巨大的伤害,对心理上也是巨大的压力,许多患者为追求症状一时的缓解,选择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长期过量激素类药物治疗后会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何慰慰;邓仁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和单纯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88%较对照组的84.37%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仅为28.13%,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LT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比例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出血的症状和临床指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月娜;张雅西;骆慧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Miles手术后行永久性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来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率为54.76%较对照组患者的35.71%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仅为76.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亚雪;林燕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和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Hp根除率,加快溃疡面的愈合,降低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总结和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规律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血糖控制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在COPD中发病率的调查

    目的:探究分析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两组均进行相关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检查结果来调整治疗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检测出的非典型致病菌中,两组患者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11例,所占比例13.41%,单纯非典型致病菌感染17例,所占比例20.7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中,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发病率,同时根据非典型致病菌混合感染对治疗措施进行调整,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阴性乳腺癌中Sema4D与c-met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Sema4D与c-met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5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Sema4D与c-met表达,检测微淋巴管密度(LMVD),依据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以7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及22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做对照.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Sema4D与c-met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在非三阴性乳腺癌及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Sema4D与c-met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713,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MVD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P< 0.05);Sema4D、c-met阳性表达组的L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Sema4D表达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是否远处转移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met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是否远处转移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ema4D与c-met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管的新生、淋巴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押制剂的研究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新方法.

    作者:蒋冰;黄波;蔡存伟;刘骞;王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临床评价

    目的:为有效避免孕妇产后出现出血症状,临床探究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 ~2015.6期间96例入院进行生产的孕妇,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8例.联合组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药预防产后出血,单一组仅用缩宫素.观察两组孕妇出血情况、第三生产时间以及用药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单一组产时出血量、产后总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第三产程用时均多于联合组,P<0.05;用药前两组心率、血红蛋白差值无意义,P>0.05,用药后联两组心率、血红蛋白差值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为避免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可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药进行防治,用药安全性高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

    作者:蔡义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舒芬太尼对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68例Ⅰ~Ⅱ级,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给药组(D组)各34例.两组都在B超引导下完成臂丛阻滞麻醉.D组在臂丛阻滞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臂丛阻滞完成后立即静脉注射Dex:负荷量0.8μg/kg,之后输注速度设定在0.5μg/(kg*h),手术结束时停药.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泵注.记录静注舒芬太尼前(T0)、静注舒芬太尼30min(T1)、静注舒芬太尼60min(T2)和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两组在静注舒芬太尼前(术前)及松止带血后10min(术毕后),抽取术侧肘部动脉血测乳酸值(aLac);术毕时同时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D组T1、T2、T3的HR和MAP比T0比较明显降低的(P<0.05);与C组比较,D组T,、T2和T3的MAP、HR明显降低的(P<0.05).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毕时的cLac值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的术毕时的cLac值是降低的(P<0.05),同时D组的VAS也比C组低(P<0.05).结论:Dex联合舒芬太尼能降低上肢手术使用止血带引起的不良反应,使血压和心率更平稳、安全;同时显著改善止血带引起的组织缺氧,可减轻止血带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觉.

    作者:方楚贞;李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视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的优于对照组桡骨远端C型骨患者(P<0.05).结论: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还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作者:刘东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Brunnstrom评分、CSI不同项目评分与总评分、ADL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Brunnstrom评分、CSI不同项目评分与总评分、ADL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多学科和做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尽早恢复,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作者:闵水平;张贵锋;温鸿源;林楚华;龙洁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科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人.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主诉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的全程护理.结果:在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的血压血糖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血糖和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衰患者BNP及心功能影响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另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心率、BNP、呼吸均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均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衰采用参附注射液佐治,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BNP水平,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禤志平;祝小林;刘慕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论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2例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组:28例Ⅰ期结肠次全切除术为A组,24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术为B组,20例分期手术为C组,比较三组的临床预后.结果: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A组的7.14%及C组的10.00% (P<0.05),A、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1年生存率依次为100.00%、91.67%、95.0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期手术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是安全可行的,以结肠次全切除术的临床预后优于左半结肠切除术,但病情严重者仍以分期手术为首选.

    作者:任应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肠道激素介导T2DM胃旁路手术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胃旁路手术对T2DM胃肠道激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行胃旁路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胃肠道激素等;结果:治愈8例(40.00%),控制6例(30.00%),改善6例(30.00%),无效0例,患者体重、腰围、HbAlC、C肽、HOMA-IR、FPG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TC、TG、LDL-C、HDL-C、ALT及FINS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激素Ghrelin、LEP、CCK较术前显著上升,而GLP-1、GIP较术前显著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旁路手术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促进平衡,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新全;魏韬哲;张奕文;李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渐进式预冲法在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血透前管路预冲方法在同等预冲量下能缩短预冲时间、减少对透析器的拍打并能充分的排净透析器血路及旁路的空气,从而为透析顺利、安全进行做好准备.方法:抽取透析前管路预冲100例次,50例次做为对照组采用原预冲方法即连接好管路后开动转泵预冲,预冲速度不作调整、预冲时透析器方向不作调整,并且血路及旁路同时进行预冲;另50例次作为实验组采用渐进式预冲方法,即连接好管路后先行血路预冲,待整个血路管充满盐水后预冲速度及透析器方向均进行调整,且血路及旁路分别进行预冲.比较两种预冲方法在时间、拍打透析器及预冲后遗留气泡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时间、预冲后遗留气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及拍打透析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渐进式预冲方法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预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介绍使用.

    作者:缪碧丽;邓海燕;邓琼丽;邓秀丽;包佩红;卢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响应面法优化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考察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对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BBD)结合响应面法(RSA)优化提取条件,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超声波法提取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以没食子酸计)、总黄酮(以芦丁计)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24 mL/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超声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5.80 mg/g和13.56 mg/g.结论: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高效、快速,可以作为东北茶藨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作者:杜伟伟;王微;邹维娜;付玉杰;李灵玉;徐启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