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刘锋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 口外弓支抗, 正畸支抗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52例安氏Ⅱ类错合畸形选择不同的支抗方式的研究,比较了微型种植体支抗相对于口外弓支抗的优势。方法:把52例安氏Ⅱ类错合,随机选择24例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剩余28例为对照组使用口外弓作为强支抗。结果:使用微型种植体组中有效患者20例,显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91.67%。使用口外弓组中有效患者28例,显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7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支抗手段,并对正畸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遵医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10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进行调查,评价。结果: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知识缺乏,遵医行为不良,77%的患者有漏服药物、忘服药物和自行停服药物史。结论:要重视和加强高血压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知识的教育,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周涛;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世界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在解决注射用药物制剂中颗粒污染问题方面的开发应用新进展

    世界的注射用药物的生产工业正在采取行动来解决颗粒污染问题。

    作者:刘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通脉丹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脉丹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脉丹胶囊同时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服通脉丹胶囊。结果: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为24.0%,总有效为86.0%;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通脉丹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赵玉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miRNA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综述

    miRNA(miRNAs)是一类小(19-25核苷酸)、非编码RNA,它可作为内源性调节因子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mRNA表达。miRNA能调控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是目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中的热点。

    作者:诸进晋;毛水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通过对52例安氏Ⅱ类错合畸形选择不同的支抗方式的研究,比较了微型种植体支抗相对于口外弓支抗的优势。方法:把52例安氏Ⅱ类错合,随机选择24例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剩余28例为对照组使用口外弓作为强支抗。结果:使用微型种植体组中有效患者20例,显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91.67%。使用口外弓组中有效患者28例,显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7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支抗手段,并对正畸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丙烯酰胺毒性及检测方法

    丙烯酰胺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水的净化处理、合成有机材料、石油开采、造纸、医药等行业。随着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在各个行业的大量使用,其推动工业的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了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丙烯酰胺的接触途径、危害以及检测方法,希望在丙烯酰胺毒性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红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我院儿保门诊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664例临床疑有佝偻病的患儿,进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2例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注射玻璃酸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半年后比较两组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膝关节肿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疼痛减轻,相关功能改善评分也远远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24%、80.95%,可见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取得显著疗效,不易复发,有极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相如;邹文衢;阳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对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健康教育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8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人数34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性的产前护理措施,对健康教育组产妇在产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长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健康教育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各产程的时间更短,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加快产程,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实践力度。

    作者:张继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更正声明(一)

    作者:《黑龙江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述中药房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本文探讨了中药房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加强中药房的综合管理水平,应用现代化手段对中药房进行信息化管理,引入风险管理理念进行各环节质量控制,确保中药质量,降低潜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对中药房和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娩结局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娩结局。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365例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并分娩的产妇按照高龄、血清筛查高风险、超声软指标阳性及产妇配偶双方不良病史及孕史四种不同指征分组,分析探讨各组产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比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率与分娩后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的差异情况。结果:经介入性诊断后,超声软指标阳性指征胎儿异常核型的检出率(3.33%)与高龄产妇、血清筛查高风险及产妇配偶双方不良病史及孕史三组(5.49%、4.60%、2.06%)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应用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11%,分娩后,直接对胎儿进行核型检查,异常核型发生率为3.84%,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可准确判断胎儿的异常核型发生情况,对异常胎儿及早采取治疗及处理方案,切实得为异常核型胎儿家长提供意见,可行性高,应该在妇女产前筛查方面大量应用。

    作者:闫井香;徐婉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的皮质醇

    目的:建立一种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的皮质醇。方法:使用C18固相抽提小柱纯化、富集人体血浆中的总皮质醇。采用LC/MS/MS-ESI法分析血浆中的皮质醇含量。梯度流动相为0 min,50%甲醇;3 min,90%甲醇;3.5 min 90%甲醇;3.6min 50%甲醇;5 min 50%甲醇。水相含0.2%甲酸。MRM检测模式选择性监测cortisol(m/z363.2/121.4)、内标cortisol-d4(m/z367.4/121.4)。结果:血浆中加入梯度标准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5%,101.1%,103.3%。检测冻存血浆中皮质醇的实验里,组内变异为0.54%~2.47%,组间变异为0.96%~1.69%,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9。LC/MS/MS信噪比为10时检出限为12pg。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能够准确的检测血浆中总皮质醇含量,为实现皮质醇溯源打下基础。

    作者:邓卫武;陈雄云;雷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及转归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哪种类型鼓室图对药物敏感,哪种类型鼓室图需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从而进一步确立该病的治疗方案,更好的抓住手术时机,使该病向更好的方向转归。方法:选取我科自2014年1月-2014年9月对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并排除因鼻咽部新生物引起的机械性阻塞后进行声导抗检查,根据鼓室图表现取平坦型(B型)和高负压型(C型)各50耳,在此基础上再分为咽鼓管吹张通畅和咽鼓管吹张不通畅两组。对全部入选的病例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4周并观察疗效,无效再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年龄分布有直接影响,采用针对不同鼓室图形的治疗方法,各组均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不同鼓室图形对中耳炎存在直接影响。

    作者:姚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沈阳地区产牛膝与市售牛膝蜕皮甾酮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近期沈阳周边部分郊区县有人尝试种植药用植物牛膝,作物长势很好,药材产量较高,外观性状也很好,但主要成分含量尚未测定。笔者对该地产牛膝与市售牛膝的蜕皮甾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不同地区产牛膝蜕皮甾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牛膝项下含量测定法。结果:河南沁阳与河南安阳产牛膝的蜕皮甾酮含量高,质量好,沈阳地区产牛膝蜕皮甾酮含量较高,符合标准规定。结论:沈阳地区产牛膝质量较好,适合种植牛膝。

    作者:潘琦;张建军;于亚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开具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开具的1800张中药处方单进行处方点评,由资深医师及药师参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析,筛查出不合格处方,统计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中毒性中药饮片使用合理性、用药味数合理性及剂量合理性情况。结果: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有临床诊断不规范(临床诊断缺失1.67%、诊断病名不规范1.33%、诊断无证型2.06%、诊断与用药明显不符1.56%)、使用方法错误(煎法错误3.50%、服法错误2.17%、配伍禁忌0%)、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17.78%、修改处无医师签名4.83%、处方脚注21.83%)。②中药饮片使用不合理性主要有用药味数偏多、剂量偏大、毒性中药饮片使用掌握不严等方面,用药10味以上占44.5%,用药剂量超出常量占8.67%,使用含毒饮片比例占24.39%,且超正常剂量使用毒性饮片占9.28%。结论:我院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处方开具规范性及饮片用药合理性,在我院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药师应主动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价值。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脑出血患者100例。研究组50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理评分等指标。结果:生理状况评分显示护理前均处于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状态,护理后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研究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恢复速度,调整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

    作者:程燕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我院在规范药房活动中进一步加强药品养护工作的心得体会

    药品是防病、治病,保证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只有对药品的正确储存与养护才能确保药品质量。依据相关法规制度,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分析、了解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工作特点,认识其重要性,认真开展药品质量的检查管理、做好养护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

    作者:李露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经行浮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经行浮肿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经行浮肿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双氢克尿塞+维生素B6+维生素B1;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经行浮肿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常规变化趋势以及血常规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中选取5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与54例健康儿童,对两组儿童进行静脉血抽检,观测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均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上升,两组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淋巴细胞比例出现了下降,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常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故通过血常规检测指标可作为该病诊断的参考依据,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