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走方;廖长风
目的:观察祛白糖浆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检测供皮区、受皮区疱液IL-18水平,探讨祛白糖浆治疗白癜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皮损区疱液中IL-18变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祛白糖浆联合自体表皮移植组(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移植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皮损区IL-18含量均高于供皮区(P<0.05).联合组患者复色区IL-18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皮损区(P<0.05).联合组治疗后复色区IL-18含量与治疗前供皮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复色区IL-18含量比移植组复色区IL-18含量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祛白糖浆联合表皮移植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IL-18作为炎症因子在局部白斑皮损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黑色素细胞的破坏过程.祛白糖浆联合自体表皮移植可能协同干预局部IL-18水平.
作者:郑威;陈勇燕;罗新辉;叶小英;万春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I表现,11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扫描.结果:2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囊状影9例,呈管状、腊肠样改变8例,呈串珠状改变4例.所有病例囊壁较厚,内壁光滑,大部分囊壁厚薄均匀.CT平扫病变呈低密度,囊内密度等于或稍高于尿液,MRI平扫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部分病例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液不强化,囊壁及分隔持续强化,其中囊壁呈分层样强化.部分病变周围模糊,子宫骶前韧带增厚模糊5例,盆腔积液9例,网膜增厚4例,骶前软组织水肿5例.结论:CT、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卵巢脓肿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子慧;王俊;许红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依据经验选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50例,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特异性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1.4±4.5)d和(6.443.3)d,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2.1 4±6.8)d和(25.3±4.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愈率分别为12.0%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血症发病率分别为4.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感染发病率分别为4.0%和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慕珍;余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心理科住院病人外走行为的干预.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圈名、主题、制定品管圈计划,对心理科住院病人发生外走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病人发生外走的人次与活动前明显减少.结论: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临床护理服务中,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90%,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黄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比托拉塞米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的利尿作用,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竭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托拉塞米组(30例)和呋塞米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用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d-1与呋塞米注射液20 mg·d-1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血钾的变化和右心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与呋塞米组比较,托拉塞米组水肿消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拉塞米组血钾下降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功能有一定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严重右心衰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少.
作者:曾省都;唐晓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不同类型泌尿系统畸形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并进行B超追踪随访,观察超声检查对小儿肾积水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126例患儿超声诊断肾积水84例,其中单肾积水62例,双肾积水22例,根据不同程度的肾盂分离标准分类,轻度肾积水35例,中度肾积水30例,重度肾积水19例.84例肾积水病例经追踪随访,1例经IVU检查证实为重复肾,2例综合检查及术中证实为肾囊肿,其余81例经手术或保守治疗,证实为肾积水病例.超声诊断泌尿系统畸形患儿肾积水的正确率为96.4%.结论:超声检查是小儿泌尿系畸形的常规及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有效的诊断泌尿系的畸形,进行肾积水的分度,并大致判断肾脏功能,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恢复观察随诊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治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在吸入七氟烷、丙泊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结果:139例患儿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镜下支气管内膜炎112例,喉气管支气管软化24例,右肺上叶开口异常8例,腺样体肥大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1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9例,喉蹼1例.支气管镜检查为术前待确诊或待查而明确诊断47例,纠正临床误诊或漏诊16例.112例支气管内膜炎经119次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同时行局部肺泡灌洗,24小时后摄胸部正位X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76例,部分吸收38例,未吸收5例.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在外院取出,1例左支气管异物自行咳出.1例喉蹼、2例气管支气管狭窄、4例重度喉气管支气管软化患儿均转上级医院治疗.并发症发生率39.7%(58/146),除1例先心患儿术后高热并发心功能不全,1例麻醉不耐受未能检查外,其他均为术中一过性轻度缺氧发作、气管粘膜少量出血、术后发热.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疗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漏诊和误诊.
作者:彭绪云;刘建平;康剑;张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两性霉素B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药学监护要点,及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意义.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能协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药物,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药学服务.
作者:李棠;钟斌;欧阳文;彭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根治性手术的全部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P =0.006)、组织类型(P=0.031)、分化程度(P =0.014)、浸润深度(P=0.000)、脉管内癌栓(P=0.000)及神经束膜受侵(P =0.000)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大体、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其中脉管内癌栓是淋巴结转移发生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传渊;夏来阳;赖志华;方传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60例PICC患儿,根据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被给予PICC相关临床护理,统计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留置时间、感染率及异常拔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血管选择、管道维护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考虑临床的合理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肥胖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ein,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袖状胃切除手术组(SG组),正常组(NG组)和假手术组(SS组).观察比较3组大鼠术后体重、摄食量、糖耐量、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空腹Ghrelin,GLP-1浓度的变化.RT-PCR测定胰腺内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形态学特点,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比较.结果:SG组大鼠术后体重连续3周持续下降,术后摄食量显著减少(P<0.05).术后8周手术组糖耐量显著改善.手术组术后血清Ghrelin下降,GLP-1升高,空腹胰岛素(FINS)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SG组与NG组相比较,其β细胞光密度值、β细胞面积比、胰岛素mRNA均显著降低,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胃袖状切除后术后摄食减少不是导致血糖改善的唯一原因.术后空腹胰岛素浓度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术后Ghrelin水平下降、GLP-1水平上升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之一.
