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儒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药控制血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同时,大剂量组患者给予300 mg/d厄贝沙坦;低剂量组患者给予150 mg/d厄贝沙坦。口服,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h蛋白尿、血肌酐及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即可达到良好的降压疗效及肾脏保护作用,这样有利于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增加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妊娠期妇女临床心电图改变及心电图分布异常情况。方法:对顺德地区2300例妊娠妇女早、中、晚各期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孕妇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女性(P<0.05),高龄组常心电图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5),产妇早期、中期、晚期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差异较大(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孕妇较非妊娠女性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要高,高龄组较低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要高,孕龄越大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越高。在临床筛查中可通过常规心电图诊断出孕妇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有利于对孕妇进行及时监护、指导和治疗。
作者:邓毅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48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5%,对照组为43.75%,两组数据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实践。
作者:郑芸;唐荣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在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来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8例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7%,无一例复发,住院时间短、花费少,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55%,复发率为12.24%,住院时间长、花费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止血效果较强,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资金,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广。
作者:熊朝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脑出血患者100例。研究组50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理评分等指标。结果:生理状况评分显示护理前均处于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状态,护理后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研究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恢复速度,调整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
作者:程燕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黑龙江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再随机抽取在2010年以前采用传统吻合术的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44例,有效的有6例,总有效率为100%,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3例,有效的有12例,总有效率为90%,有1例患者复发,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出血少、疼痛比较轻、创伤小,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阳;谢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10例。术前根据患肢大周径,截骨平面,预计矫正角度及长度设计Ilizarov外固定延长架,手术彻底切除骨骺间骨桥,把外固定延长架套入患肢,在相应部位进行截骨和穿针,术后8d按计划调整外固定架矫正成角与短缩。结果:1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成角短缩畸形完全纠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儿童骨骺损伤后下肢短缩成角畸形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可靠。
作者:田志刚;杜晓杰;林虹;王衍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的皮质醇。方法:使用C18固相抽提小柱纯化、富集人体血浆中的总皮质醇。采用LC/MS/MS-ESI法分析血浆中的皮质醇含量。梯度流动相为0 min,50%甲醇;3 min,90%甲醇;3.5 min 90%甲醇;3.6min 50%甲醇;5 min 50%甲醇。水相含0.2%甲酸。MRM检测模式选择性监测cortisol(m/z363.2/121.4)、内标cortisol-d4(m/z367.4/121.4)。结果:血浆中加入梯度标准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5%,101.1%,103.3%。检测冻存血浆中皮质醇的实验里,组内变异为0.54%~2.47%,组间变异为0.96%~1.69%,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9。LC/MS/MS信噪比为10时检出限为12pg。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能够准确的检测血浆中总皮质醇含量,为实现皮质醇溯源打下基础。
作者:邓卫武;陈雄云;雷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丹桂热淋丸中主要药味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以提高制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丹桂热淋丸中金银花、桂枝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选用:Kromasil 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2nm。结果:TLC法可鉴别出金银花、桂枝的特征斑点,且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蛇床子素在0.0382~0.22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0.9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丹桂热淋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玮辰;韩德强;刘彦;王朝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促复汤促进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接受腹部术后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给予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促复汤,组方如下:黄芪、厚朴、枳壳、制军、木香、葱白、桃仁、三七、当归、甘草。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d,直至患者排气。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早恢复时间;密切监测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早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结论:自拟促复汤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茹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常规变化趋势以及血常规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中选取5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与54例健康儿童,对两组儿童进行静脉血抽检,观测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均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上升,两组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淋巴细胞比例出现了下降,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常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故通过血常规检测指标可作为该病诊断的参考依据,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病历封存是处理医疗纠纷工作中的重要步骤,探讨如何依法、按流程封封存管理病历,避免工作疏漏,便于医疗纠纷处理。方法: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文献综述,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对我院因医疗纠纷所封存的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我院封存病案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探析封存病案的合理方式、方法。结果:对医疗纠纷病案封存工作操作要细化,工作流程要优化,建立纠纷病历的优先处理机制,并安排专人加锁单独妥善管理纠纷病历的封存工作,封存病历过程中注重与患者及其代理人的的沟通,避免激化矛盾。结论:在工作中,医疗结构并按管理部门对于医疗纠纷中的病历,要做到规范、系统、合理、合法的全面管理。
作者:梁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和综合护理应对措施,探讨减少和避免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5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为实验组,术前为患者做心理指导,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膀胱冲洗通畅,合适温度的膀胱冲洗液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同时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的50例作为对照组,行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症状明显减轻,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前和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减轻膀胱痉挛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余春仪;黄剑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观察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两种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19例经超声联合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TVS)和经腹部超声(TAS)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对比观察两种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19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TVS诊断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0.76%, TAS诊断92例,诊断符合率为77.31%,两种方式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VS对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T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比较,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更高,特别是对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优势明显,有利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杨建华;郑云慧;马淑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开具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开具的1800张中药处方单进行处方点评,由资深医师及药师参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析,筛查出不合格处方,统计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中毒性中药饮片使用合理性、用药味数合理性及剂量合理性情况。结果: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有临床诊断不规范(临床诊断缺失1.67%、诊断病名不规范1.33%、诊断无证型2.06%、诊断与用药明显不符1.56%)、使用方法错误(煎法错误3.50%、服法错误2.17%、配伍禁忌0%)、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17.78%、修改处无医师签名4.83%、处方脚注21.83%)。②中药饮片使用不合理性主要有用药味数偏多、剂量偏大、毒性中药饮片使用掌握不严等方面,用药10味以上占44.5%,用药剂量超出常量占8.67%,使用含毒饮片比例占24.39%,且超正常剂量使用毒性饮片占9.28%。结论:我院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处方开具规范性及饮片用药合理性,在我院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药师应主动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价值。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患者麻醉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需择期进行手术小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使用异在A组基础上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使用后麻醉情况,麻醉后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B组患者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其手术期间各项指标较A组患者指标更加平稳(P<0.05)。B组患者使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其手术后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指标均显著优于使用丙泊酚、氯胺酮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小儿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并可稳定循环,呼吸影响较小,术后苏醒速度快,副作用小,能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刘海军;粟玉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药剂师在帮助患者选择OTC产品控制轻度至中度痤疮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汪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我院儿保门诊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664例临床疑有佝偻病的患儿,进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间4-11天,平均8.10天,70例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经过3~11天的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于7.21± ;1.65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于10.63±4.50m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于9.76±3.79mmol/L,晚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于11.85±3.29mmol/L,睡前血糖控制于10.48±2.24mmol/L。有4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予进食及静推葡萄糖后症状均可迅速缓解。血糖控制效果满意。结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安置胰岛素泵前中后期的护理对保证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忠红;李树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