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游玲玲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脑梗塞,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肢体功能的恢复,各种护理和随访观察的依从性等。并总结其关键要点。结果:观察组平均满意度为90.0%,对照组平均满意度为60.0%,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肢体功能护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各项护理及随访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早有效恢复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沈阳地区产牛膝与市售牛膝蜕皮甾酮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近期沈阳周边部分郊区县有人尝试种植药用植物牛膝,作物长势很好,药材产量较高,外观性状也很好,但主要成分含量尚未测定。笔者对该地产牛膝与市售牛膝的蜕皮甾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不同地区产牛膝蜕皮甾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牛膝项下含量测定法。结果:河南沁阳与河南安阳产牛膝的蜕皮甾酮含量高,质量好,沈阳地区产牛膝蜕皮甾酮含量较高,符合标准规定。结论:沈阳地区产牛膝质量较好,适合种植牛膝。

    作者:潘琦;张建军;于亚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娩结局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娩结局。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365例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并分娩的产妇按照高龄、血清筛查高风险、超声软指标阳性及产妇配偶双方不良病史及孕史四种不同指征分组,分析探讨各组产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比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率与分娩后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的差异情况。结果:经介入性诊断后,超声软指标阳性指征胎儿异常核型的检出率(3.33%)与高龄产妇、血清筛查高风险及产妇配偶双方不良病史及孕史三组(5.49%、4.60%、2.06%)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应用不同指征介入性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11%,分娩后,直接对胎儿进行核型检查,异常核型发生率为3.84%,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可准确判断胎儿的异常核型发生情况,对异常胎儿及早采取治疗及处理方案,切实得为异常核型胎儿家长提供意见,可行性高,应该在妇女产前筛查方面大量应用。

    作者:闫井香;徐婉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和那格列奈对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转化因子-1水平的影响

    目的:考察二甲双胍联用那格列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因子-1表达及其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那格列奈组和联用组(二甲双胍+那格列奈),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FPG、2hPG、HbA1c、24hU-A、BUN、SCR和TGF-β1。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考察二甲双胍+那格列奈对TGF-β1-Smads--CTGF通路的影响。结果:联用组FPG、2hPG和HbA1c下降均优于二甲双胍组、那格列奈组(P<0.05);给药组相对于模型组,TGF-1和CTGF显著降低(P<0.01),Smad2和Smad2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那格列奈可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发挥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作者:严兆丹;胡菊萍;陶冬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疗纠纷中病历封存管理研究

    目的:病历封存是处理医疗纠纷工作中的重要步骤,探讨如何依法、按流程封封存管理病历,避免工作疏漏,便于医疗纠纷处理。方法: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文献综述,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对我院因医疗纠纷所封存的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我院封存病案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探析封存病案的合理方式、方法。结果:对医疗纠纷病案封存工作操作要细化,工作流程要优化,建立纠纷病历的优先处理机制,并安排专人加锁单独妥善管理纠纷病历的封存工作,封存病历过程中注重与患者及其代理人的的沟通,避免激化矛盾。结论:在工作中,医疗结构并按管理部门对于医疗纠纷中的病历,要做到规范、系统、合理、合法的全面管理。

    作者:梁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4.93±1.03)分、总有效率(95.35%)和总体满意度(97.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1.15)分、(72.09%)和(7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全面改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飞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40例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手术时间为7-15 min,平均9.6±2.7 min,手术全部成功,建立了人工气道。无大出血、缺氧、窒息、气胸、气管食管瘘等严重意外。1例有局部气肿,l例术后创口有少量渗血,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大出血、心跳骤停、术后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非计划性脱管1例,及时按气管切开体位固定患者,立即将套管置入,气管切开术成功率100%。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无需切开气管软骨环,亦无需要层层手术分离颈部前组织,因而手术切口及创伤均较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圣琴;薛冰;胥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广东省阳山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广东省阳山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阳山县人民医院的就诊上消化道不适患者共1863例,回顾性分析阳山地区Hp的现症感染率,并与同期广州地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症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阳山地区上消化道不适患者总体Hp现症感染率为57.5%,各年龄段(<39岁、40-59岁、>60岁)的Hp现症感染率分别为56.8%、56.5%、60.6%。与广州地区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各年龄段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阳山地区上消化道不适患者Hp现症感染率较高,需重视该地区Hp预防和根治。

    作者:成敬锋;陈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肿瘤疾病死亡率居于各类疾病的第二位,抗肿瘤药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随着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深入,中药在抗肿瘤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抗肿瘤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中药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醌类等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进行归类概括研究。

