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侠;左喆
目的:分析短程化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4例肺结核伴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以短程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胸腺肽α1治疗,分析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程化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清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健康教育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8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人数34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性的产前护理措施,对健康教育组产妇在产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长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健康教育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各产程的时间更短,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加快产程,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实践力度。
作者:张继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方法上增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感觉舒适度、患者的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3±3.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24±4.6)天,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患者感觉舒适度、患者的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招少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妊娠期妇女临床心电图改变及心电图分布异常情况。方法:对顺德地区2300例妊娠妇女早、中、晚各期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孕妇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女性(P<0.05),高龄组常心电图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5),产妇早期、中期、晚期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差异较大(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孕妇较非妊娠女性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要高,高龄组较低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要高,孕龄越大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越高。在临床筛查中可通过常规心电图诊断出孕妇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有利于对孕妇进行及时监护、指导和治疗。
作者:邓毅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肢体功能的恢复,各种护理和随访观察的依从性等。并总结其关键要点。结果:观察组平均满意度为90.0%,对照组平均满意度为60.0%,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肢体功能护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各项护理及随访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早有效恢复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
作者:游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探讨孕妇GBS(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择9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以阴道及肛拭子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GBS情况,并对比分析GBS检测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GBS阳性率22.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25.00%、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20.00%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10.00%明显高于GBS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一种高危因素,GBS感染后会使得胎儿窘迫、感染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明显升高。
作者:洪桂珍;杨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方法:对67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实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的整体护理。结果:67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出现穿刺孔出血,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于术后6-7d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整体护理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病人康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美荣;唐慧;周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有大约3亿2900万。换句话说全世界有百分之五的人患有此病。2012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当于当年全世界所有死亡的6%。现在是美国第三大死因,在2010年有134676人死亡。而超过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将从2002年全球的第5大死因上升到2030年全球的第三大死因[2]。
作者:刘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23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系统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上报的232例ADR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ADR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药品剂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段ADR发生的性别构成比是不同的(X2=74.04,P<0.05);232例ADR中,其发生为348例次,常见的受累系统是消化系统,共114例次(32.98%),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为69例次(19.82%),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受累分别占10.91%和10.63%;232例ADR中,化学药品134例,中药98例,结果显示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本组ADR判定为可能85例,很可能147例;ADR治愈80例,好转152例。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梁建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对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70%,控制菌能正常检出。结论: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对细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常规法对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控制菌进行检查。
作者:毛腾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院收治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势必对医院护理人员能力与素质提出更高挑战与要求。在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护理实践中,护士经常通过评判性思维做出关于患者护理的各种决定,而且,这些决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1]。本文主要从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展望等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陈贤;王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10例。术前根据患肢大周径,截骨平面,预计矫正角度及长度设计Ilizarov外固定延长架,手术彻底切除骨骺间骨桥,把外固定延长架套入患肢,在相应部位进行截骨和穿针,术后8d按计划调整外固定架矫正成角与短缩。结果:1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成角短缩畸形完全纠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可靠。
作者:田志刚;杜晓杰;林虹;王衍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临床疑为肾动脉狭窄患者均行SCTA检查,其中24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56例患者的SCTA诊断结果和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56例患者中SCTA诊断为肾动脉狭窄19条,肾动脉正常95条,共114条。24例有DSA对照的患者DSA诊断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21条,正常25条;SCTA诊断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19条,正常27条,与DSA诊断结果比较, 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的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100.00%。结论: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对肾动脉狭窄做出准确判断,能一定程度取代DSA检查。
作者:赵恒宇;李大伟;雍敏;庞然;孙建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当前Hp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阐明本地区的耐药变异规律提供调查依据,对Hp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本院不同胃病感染Hp患者84例,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3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分析和使用抗生素史对耐药性影响分析。结果: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7.9%、17.9%和1.2%;曾经过根除Hp治疗或使用同类抗生素的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结论:临床分离Hp菌株以甲硝唑耐药多见,克拉霉素其次,阿莫西林相对较少,提示克拉霉素耐药菌株和混合耐药菌株有上升趋势。
作者:王佳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观察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两种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19例经超声联合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TVS)和经腹部超声(TAS)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对比观察两种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19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TVS诊断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0.76%, TAS诊断92例,诊断符合率为77.31%,两种方式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VS对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T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比较,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更高,特别是对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优势明显,有利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杨建华;郑云慧;马淑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佳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治疗16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为埃索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止血剂静滴或扩容、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埃索美拉唑组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半托拉唑采用取半托拉唑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埃索美拉唑组、半托拉唑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HP根除率,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而言,相较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实效,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广东省阳山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阳山县人民医院的就诊上消化道不适患者共1863例,回顾性分析阳山地区Hp的现症感染率,并与同期广州地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症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阳山地区上消化道不适患者总体Hp现症感染率为57.5%,各年龄段(<39岁、40-59岁、>60岁)的Hp现症感染率分别为56.8%、56.5%、60.6%。与广州地区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各年龄段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阳山地区上消化道不适患者Hp现症感染率较高,需重视该地区Hp预防和根治。
作者:成敬锋;陈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经行浮肿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经行浮肿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双氢克尿塞+维生素B6+维生素B1;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经行浮肿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肿瘤疾病死亡率居于各类疾病的第二位,抗肿瘤药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随着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深入,中药在抗肿瘤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抗肿瘤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中药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醌类等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进行归类概括研究。
作者:项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ypoxia 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病机制,对发病过程中肺血管收缩( HPV)和肺血管重建( HPSR)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了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HPH的关系并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李瑞雪;胡艳丽;井丽巍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