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万琼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型钠尿肽水平的检测分析.方法:选择110例在我院诊治的心力衰竭(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作为患者组,选择36例无心衰表现、无心脏病史、通过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无任何障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法测定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末端脑型钠尿肽的浓度水平以及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NYHA(美国心脏病协会分级方案)心功能级别的关系,从而作出综合判断.结果:患者组的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NYHA分级越高NT-proBNP水平也显著增高,两者呈现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的浓度水平对于心脏功能的评价客观准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可靠的实验指标.
作者: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肝硬化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共52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满意度为96.2%,并发症发生率为3.8%.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腹股沟斜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宗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毒性甲状腺肿性内分泌眼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强龙和环磷酰胺.检查两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TT4、TT3、TSH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TT3、TT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TSH水平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患者TT3、TT4、TS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和环磷醚胺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值的应用推广.
作者:刘颖;白俊卿;徐东江;王宏;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气孔是植物地上器官表面由成对保卫细胞围成的孔隙,在植物分类鉴别、植物生理与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用植物鉴别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对药用植物气孔特征及气孔与环境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对气孔制样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可为中药材鉴别和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科研提供指导和参考.
作者:安丽敏;安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20例经阴道顺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3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平均排尿时间和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平均排尿时间明显缩短,尿潴留发生率为2.5%(4/160),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8.1%(29/160),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其产后排尿时间,有效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有助于产后康复.
作者:邱燕碧;张晓丽;肖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迷走神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患者现伤口愈合良好,无刺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细致、专业的护理方案与健康指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新;江文柳;陈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治疗中,屈螺酮炔雌醇片的用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益母草合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每日1次,每次1片;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心理指导和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1d内止血效果、月经首次来潮的情况、屈螺酮炔雌醇片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3-9d完全止血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在10-21d完全止血率达到100%;观察组27例患者均于35d后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达到了100%,对照组25例实现35d恢复月经来潮,来潮率为92.59%,另1例因宫腔粘连,1例因再次妊娠未来潮;观察组2例恶心,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通过给予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止血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月经来潮,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固定人工晶状体的方法,探究氯仿固定液固定法与苦味酸固定液固定法制作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眼球摘除的晶状体30例,根据不同的晶状体石蜡切片固定方法分为传统组、氯仿组和苦味酸组,对比3组不同固定方法制作的石蜡切片标本经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结果:三组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方法均获得完整的组织结构切片,但是传统组切片HE染色后掉片较为严重,组织形态欠完整,并且较多的细胞发生变形,存在于晶状体内的各层细胞排列乱序,染色后对比度较差,染色不鲜艳.氯仿组细胞形态与组织结构保存完整,各层细胞有序排列,HE染色后对比明显,色泽鲜艳,但是组织结构出现部分不清晰现象,细胞也存在部分变形.苦味酸组切片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保存完整清楚,各层细胞排列整齐、染色鲜艳,对比清晰.结论:经过传统固定液改良而成的氯仿固定液和苦味酸固定液在制作人晶状体石蜡切片标本时效果更优.
作者:秦柏;张俊芳;石海红;杨铃;朱曼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于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小于B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1年后,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76.1%(35/46),B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3% (42/46),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的方法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都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均有优点和缺点,因此为了增强疗效、减少患者痛苦以及术后并发症,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具体身体情况而选择适时、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昊;张金金;张普;鲁会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东菱迪芙联合丁苯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方法:选择2013-9至2015-9于我院就诊的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东菱迪芙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连用丁苯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估用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评分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91%,明显优于对照组7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1,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东菱迪芙联合丁苯肽能明显提高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庄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对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挑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瘁患者6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将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称为联合组,在治疗后对常规组患者及联合组患者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测定,记录常规组患者及联合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瘙痒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瘙痒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瘙瘁症状,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赵勇;李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的滤膜对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测的影响.方法:按照英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分别使用4种不同材质的滤膜过滤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同一样品选用不同材质的滤膜过滤后,有关物质测定结果有较大差异;不同来源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后测定结果较为一致,且该材质的滤膜不存在滤膜吸附.结论:不同材质的滤膜对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测的结果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中聚四氟乙烯材质滤膜适用于非洛地平缓释片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徐春玲;徐秀卉;陈玲芳;陈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问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单发性骨折患者的复位优良率达96.88%,对照组这一比率达96.1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多发性骨折患者的复位优良率达96.43%,对照组这一比率为76.4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的复位效果良好,尤其针对多发性颌骨骨折,可以促进颌骨功能恢复.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流产与新鲜和解冻周期移植卵裂期胚胎、囊胚期胚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生殖内分泌科2009年~2014年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8163个周期(A1),新鲜囊胚移植周期89个周期(A2);解冻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731个周期(B1),解冻囊胚移植周期57个周期(B2),解冻卵裂期胚胎培养成囊胚移植周期38个周期(B3),比较五组之间的流产率.结果:整体流产率为18.4%.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的流产率显著低于卵裂期胚胎移植(5.4%vs 18.2%,P=0.017)、解冻囊胚移植和解冻卵裂期胚胎培养成囊胚后移植的流产率分别为5.4%、28.6%、15.4%,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新鲜囊胚移植的流产率较卵裂期胚胎移植低,而解冻囊胚流产率将大大提高.
作者:史艳彬;张振强;蒋树艳;李家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黄芩素是黄芩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解热镇痛、抗肿瘤、保肝、抗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作用.本文对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硕;洪涛;张多;卢文颖;杨雪婷;雒江菡;王福玲;阎力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从经处理后的龙眼核中提取原花青素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提取时间、温度、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以及提取的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并以此为依据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得出佳的提取条件.结果:研究表明各因素中对龙眼核原花青素提取影响的大小次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其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h以及提取温度60℃.结论:正交设计优化得到的龙眼核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方法具有更佳的提取效率.
作者:黄海潮;刘经亮;郑公铭;朱庆玲;周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输尿管上段石街患者应用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TMPCNL)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石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进行TMPCNL,对照组进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以及结石清除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结石清除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试验组的手术时间(98.11士25.34)min、术中出血量(29.02±8.68)ml、住院时间(6.10士2.00)d、并发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石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黎志钦;吴爱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与联合吸入两种气雾剂治疗成人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分别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千粉剂和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第4周、第12周的早间、晚间大呼气峰流速值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3、6.293,P<0.05).对两组患者l周以内的晚间未出现症状的时间进行分析,分别为(3.74±1.73)和(2.43±1.45),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8,P<0.05).对4周以内的日间、晚间未出现症状的时间进行分析,分别为(17.47±2.65)、(13.81±2.54)和(22.42±2.76)、(19.34±2.67),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8、6.384,P<0.05).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可以更快的缓解哮喘疾病,改善肺部通气功能,特别是缓解夜间哮喘症状.
作者:杨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医用智能纳米技术飞速发展,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纳米药物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医用纳米技术的主要突破和研究进展,从医用纳米材料、药物载体、医学诊断三个方面对纳米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智能化纳米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赵航;李燕;阎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238例确诊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119例,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11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95.80%明显高于常规组7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3.28%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75.63%,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海茹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