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激素在不良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陆扬光;梁国华;郑明江;黄晓娟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游离β亚单位, 孕酮, 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其游离β亚单位(fβ-HCG)含量变化,结合孕酮(P)值在不良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妊娠情况选择先兆流产组(65例)、难免流产组(43例)及异位妊娠组(62例),同时以60例正常妊娠孕妇同一指标作为对照,运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的血清β-HCG、游离β-HCG含量、孕酮值;测定各组β-HCG及其游离亚单位(fβ-HCG)之含量,观测其48小时倍增率,并对上述各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及fβ-HCG之含量、孕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流产组β-HCG及其48小时倍增率、孕酮值含量与难免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难免流产组与宫外孕组之间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fβ-HCG较难免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平均低30 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β-HCG数据递减则保胎治疗有效。结论:β-HCG检测结果及其48小时倍增率结合孕酮值,是不良妊娠的重要诊断工具;随着孕期进展fβ-HCG数据递减预示临床治疗效果好。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4.93±1.03)分、总有效率(95.35%)和总体满意度(97.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1.15)分、(72.09%)和(7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全面改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飞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7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腔隙性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首次住院并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访2年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内,除去失访4例,分为尚未复发组(186例)和复发组(70例)。复发组吸烟、糖尿病者比非复发组多(P<0.01), Hey、hsCRP、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非复发组高(P<0.05),两组高血压、Hcy、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发生腔隙性脑梗死复发。做好相应因素的预防,可直接降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石瑛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总结探讨孕妇GBS(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择9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以阴道及肛拭子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GBS情况,并对比分析GBS检测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GBS阳性率22.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25.00%、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20.00%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10.00%明显高于GBS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一种高危因素,GBS感染后会使得胎儿窘迫、感染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明显升高。

    作者:洪桂珍;杨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常见皮肤病痤疮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药剂师在帮助患者选择OTC产品控制轻度至中度痤疮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汪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拟促复汤促进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促复汤促进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接受腹部术后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给予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促复汤,组方如下:黄芪、厚朴、枳壳、制军、木香、葱白、桃仁、三七、当归、甘草。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d,直至患者排气。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早恢复时间;密切监测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早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结论:自拟促复汤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茹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短程化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短程化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4例肺结核伴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以短程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胸腺肽α1治疗,分析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程化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清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曲伏前列素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摘除患者40例为研究的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40例作为参考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平均住院时间、前房深度和术后眼内压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曲伏前列素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疗效更加确切,且安全可靠。短时间内的日间眼压下降前者比后者更明显,替换用药后结膜充血发生率二者均较低。

    作者:许丹;姚丽莉;唐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有关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有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80例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全身静脉麻醉,术后给与不同的镇痛药物镇痛,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其不良反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VAS、RSS、HAMD、HAMA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并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5.00%。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和托烷司琼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辅助护理干预措施,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作者:罗少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ypoxia 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病机制,对发病过程中肺血管收缩( HPV)和肺血管重建( HPSR)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了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HPH的关系并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李瑞雪;胡艳丽;井丽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引发膀胱痉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2例,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时监测患者病情,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术后膀胱痉挛的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1.96%)明显低于对照组(47.05%),患者术后恢复快(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缓解和减少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利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黄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桂热淋丸薄层鉴别及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丹桂热淋丸中主要药味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以提高制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丹桂热淋丸中金银花、桂枝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选用:Kromasil 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2nm。结果:TLC法可鉴别出金银花、桂枝的特征斑点,且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蛇床子素在0.0382~0.22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0.9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丹桂热淋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玮辰;韩德强;刘彦;王朝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痤疮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实验

    目的:建立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对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70%,控制菌能正常检出。结论: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对细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常规法对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控制菌进行检查。

    作者:毛腾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5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佳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治疗16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为埃索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止血剂静滴或扩容、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埃索美拉唑组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半托拉唑采用取半托拉唑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埃索美拉唑组、半托拉唑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HP根除率,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而言,相较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实效,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37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采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08~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37例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应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静点,对照组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点,比较治疗后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58,P<0.01)。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应用炎琥宁冻干粉治疗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丽静;赵宏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肿瘤疾病死亡率居于各类疾病的第二位,抗肿瘤药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随着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深入,中药在抗肿瘤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抗肿瘤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中药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醌类等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进行归类概括研究。

    作者:项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TULL)与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输尿管结石,并在泌尿外科住院接受治疗的4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ESWL治疗238例,接受TULL治疗输尿管结石166例,其中结石直径≤10mm的患者222例,>10mm的患者183例,比较两者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一次排石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TULL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ESWL组,TULL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治疗后,有效率高于ESWL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LL组中,结石>10mm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ESWL组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径>10mm的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结石,建议首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直径≤10mm的输尿管结石,两种治疗方式均可。

    作者:刘万启;赵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化道肿瘤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切除手术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因消化道肿瘤需切除手术治疗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分别予以腹腔镜切除术(观察组)和开腹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5.51±2.21cm、术中出血量130.75±52.51m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2.14±0.13d、下床时间1.76±0.41d、住院时间7.65±1.3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率13.6%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效果较开腹切除术更好,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文斌;周建树;周江川;赖和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间4-11天,平均8.10天,70例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经过3~11天的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于7.21± ;1.65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于10.63±4.50m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于9.76±3.79mmol/L,晚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于11.85±3.29mmol/L,睡前血糖控制于10.48±2.24mmol/L。有4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予进食及静推葡萄糖后症状均可迅速缓解。血糖控制效果满意。结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安置胰岛素泵前中后期的护理对保证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忠红;李树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影响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分析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例死亡和38例非死亡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临床特征{心功能分级、全血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基础为冠心病的死亡比率高于生存组;死亡组的年龄、BNP显著高于生存组、LVEF显著低于生存组;合并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的死亡比率亦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5)。结论:年龄、冠心病、BNP、LVEF以及并发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是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赵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及转归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哪种类型鼓室图对药物敏感,哪种类型鼓室图需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从而进一步确立该病的治疗方案,更好的抓住手术时机,使该病向更好的方向转归。方法:选取我科自2014年1月-2014年9月对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并排除因鼻咽部新生物引起的机械性阻塞后进行声导抗检查,根据鼓室图表现取平坦型(B型)和高负压型(C型)各50耳,在此基础上再分为咽鼓管吹张通畅和咽鼓管吹张不通畅两组。对全部入选的病例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4周并观察疗效,无效再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年龄分布有直接影响,采用针对不同鼓室图形的治疗方法,各组均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不同鼓室图形对中耳炎存在直接影响。

    作者:姚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