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旺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足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108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足背动脉管腔狭窄率,分为狭窄率≥50%;狭窄率<50%;动脉内膜无变化组。检测各组血压、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25-(OH)D3等指标,分析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探讨25-(OH)D3与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足背动脉中狭窄率≥50%组患者年龄大于狭窄率<50%组和动脉内膜无变化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14.28±5.46)nmol/L,显著低于狭窄率<50%组的(24.14±7.61)nmol/L和动脉内膜无变化组的(30.54±7.13)nmol/L(t=4.67、3.41,均P<0.01)。动脉内膜无变化组血清25-(OH)D3浓度低于动脉内膜无变化组(t=2.51,P<0.05)。相关分析显示足背动脉狭窄与年龄、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呈正相关(r=0.45、0.38、0.53、0.74,均P<0.05),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62,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及25-(OH)D3水平是足背动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的危险因素为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及25-(OH)D3,血清25-(OH)D3浓度可能是足背动脉的预测指标,降糖同时补充25-(OH)D3可延缓足背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发生。
作者:刘梦雪;马琳娜;贾树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方法:对67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实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的整体护理。结果:67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出现穿刺孔出血,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于术后6-7d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整体护理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病人康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美荣;唐慧;周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8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8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患者眼压均恢复并维持正常。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沂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脑出血患者100例。研究组50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理评分等指标。结果:生理状况评分显示护理前均处于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状态,护理后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研究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恢复速度,调整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
作者:程燕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自拟消敏汤在荨麻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5例使用自拟消敏汤治疗的整个分析、研究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痊愈18例(51.43%)、显效14例(40%)、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自拟消敏汤在荨麻疹的治疗中可对症给药、辩证施治,疗效显著,安全、经济实惠。
作者:温少利;张蓓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52例安氏Ⅱ类错合畸形选择不同的支抗方式的研究,比较了微型种植体支抗相对于口外弓支抗的优势。方法:把52例安氏Ⅱ类错合,随机选择24例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剩余28例为对照组使用口外弓作为强支抗。结果:使用微型种植体组中有效患者20例,显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91.67%。使用口外弓组中有效患者28例,显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7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支抗手段,并对正畸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和综合护理应对措施,探讨减少和避免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5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为实验组,术前为患者做心理指导,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膀胱冲洗通畅,合适温度的膀胱冲洗液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同时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的50例作为对照组,行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症状明显减轻,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前和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减轻膀胱痉挛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余春仪;黄剑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我院儿保门诊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664例临床疑有佝偻病的患儿,进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探讨孕妇GBS(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择9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以阴道及肛拭子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GBS情况,并对比分析GBS检测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GBS阳性率22.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25.00%、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20.00%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10.00%明显高于GBS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一种高危因素,GBS感染后会使得胎儿窘迫、感染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明显升高。
作者:洪桂珍;杨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在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来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8例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7%,无一例复发,住院时间短、花费少,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55%,复发率为12.24%,住院时间长、花费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止血效果较强,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资金,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广。
作者:熊朝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40例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手术时间为7-15 min,平均9.6±2.7 min,手术全部成功,建立了人工气道。无大出血、缺氧、窒息、气胸、气管食管瘘等严重意外。1例有局部气肿,l例术后创口有少量渗血,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大出血、心跳骤停、术后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非计划性脱管1例,及时按气管切开体位固定患者,立即将套管置入,气管切开术成功率100%。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无需切开气管软骨环,亦无需要层层手术分离颈部前组织,因而手术切口及创伤均较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圣琴;薛冰;胥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采用胸腺肽a-1化疗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来我院肿瘤科就诊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1例患者作对照组,给予单一化疗治疗,另选取61例作观察组,在单一化疗的基础上辅以胸腺肽a-1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3+、CD3+CD4+、CD3+CD8+、CD4+/CD8+、NK细胞五项指标值变化情况以及KPS评分、体征改善情况、肿瘤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测定可知,胸腺肽a-1化疗在治疗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提升其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外周血象,可继续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中。
作者:张进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常规变化趋势以及血常规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中选取5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与54例健康儿童,对两组儿童进行静脉血抽检,观测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均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上升,两组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淋巴细胞比例出现了下降,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常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故通过血常规检测指标可作为该病诊断的参考依据,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ypoxia 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病机制,对发病过程中肺血管收缩( HPV)和肺血管重建( HPSR)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了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HPH的关系并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李瑞雪;胡艳丽;井丽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10例。术前根据患肢大周径,截骨平面,预计矫正角度及长度设计Ilizarov外固定延长架,手术彻底切除骨骺间骨桥,把外固定延长架套入患肢,在相应部位进行截骨和穿针,术后8d按计划调整外固定架矫正成角与短缩。结果:1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成角短缩畸形完全纠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可靠。
作者:田志刚;杜晓杰;林虹;王衍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肢体功能的恢复,各种护理和随访观察的依从性等。并总结其关键要点。结果:观察组平均满意度为90.0%,对照组平均满意度为60.0%,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肢体功能护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各项护理及随访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早有效恢复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
作者:游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临床疑为肾动脉狭窄患者均行SCTA检查,其中24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56例患者的SCTA诊断结果和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56例患者中SCTA诊断为肾动脉狭窄19条,肾动脉正常95条,共114条。24例有DSA对照的患者DSA诊断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21条,正常25条;SCTA诊断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19条,正常27条,与DSA诊断结果比较, 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的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100.00%。结论: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对肾动脉狭窄做出准确判断,能一定程度取代DSA检查。
作者:赵恒宇;李大伟;雍敏;庞然;孙建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4.93±1.03)分、总有效率(95.35%)和总体满意度(97.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1.15)分、(72.09%)和(7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全面改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飞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世界制药景观正在以快速的步伐改变。世界各地生产能力的增加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更高的生产速度。严格的安全法规和指南的目的是优化和监测制药生产工艺,为了减少产品召回的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免受污染的药品。合格的检验系统对药品的质量保障是重要的。
作者:包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再随机抽取在2010年以前采用传统吻合术的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44例,有效的有6例,总有效率为100%,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3例,有效的有12例,总有效率为90%,有1例患者复发,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出血少、疼痛比较轻、创伤小,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阳;谢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