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三维超声诊断价值

董蕾;胡莉琴;赖海丽

关键词: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畸形, 诊断,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9例临床收治的可疑子宫畸形病例,对比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特点,并将二者诊断结果与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9例可疑子宫畸形患者中,双子宫3例;纵膈子宫25例;双角子宫6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弓形子宫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单角子宫3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4.6%,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全部正确,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从不同切面全方位的观察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更好的显示子宫肌层及内膜,既能克服宫腔镜的有创和不能观察子宫外观的缺点,又较二维超声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子宫畸形.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监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在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0例,入院时GCS评分≤8分,随机分成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组(A组)和颅内压仪组(B组),入院后至第7天,A组每日测量3次、每眼检查3次,计算全部受检者ONSD平均值,同时记录相同时间A、B组颅内压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ICP增高的患者ONSD显著高于ICP正常的ONSD(P<0.05),A组和B组在手术及预后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ONSD随ICP的升高而增大,超声检查ONSD在颅脑损伤诊断中能反应颅内压的升高,是一种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易学,价格低廉的颅高压评估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凌峻;刘鹏;曾晓英;娄建云;邱传珍;廖伟;郭邦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江西省市售大米伏马菌素B1污染现况调查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市售大米中伏马菌素污染情况的检测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西省从南到北5个市超市的大米,每个市随机抽取3个超市,每个超市至少抽取3份样品,总共63份样品;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大米样品中是否存在伏马菌素B1.结果:所有抽取的样品均未检测到伏马菌素B1.结论:江西省市售大米暂未发现伏马菌素B1的污染,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邱伟;林芬;李舒梅;叶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钇在大鼠组织器官的分布与蓄积特征及对从业人员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钇在大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与蓄积特点以及对从业人员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半年及一年期两大组,并各设低、中、高及对照组,YCl3喂饮浓度分别为0.04 mmol,0.4mmol,4 mmol,分别染毒喂养6个月及一年,处死后用ICP-MS测定大鼠组织器官及毛发、粪便中稀土元素钇的含量.同时对从业人员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大鼠经口服入的大部分钇可经粪便以及毛发排出体外,在各脏器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蓄积,其蓄积量依次为胃、肺、肾、肝脏、脾及股骨.结论:稀土元素钇在大鼠组织器官中蓄积量随剂量或摄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职业性暴露对人体脂代谢过程有一定的损害效应.

    作者:丁冶春;蓝海英;郭有;范小娜;刘涛;赖志伟;胡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62例腮腺混合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区域性组(37例)和全腮腺组(25例),分别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和传统全腮腺切除术,比较两组面神经损伤情况、并发症,并对两组随访3年,比较复发率.结果:区域性组患者颧支、颊支及下颌缘支面神经分支损伤率均低于全腮腺组(2.70%比68.00%,2.70%比76.00%,5.41%比100.00%,P<0.05).区域性组患者皮下积液、Frey综合征、面瘫及面部畸形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腮腺全切组(2.70%比24.00%,8.11%比36.00%,5.41%比28.00%,5.41%比28.00%,P<0.05).两组患者术后1、3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比0.00%,5.41%比4.00%,P>0.05).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可减少对患者创伤,减少对面神经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治疗效果.

    作者:凌永昌;田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良Judet切口治疗肩胛骨MillerⅡ~Ⅳ型骨折分析

    目的:探讨经改良Judet切口手术治疗Miller 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采用改良Judet入路作为手术切口,对照组11例,采用经典的Judet切口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Mallet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20例均获随访.两组对比:手术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治疗组略优于较对照组;骨折均在3.5~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术后Mallet肩关节功能随时间持续好转,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评分均达优等.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Judet人路可充分显露肩胛骨骨折,具有对切口内的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唐文;高辉;赖光松;杨亚东;张飞;刘氜;魏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43例急性白血病临床及治疗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分析我院白血病的治疗现状,以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共收治的243例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接受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为81.25%,3年累积生存率为(38.54±0.06)%.结论:我院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率与国内外报道持平,但因经济原因,放弃及中断治疗人数多,造血干细胞移植人数少,总体生存期短.

    作者:黄走方;廖长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前降支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心肌应变及运动研究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前降支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随机收集60例前降支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组,狭窄<50%分为轻度狭窄组(A1),狭窄≥50%且<70%为中度狭窄组(A2),狭窄≥70%为重度狭窄组(A3),同时收集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超声心动图作为正常组(D组).分别测量他们的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及扭转峰值(Ptw).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轻度狭窄组CS及Ptw无明显变化,中度和重度狭窄组CS及Ptw有显著差异,且两组减低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时CS及Ptw无明显变化;中度和重度狭窄时CS及Ptw减低,且CS及Ptw变化与狭窄程度成正比关系.

    作者:卢环;叶军;游宇光;陈卫华;宋建明;邹良英;肖文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不同类型泌尿系统畸形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并进行B超追踪随访,观察超声检查对小儿肾积水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126例患儿超声诊断肾积水84例,其中单肾积水62例,双肾积水22例,根据不同程度的肾盂分离标准分类,轻度肾积水35例,中度肾积水30例,重度肾积水19例.84例肾积水病例经追踪随访,1例经IVU检查证实为重复肾,2例综合检查及术中证实为肾囊肿,其余81例经手术或保守治疗,证实为肾积水病例.超声诊断泌尿系统畸形患儿肾积水的正确率为96.4%.结论:超声检查是小儿泌尿系畸形的常规及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有效的诊断泌尿系的畸形,进行肾积水的分度,并大致判断肾脏功能,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恢复观察随诊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60例PICC患儿,根据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被给予PICC相关临床护理,统计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留置时间、感染率及异常拔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血管选择、管道维护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考虑临床的合理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假丝酵母菌荚膜样结构菌株基因型分析

