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声秀;孙艳;陈春风;钟敏
目的:探究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输尿管上段石街患者应用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TMPCNL)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石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进行TMPCNL,对照组进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以及结石清除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结石清除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试验组的手术时间(98.11士25.34)min、术中出血量(29.02±8.68)ml、住院时间(6.10士2.00)d、并发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石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黎志钦;吴爱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治疗中,屈螺酮炔雌醇片的用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益母草合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每日1次,每次1片;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心理指导和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1d内止血效果、月经首次来潮的情况、屈螺酮炔雌醇片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3-9d完全止血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在10-21d完全止血率达到100%;观察组27例患者均于35d后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达到了100%,对照组25例实现35d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为92.59%,另1例因宫腔粘连,1例因再次妊娠未来潮;观察组2例恶心,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通过给予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止血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月经来潮,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方法检测HPV DNA,并对其进行分型,以TCT方法进行细胞学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参照,对HPV基因检测及联合TCT检测临床CIN的诊断价值进行效能分析.结果:共对235例患者进行了三种方法的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参考,HPV高危型检测敏感度为90.6%明显高于TCT检测的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3,P<0.01);阴性预测值为90.5%明显高于TCT检测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8,P<0.05).TCT检测的特异度为79.8%高于HPV高危型检测的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9,P>0.05),阳性预测值为66.2%低于HPV高危型检测的7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P>0.05).当二者联合检测(即只要一种方法检测为阳性即判定该样本为阳性)后敏感度可提高到95.3%.结论:HPV基因检测对宫颈病变检出率优于TCT方法,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对宫颈恶性病变的筛检及风险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4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和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照.结果:在对照组中49例患者13例2月内出现迟发脑病,发生率26.53%;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组47例患者出现5例迟发脑病,发生率10.64%.结论:早期应用肝素钙积极抗凝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具有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作用.
作者:江军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是在2014级中药专业(实验班)的《高等数学》课中使用讨论式教学法,讲授第二章《导数》的应用.文中,我们给出了分组情况,介绍了讨论题目及讨论时间,还详细记录了讨论课的全过程.
作者:古立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肝硬化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共52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满意度为96.2%,并发症发生率为3.8%.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宗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补阴丸加减治疗女性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大补阴丸加减方药,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补阴丸加减方治疗妇女经断前后诸证具有经济、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江新萍;宋立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9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虽然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的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的复发率较低,且未增加术后的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祁忠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骨密度和Ward区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0.05);腰椎1-4前后位、股骨颈和大转子等部位骨密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ESR、CRP和R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骨形成标志物BGP、BAP和P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骨吸收标志物uDPD和CTX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时患者会出现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的现象.
作者:段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补血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不稳定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而试验组46例采用补血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HCG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82.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血HCG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17.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5.7%高于对照组78.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血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宫外孕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血HCG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价也较高,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许翠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肝癌患者共32例.给予患者舒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0-Ⅱ占81.3%,满意度为93.8%.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肝癌术后患者中,能够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素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54例(A组)、抑郁症患者54例(B组)与健康人群54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BDNF水平.结果:三组BDNF水平测定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呈现为低表达.
作者:陈芸;万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心理干预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型肝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21.37士3.29)分、(23.58士3.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t=-13.45,15.67;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6.48,P<0.05).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张媛;张瑞;张乃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在皮肤严重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80例皮肤严重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急救,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结果:实验组急救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急救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严重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治疗预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海杰;邓海棠;苏晓恩;冯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母婴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68例出现不同程度黄染或怀疑为溶血病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孕妇产前抽取血液进行血型鉴定、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IgG抗A或抗B效价检测结果.结果: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IgG抗A或抗B效价≥64与产后发生HDN呈正相关性,并且随着抗体效价升高呈上升趋势,抗体效价≥1024时全部发生HDN;采血检测结果中阳性标本223例,研究新生儿中溶血症阳性率为83.3%,0-3天、4-7天、7-10天、10-15天新生儿结果阳性率分别为26.5%、48.4%、20.6%、4.5%.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准确率为93.3%(208/223).结论:针对胎儿母亲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可以准确预估胎儿溶血病发生率,因此对母婴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进行早期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新生儿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晓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乙肝前S1抗原,同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PCR)法对儿童HBV-DNA的检测,比较两个结果的符合率,从而探讨儿童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的意义[1].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肝功免疫的5-15岁儿童共60例.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定量方法化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两对半,同时通过PCR法测定HBV-DNA的结果.结果:60例儿童在不同乙肝二对半模式下,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测结果中,例数无比较显著的差异,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2例HBV-DNA为阳性中乙肝前S1抗原阳性符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例HBcAb阳性患者检出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为44.4%.结果提示虽HBeAg阴性.元论HBeAb阴性或阳性病毒复制的过程仍可能存在[2].结论:儿童检测乙肝前S1抗原能够较敏感的且在HBeAg阴性的情况下仍能反应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复制,较BV-DNA经济实用.
作者:于小雯;吴向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在98例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09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并且在我院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的肾结石患者98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体会以及要求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单通道取石的患者有86例,双侧同期取石的患者有2例,结石总清除率为91.8%(90/98);术中术后均没有出现感染休克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9/98).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很高的结石总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高海峰;钱庆鹏;李天明;于广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护理.通过进行急救护理、检验结果跟踪、基础护理及康复锻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结论:可以尽早促进病情的良好预后效果.
作者:江文柳;张艳新;陈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浅析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腕关节损伤,B组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腕关节损伤,C组采取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比较三组腕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诊断率为72.50%,B组患者的诊断率为70.00%,C组患者的诊断率为95.00%.经过比较发现,C组患者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的诊断率,C组的诊断效果与A组和B组的诊断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者与B组患者之间诊断率差异不大,两组之间的诊断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骨折处和关节脱位检出情况为C组均优于A组和B组,而A组优于B组,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诊断结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华景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气孔是植物地上器官表面由成对保卫细胞围成的孔隙,在植物分类鉴别、植物生理与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用植物鉴别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对药用植物气孔特征及气孔与环境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对气孔制样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可为中药材鉴别和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科研提供指导和参考.
作者:安丽敏;安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