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陈相如;邹文衢;阳君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 中药熏洗
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注射玻璃酸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半年后比较两组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膝关节肿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疼痛减轻,相关功能改善评分也远远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24%、80.95%,可见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取得显著疗效,不易复发,有极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均以常规的抗感染、止咳平喘、退热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6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和常规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3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半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7.78%;对比术后半年患者生活能力ADL评分,观察组仍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病死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27.78%,上述差异明显(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易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12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另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I、BI、PD和PLI指标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雨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部B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腹部B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无痛人流的100例患者,患者均伴有高危因素,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在腹部B超监护下进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天数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较对照组短,且先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月经,此外,观察组中没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的过程中,采用腹部B超监护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经期恢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彦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丙烯酰胺毒性及检测方法

    丙烯酰胺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水的净化处理、合成有机材料、石油开采、造纸、医药等行业。随着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在各个行业的大量使用,其推动工业的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了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丙烯酰胺的接触途径、危害以及检测方法,希望在丙烯酰胺毒性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红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世界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在解决注射用药物制剂中颗粒污染问题方面的开发应用新进展

    世界的注射用药物的生产工业正在采取行动来解决颗粒污染问题。

    作者:刘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治疗组(40),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组采取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夜间酸突破发生率与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15.00%、87.50%,对照组分别为37.50%、6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5.0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10例。术前根据患肢大周径,截骨平面,预计矫正角度及长度设计Ilizarov外固定延长架,手术彻底切除骨骺间骨桥,把外固定延长架套入患肢,在相应部位进行截骨和穿针,术后8d按计划调整外固定架矫正成角与短缩。结果:1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成角短缩畸形完全纠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可靠。

    作者:田志刚;杜晓杰;林虹;王衍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常见皮肤病痤疮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药剂师在帮助患者选择OTC产品控制轻度至中度痤疮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汪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SERVQUAL的零售药店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

    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服务质量、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和零售药店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统计分析,构建零售药店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将其运用到广东省零售药店服务质量评价,从而验证本文提出的“零售药店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可行性。

    作者:吴海侠;左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物。临床药师按照自己的职责,严把药品的购入、保管、调剂关及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药品。药师依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向患者详细的说明药品的具体使用方法,提供耐心细致的药学服务。同时向医生和患者提供药品的各种信息,使之能根据病情和患者的经济状况更好的选择药物。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芩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黄芩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前来本院消化科就诊的的1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2组,各68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芩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41.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43,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为5.89%显著低于对照组19.12%,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5,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共出现不良反应7例。结论:黄芩汤加减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吉文;张国铿;黄育新;成芬蔚;马锦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及转归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哪种类型鼓室图对药物敏感,哪种类型鼓室图需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从而进一步确立该病的治疗方案,更好的抓住手术时机,使该病向更好的方向转归。方法:选取我科自2014年1月-2014年9月对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并排除因鼻咽部新生物引起的机械性阻塞后进行声导抗检查,根据鼓室图表现取平坦型(B型)和高负压型(C型)各50耳,在此基础上再分为咽鼓管吹张通畅和咽鼓管吹张不通畅两组。对全部入选的病例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4周并观察疗效,无效再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年龄分布有直接影响,采用针对不同鼓室图形的治疗方法,各组均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不同鼓室图形对中耳炎存在直接影响。

    作者:姚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5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佳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治疗16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为埃索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止血剂静滴或扩容、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埃索美拉唑组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半托拉唑采用取半托拉唑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埃索美拉唑组、半托拉唑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HP根除率,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而言,相较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实效,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足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108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足背动脉管腔狭窄率,分为狭窄率≥50%;狭窄率<50%;动脉内膜无变化组。检测各组血压、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25-(OH)D3等指标,分析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探讨25-(OH)D3与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足背动脉中狭窄率≥50%组患者年龄大于狭窄率<50%组和动脉内膜无变化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14.28±5.46)nmol/L,显著低于狭窄率<50%组的(24.14±7.61)nmol/L和动脉内膜无变化组的(30.54±7.13)nmol/L(t=4.67、3.41,均P<0.01)。动脉内膜无变化组血清25-(OH)D3浓度低于动脉内膜无变化组(t=2.51,P<0.05)。相关分析显示足背动脉狭窄与年龄、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呈正相关(r=0.45、0.38、0.53、0.74,均P<0.05),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62,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及25-(OH)D3水平是足背动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的危险因素为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及25-(OH)D3,血清25-(OH)D3浓度可能是足背动脉的预测指标,降糖同时补充25-(OH)D3可延缓足背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发生。

    作者:刘梦雪;马琳娜;贾树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引发膀胱痉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2例,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时监测患者病情,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术后膀胱痉挛的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1.96%)明显低于对照组(47.05%),患者术后恢复快(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缓解和减少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利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黄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痤疮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实验

    目的:建立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对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70%,控制菌能正常检出。结论: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对细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常规法对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控制菌进行检查。

    作者:毛腾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娩结局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娩结局。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365例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并分娩的产妇按照高龄、血清筛查高风险、超声软指标阳性及产妇配偶双方不良病史及孕史四种不同指征分组,分析探讨各组产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比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率与分娩后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的差异情况。结果:经介入性诊断后,超声软指标阳性指征胎儿异常核型的检出率(3.33%)与高龄产妇、血清筛查高风险及产妇配偶双方不良病史及孕史三组(5.49%、4.60%、2.06%)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应用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11%,分娩后,直接对胎儿进行核型检查,异常核型发生率为3.84%,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可准确判断胎儿的异常核型发生情况,对异常胎儿及早采取治疗及处理方案,切实得为异常核型胎儿家长提供意见,可行性高,应该在妇女产前筛查方面大量应用。

    作者:闫井香;徐婉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在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为判断、预测容易转归为难治患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指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4例初治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及化疗中和全疗程结束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的表达水平。按化疗结果分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难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完全缓解组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部分缓解组Th细胞下降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难治组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均呈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明显。④在终死亡的三个患者,NK细胞百分比均在3%以下。结论:治疗后Th细胞、Ts细胞和NK细胞如果下降不明显,则提示该患者预后相对乐观,如果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则提示预后不良。对于NK细胞严重降低的患者,提示预后极差。

    作者:黄亚丽;杨丽萍;廖建军;韦湘;黄继贤;谢治军;黄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世界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开发应用新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种通常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特别是神经和血管。

    作者:李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