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璐;陈雯
目的:观察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至2009年,我院对127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采用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127例总治愈率为86%,总有效率达98%.结论:肛门皮下神经离断术是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一种简单、疗效肯定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玉峰;李家发;张雄文;王洪保;郑照亮;肖祥林;林俊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采用单切口治疗18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现对这些病历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参照Merchant功能评定标准:优9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4%.结论:采用单切口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损伤小,小腿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率低,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外周型肺部肿块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3例外周型肺部肿块CT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23例穿刺成功率占86.9%(20/23);其中恶性肿瘤16例,穿刺确诊14例,占87.5% (14/16);结核性炎症2例,非特异性炎症改变2例,炎性假瘤2例,假阴性1例.共有6例发生气胸占26% (6/23).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外周型肺部肿块是较为理想的安全方法.
作者:赵亮;周建辉;吴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30%丙三醇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前备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30%丙三醇涂抹患者备皮处,对照组在备皮处涂上肥皂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过敏率.结果:观察组皮肤过敏1例,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对照组皮肤过敏8例,浅表术口感染2例,深部术口感染1例,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丙三醇应用于术前备皮润滑,可减少备皮引起的皮肤感染和过敏,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小玲;郭素华;叶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SMI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阿司匹林等治疗,实验组用阿司匹林等+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动态心电图(DCG),记录每次SMI发作的高心率(HMIT)和低心率(LMIT),及每次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Tmi)、ST段大位移(STm)和缺血次数(IN),并计算MIT变异性(Ⅳ).结果:治疗后两组STm、Tmi、IN、TIB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用药后上述指标间比较,实验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HMIT、LMIT均较用药前提高,而Ⅳ较前降低,实验组改变较为显著(P<0.05).组间比较:Ⅳ在用药后两组比较无差异性,而Tmi、TIB在实验组改善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使用后减少了心肌缺血发作的频率、提高了心肌缺血阈、降低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冠心病SMI的目的.
作者:李葵香;冯应君;温景艳;张建勇;唐志英;吴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明确赣州市医保体检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检出率及其各组分组成状况.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具有完整资料的1 626例医保体检生化检测和体格检查结果.结果: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MS的诊断标准(CDS2004),赣州市医保体检代谢综合症检出率为8.7%,其中男性为12.2%,女性为6.8%.MS各组分按检出率大小依次为血脂紊乱、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伴高血压、高血脂是MS中常见的组合,占MS的57.0%.结论:赣州市医保体检MS检出率不高,MS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年龄的增长是MS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宁;袁招红;汪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患者按号入座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4月、5月门诊输液病人为对照组,患者自由选择座位,以2012年6月、7月门诊输液病人实验组,由护士发给号牌,患者按号入座.每组各随机抽取150人(每组以输液大厅前、中、后区各抽取50人),以护士找到两组病人的时间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寻找时间、等待时间、满意度、纠纷率进行对比.结果:护士寻找病人的时间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等待的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等待的时间更短,满意度更高,纠纷率更低,护士寻找患者的时间、患者等待的时间、患者满意度、纠纷率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按号入座的方法能减少护士寻找患者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负担,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钟璐;陈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针灸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而达到增强人体“正气”和“扶正祛邪”之功效;针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在于扶正固本,取穴重点在于与免疫相关的强壮要穴;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弘扬针灸疗法,本文就祖国医学对针灸与穴位、免疫关系的认识综述如下.