作者:刘凤恩;刘志勇;段训洪;黄文祯;赖闺娥;易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乳腺癌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 (CA153)、CA125、癌胚抗原(CEA)和催乳素(PRL)水平与乳腺癌病情轻重的相关性,分析血清不同CA153、CA125、CEA、PRL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女性乳腺癌患者132例系我科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住院手术患者.患者手术前后,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5-3 (CA153)、CA125、癌胚抗原(CEA)和催乳素(PRL)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肿瘤的大小、有无转移、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CEA、PRL水平与正常值比较,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01).乳腺癌肿瘤大小不同、腋窝有无转移的患者术后血清CA153、CA125、CEA、PRL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的患者,术后血清CA153、CA125、CEA、PRL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01).结论:血清CA153,CA125,CEA和PRL水平的差异可以反映乳腺癌患者术后病情的轻重程度,这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钟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赣南医学院免费医学毕业生基层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现有免费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方法:通过普查方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对赣南医学院自2009~2011届299名免费医学生开展正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这三届学生基层服务普遍评价较满意,基层适应良好,具有较强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意识,工作富有成就感,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能较好胜任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深受领导及群众好评.同时免费医学生反映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工资福利待遇偏低,渴望更高层次的学习与进修.结论:赣南医学院免费医学生培养较好实现了“学得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教育理念,政府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对政策的落实力度,持续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等系列措施吸引和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作者:邓寿群;王静雅;甘雅芬;黄林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9例临床收治的可疑子宫畸形病例,对比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特点,并将二者诊断结果与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9例可疑子宫畸形患者中,双子宫3例;纵膈子宫25例;双角子宫6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弓形子宫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单角子宫3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误诊2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4.6%,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全部正确,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从不同切面全方位的观察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更好的显示子宫肌层及内膜,既能克服宫腔镜的有创和不能观察子宫外观的缺点,又较二维超声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子宫畸形.
作者:董蕾;胡莉琴;赖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喉罩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斜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斜疝修补术患儿80例,年龄1~7岁,体重9~ 30 kg,ASA Ⅰ~Ⅱ级,心、肺、肝、肾功能均无异常,随机分为2组(n=40):喉罩组:采用吸入8%七氟烷待下颌关节松弛后放置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吸入3%~4%七氟烷,间断追加芬太尼,每次10 μg维持麻醉;氯胺酮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首剂2 mg·kg-1,间隔10分钟追加一次,1 mg·kg-1.记录两组麻醉前后、手术开始时、手术15 min、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的HR、MAP、RR、SPO2值;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术中和苏醒期躁动、呼吸暂停、恶心呕吐、返流误吸、喉痉挛、舌后坠几种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喉罩组患儿与氯胺酮组相比较术中HR、MAP、RR和SPO2均更加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P<0.05),术中和苏醒期躁动、呼吸暂停、恶心呕吐、返流误吸、喉痉挛和舌后坠几种麻醉并发症发生也少(P<0.05).结论:在小儿斜疝修补术中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较更加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刘军华;欧阳爱平;王永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钇在大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与蓄积特点以及对从业人员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半年及一年期两大组,并各设低、中、高及对照组,YCl3喂饮浓度分别为0.04 mmol,0.4mmol,4 mmol,分别染毒喂养6个月及一年,处死后用ICP-MS测定大鼠组织器官及毛发、粪便中稀土元素钇的含量.同时对从业人员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大鼠经口服入的大部分钇可经粪便以及毛发排出体外,在各脏器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蓄积,其蓄积量依次为胃、肺、肾、肝脏、脾及股骨.结论:稀土元素钇在大鼠组织器官中蓄积量随剂量或摄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职业性暴露对人体脂代谢过程有一定的损害效应.
作者:丁冶春;蓝海英;郭有;范小娜;刘涛;赖志伟;胡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白假丝酵母菌荚膜样结构菌株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标准菌株(ATCC14053)和自行分离与鉴定的白假丝酵母菌荚膜样结构菌株包含l类内含子的编码rRNA的25S rDNA区基因,根据扩增条带大小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大小约为450 bp条带切胶回收测序及利用clustalx 1.83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TCC14053、C1-1、C1-3、C1-4、RC112401、RC112701、RC1 12703均为A型,RC112403为C型.荚膜样结构菌株与标准菌株的基因差别,主要集中在第85 ~ 94位缺少AGGAGCAATC,从性病病人阴道分泌物分离到的白假丝酵母荚膜样结构菌株与从肺结核病人痰液中分到白假丝酵母荚膜样结构菌株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集中在第148位多了G,第95 ~99位是CACGA(而非TCGGG).结论:临床分离到的白假丝酵母荚膜样结构菌株以A型为主,不同菌株rRNA25S rDNA区包含1类内含子的基因存在差异.
作者:刘志春;唐晓媛;马廉兰;李伟松;谢富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2013年8月开始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层级给予不同的岗位,实行分层级培训计划和考核晋级.按照是否实施分层级管理,将我科护理人员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两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千日导管脱出率、压疮发生率、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利用护士满意度调查量表,对实施前后护士的团结合作、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工作压力、自我价值满足感、医护关系、年轻护士成长、专业知识8个方面进行评分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Zun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施前后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千日导管脱出率及压疮发生率下降,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上升;护士的团结合作、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工作压力、自我价值满足感、医护关系、年轻护士成长、专业知识得分上升;焦虑自评量表和Zun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下降.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改善了ICU护士的心理状况.
作者:幸莉萍;谢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分析我院白血病的治疗现状,以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共收治的243例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接受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为81.25%,3年累积生存率为(38.54±0.06)%.结论:我院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率与国内外报道持平,但因经济原因,放弃及中断治疗人数多,造血干细胞移植人数少,总体生存期短.
作者:黄走方;廖长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改良Judet切口手术治疗Miller 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采用改良Judet入路作为手术切口,对照组11例,采用经典的Judet切口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Mallet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20例均获随访.两组对比:手术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治疗组略优于较对照组;骨折均在3.5~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术后Mallet肩关节功能随时间持续好转,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评分均达优等.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Judet人路可充分显露肩胛骨骨折,具有对切口内的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唐文;高辉;赖光松;杨亚东;张飞;刘氜;魏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