    目的:研究白假丝酵母菌荚膜样结构菌株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标准菌株(ATCC14053)和自行分离与鉴定的白假丝酵母菌荚膜样结构菌株包含l类内含子的编码rRNA的25S rDNA区基因,根据扩增条带大小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大小约为450 bp条带切胶回收测序及利用clustalx 1.83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TCC14053、C1-1、C1-3、C1-4、RC112401、RC112701、RC1 12703均为A型,RC112403为C型.荚膜样结构菌株与标准菌株的基因差别,主要集中在第85 ~ 94位缺少AGGAGCAATC,从性病病人阴道分泌物分离到的白假丝酵母荚膜样结构菌株与从肺结核病人痰液中分到白假丝酵母荚膜样结构菌株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集中在第148位多了G,第95 ~99位是CACGA(而非TCGGG).结论:临床分离到的白假丝酵母荚膜样结构菌株以A型为主,不同菌株rRNA25S rDNA区包含1类内含子的基因存在差异.

    作者:刘志春;唐晓媛;马廉兰;李伟松;谢富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免费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免费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培养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疗卫生人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2012 ~2014级149名免费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选取该校2012~2014级145名非免费医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免费医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针对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等维度,对免费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凋查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年级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入学动机、班级学习风气和免费医学生身份标识等均对免费医学生学习倦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为促进免费医学生这一群体更好地实现国家的期望与个人的价值,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如弱化免费医学生的身份标识,增强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多层次的免费医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等.

    作者:谢清平;段华庆;黄林邦;刘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转化生子因子-β1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含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转化生子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探讨其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AD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AMI组)血液,上述病例均在发病6h、24h、48 h采血.同时收集20例健康正常人(C组)的同时间点采集的血液,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上述样品中各时间点TGF-β1的浓度.结果:发病6h,夹层组血浆中TGF-1的浓度比心梗组、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发现夹层组与心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层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心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发病24 h、48 h,夹层组血浆中TGF-1浓度比心梗组、对照组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均发现夹层组与心梗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48 h内血浆中TGF-β1升高,对早期、快速诊断可能有一定提示作用.

    作者:钟华平;廖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信工作平台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管理的普及,我科2014年5月以来,将科室护理人员组建微信团队,充分利用微信传媒作用,在提高护理质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准备 由科室护士长率先开通护理微信平台,将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加入本群.

    作者:程蔓芩;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级护理管理制度对降低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士长参与的三级护理管理制度对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名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护士长亲自参与,实行三级监督管理制度;对照组按常规由责任护士给予系统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结果:两组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患者透析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了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方兰;罗小娟;杨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注射用血栓通450 mg+ NS 250 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实验组用尿激酶25万U+ NS 100 mL静脉点滴,30分钟内滴完,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尿激酶总有效率为95.56%,不良反应率4.44%,血栓通总有效率77.78%,不良反应率13.33%,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结论:尿激酶治疗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且静脉溶栓操作简便,适应基层医院治疗.

    作者:涂立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TDP治疗仪在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TDP治疗仪在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2例使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避冷等预防方法,治疗组在常规预防的基础上,待奥沙利铂输注完毕后使用TDP治疗仪照射注射部位前端和双手,4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4,P<0.05).结论:TDP治疗仪照射可以降低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华媚;邓伍秀;罗艳;左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托拉塞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托拉塞米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的利尿作用,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竭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托拉塞米组(30例)和呋塞米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用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d-1与呋塞米注射液20 mg·d-1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血钾的变化和右心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与呋塞米组比较,托拉塞米组水肿消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拉塞米组血钾下降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功能有一定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少.

    作者:曾省都;唐晓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腔镜器械收纳袋的制作及应用

    目的:研究采取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腔镜器械安全存放的问题..方法:用厚层医用棉布缝制成两侧各3个袋子的腔镜器械收纳袋,并在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比较使用前后我院截石位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结果:使用前我院截石位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为34.70%,使用后污染率为12.20%,使用前后比较x2 =69.0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器械收纳袋降低了截石体位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污染率,保证了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胡珠;欧阳威;林洪萍;张连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iR-221/miR-222与c-Kit在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组织中miR-221/miR-222与c-Kit的差异性表达,以探讨其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就医且行剖宫产的重度PE患者及正常妊娠胎盘组织20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iR-221/miR-222差异性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c-Kit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miR-221/miR-222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妊娠(P<0.05);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的c-Kit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P<0.01).结论:miR-221/miR-222与c-Kit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秦薇;高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持续增高与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 CO2]增高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的转归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病房收治的56例脓毒性休克并P(cv-a) CO2 ≥6 mmHg患者的数据,按照治疗6h后P (cv-a) CO2是否仍大于6 mmHg分为两组,即P(cv-a) CO2持续高组(HH组,29例)和P(cv-a) CO2下降组(HL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T0)及治疗6 h(T6)的心率、MAP、乳酸、ScvO2、CVP、氧分压、氧合指数.比较两组患者6h及24h乳酸清除率,第3天的SOFA分值、28天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6h后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组较高(P<0.05),HL组在T6乳酸清除率高于HH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HL组在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HH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第3天SOFA分值HL分值低于H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L组28天病死率较HH组显著降低(62%比26%,x2=7.28,P<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P(cv-a) CO2对复苏的反应如何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持续处于高水平的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祖国亮;朱宏泉;许庆林;尹康;欧阳松茂;刘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