作者:黄诚;张志花;韩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LIPA喉罩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行腔内覆膜支架置人术患者32例,随机把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S组)与气管插管组(C组),每组16例,分别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记录拔除SLIPA喉罩或气管导管后患者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和胃内容物的反流误吸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置入即刻、拔管(喉罩)后即刻HR明显快于诱导前(P<0.05或P<0.01),且C组明显快于S组(P<0.01);置人即刻、置入后5 min、拔管(喉罩)前即刻、拔管(喉罩)后即刻两组SBP,MAP明显高于诱导前,且C组明显高于S组(P<0.01).S组苏醒期呛咳、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反流误吸的发生.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SLIPA喉罩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人术中,患者应激反应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以建;刘怡;黄桂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速尿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2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患儿同时应用抗生素、止咳化痰及支持疗法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速尿0.5~1.0 mg/kg、25%硫酸镁溶液0.1~0.3 mL/kg、生理盐水20 mL,超声雾化吸入,2~3次/d.对照组则给予速尿、硫酸镁等同量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速尿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饶兴愉;胡超华;刘跃梅;张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异丙酚在腹腔镜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缓慢注入芬太尼0.003 mg/kg,面罩吸人七氟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4~ 12 mg/(kg.h),入睡后行气管插管.根据患儿体动反应调整七氟醚和异丙酚的用量及速度.手术结束前5 min停麻醉药,有自主呼吸、躁动不安,拔除气管插管,用吸引器吸尽痰液,完全清醒、哭声响亮后返回病房.结果:全组患儿均无明显呼吸抑制现象,术中术后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术中术后心率平稳,无明显心率增快现象;手术结束后10~ 20 min均出现睁眼、哭闹,术后唤醒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术后恶心呕吐8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七氟醚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术中可控性强、术后苏醒快,可作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丁称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开腹结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8年1月至2012年6月15例结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吻合口漏3例行近端结肠造瘘术,6例行冲洗引流保守治疗.1例左侧输尿管损伤后行一期输尿管吻合术,内留置双J管,术后1月膀胱镜拔除.造口肠管出血2例,经局部结扎止血.吻合狭窄2例于术后4月行狭窄肠管切除.出现并发症的15例病例中,除1例呕吐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综合运用护理评估、病情观察、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30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均在3~7天内逐渐消失,无病例死亡.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对促进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华之;吴雄健;刘洪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1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并作为其血透用血管通路,观察置管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透析血流量均达200 mL/min以上,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8.57±9.86)月,长为63个月,并仍在继续使用.结论: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可以作为血透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但仍需不断改进,并应缩小适应证.
作者:黄其鹏;方卫东;陈江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获得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佳发酵培养基.方法:以白色链霉菌N31-69菌株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碳源、氮源、无机盐为主要考察因素,分析各因素对ε-聚赖氨酸合成的影响,确定佳碳源和佳氮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佳发酵培养基.结果: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份(%):葡萄糖3,(NH4)2SO40.7,K2 HPO4 0.08,KH2 PO4 0.17,MgSO4·7H2O 0.07,ZnSO4·7H2O 0.012,FeSO4·7H2O 0.003,酵母浸出粉0.7.N31-69菌株在佳发酵培养基中,ε-聚赖氨酸摇瓶发酵产量达1.519 g/L,比优化前产量提高了28.0%.结论:今后在发酵罐上进一步进行发酵优化提高产量,为ε-聚赖氨酸产业化打下基础.
作者:孙湘婷;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的调整.方法:在血滤器前串联一个血液灌流器,比较串联前后患者血糖及血钙水平变化.结果:串联后,血糖及血钙水平较串联前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必须增加钙浓度,并由静脉输液中补充葡萄糖.
作者:谢艳梅;幸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肠道清洁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要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甘露醇组和电解质溶液组,根据两组病例清洁肠道后在电子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I~Ⅳ级)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电解质溶液组清洁程度高于甘露醇组(P<0.005).结论:口服电解质溶液(全肠道灌洗法)对电子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良好,能提高镜检成功率.
作者:廖丹;沈文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制的布朗氏牵引架上多功能保护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布朗氏牵引架的牵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的布朗氏架采用自制防压疮及保暖功能的保护垫,对照组使用的布朗氏架采用纱布绷带缠绕,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便利性、安全性、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便利性、安全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朗氏牵引架上具有防压疮和保暖功能保护垫的应用方便了患者及护士,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红华;刘晓兰;肖莉;李意华;丁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加压注气在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术后肺不张的老年肺癌患者,行支气管镜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必要时加压注气,观察患者肺不张的改善情况.术中严密监测主要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示波,将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与术前对照.结果:27例患者支气管镜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肺不张恢复良好,5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肺不张恢复欠佳,给予加压注气后恢复良好,32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镜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效果理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韶今;谢传华;肖富福;叶永强;罗忠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危险因素.本文从两者的相关性和可能致病机制方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林晔;李广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