    作者:项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引发膀胱痉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2例,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时监测患者病情,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术后膀胱痉挛的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1.96%)明显低于对照组(47.05%),患者术后恢复快(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缓解和减少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利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黄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通过对23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系统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上报的232例ADR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ADR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药品剂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段ADR发生的性别构成比是不同的(X2=74.04,P<0.05);232例ADR中,其发生为348例次,常见的受累系统是消化系统,共114例次(32.98%),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为69例次(19.82%),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受累分别占10.91%和10.63%;232例ADR中,化学药品134例,中药98例,结果显示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本组ADR判定为可能85例,很可能147例;ADR治愈80例,好转152例。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梁建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世界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在解决注射用药物制剂中颗粒污染问题方面的开发应用新进展

    世界的注射用药物的生产工业正在采取行动来解决颗粒污染问题。

    作者:刘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慢性胃病来源幽门螺杆菌药特征及耐药变异规律分析

    目的:了解当前Hp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阐明本地区的耐药变异规律提供调查依据,对Hp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本院不同胃病感染Hp患者84例,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3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分析和使用抗生素史对耐药性影响分析。结果: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7.9%、17.9%和1.2%;曾经过根除Hp治疗或使用同类抗生素的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结论:临床分离Hp菌株以甲硝唑耐药多见,克拉霉素其次,阿莫西林相对较少,提示克拉霉素耐药菌株和混合耐药菌株有上升趋势。

    作者:王佳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小儿患者的麻醉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患者麻醉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需择期进行手术小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使用异在A组基础上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使用后麻醉情况,麻醉后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B组患者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其手术期间各项指标较A组患者指标更加平稳(P<0.05)。B组患者使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其手术后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指标均显著优于使用丙泊酚、氯胺酮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小儿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并可稳定循环,呼吸影响较小,术后苏醒速度快,副作用小,能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刘海军;粟玉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痤疮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实验

    目的:建立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对痤疮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70%,控制菌能正常检出。结论: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对细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常规法对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控制菌进行检查。

    作者:毛腾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世界一代畅销名药阿托伐他汀的开发应用进展

    阿托伐他汀(INN:Atorvastatin,Pfizer公司商品名:Lipi-tor)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常见药物。由辉瑞公司生产制造,销售商品名为胆固清或立普妥(Lipitor)。它是一种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它还可稳定血液斑块和预防中风。类似于所有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肝组织中,一种对胆固醇制造起关键作用的酵素--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以减少体内制造胆固醇。阿托伐他汀是全球调血脂药物中增幅快、销售额高的药物。立普妥占据了全球调血脂市场的大半河山,其市场份额曾为121.87亿美元。

    作者:刘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的皮质醇

    目的:建立一种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的皮质醇。方法:使用C18固相抽提小柱纯化、富集人体血浆中的总皮质醇。采用LC/MS/MS-ESI法分析血浆中的皮质醇含量。梯度流动相为0 min,50%甲醇;3 min,90%甲醇;3.5 min 90%甲醇;3.6min 50%甲醇;5 min 50%甲醇。水相含0.2%甲酸。MRM检测模式选择性监测cortisol(m/z363.2/121.4)、内标cortisol-d4(m/z367.4/121.4)。结果:血浆中加入梯度标准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5%,101.1%,103.3%。检测冻存血浆中皮质醇的实验里,组内变异为0.54%~2.47%,组间变异为0.96%~1.69%,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9。LC/MS/MS信噪比为10时检出限为12pg。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能够准确的检测血浆中总皮质醇含量,为实现皮质醇溯源打下基础。

    作者:邓卫武;陈雄云;雷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金水宝胶囊辅助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的疗效及对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金水宝胶囊辅助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的疗效及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3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患者采用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用贝那普利的方法,3周后观察疗效。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验肾功能及留取小便查24h尿蛋白等,评价疗效。结果:经不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4.4%。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较单用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伟忠;叶秀文;熊礼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奥曲肽注射液;治疗组患者使用乌司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1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有效缩短患者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P<0.05)。经计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结论: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吴菁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新治疗剂开发应用新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有大约3亿2900万。换句话说全世界有百分之五的人患有此病。2012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当于当年全世界所有死亡的6%。现在是美国第三大死因,在2010年有134676人死亡。而超过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将从2002年全球的第5大死因上升到2030年全球的第三大死因[2]。

    作者:刘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n=40)个体化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n=40)常规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价患者活动能力(ADL)的康复程度,采用WHOQOL-100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孙晓静;黄美香;张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