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牙病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对策分析

朱世曼

关键词:儿童行为, 口腔科治疗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长对儿童患牙病后诊治的重视,儿童牙病就诊患者越来越多,在门诊中常常碰到有些儿童患者在治疗时不合作,影响口腔临床医务人员正常诊疗,本文通过对600例1~12岁牙病患儿按不同年龄分组, 根据Frankl行为分类法,分析儿童口腔疾病患者心理行为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治疗对策.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加压输液袋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加压输液袋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将肝素盐水置于加压输液袋内,将加压输液袋充气≥300 mmHg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以3 mL/h的速度缓慢滴入,从而观察动脉管路血液返流率、血栓发生率、管道的污染率、栓塞发生率等.结果:使用加压输液袋显著降低了上述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创血压监测中应用加压输液袋,可以降低血液返流率、血栓发生率、管道污染率、栓塞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王凤珍;蔡永红;赖政洪;温贤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7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红霉素序贯治疗,治疗组34例接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为期2~3周一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体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住院时间、体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接受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吴惠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ASAⅠ~Ⅱ,分成三组:A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2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1 mg/kg,3 min后追加丙泊酚1 mg/kg行气管插管),C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10 min监测MAP、HR、SPO2.结果:在麻醉诱导期间,A组MAP和HR变化幅度大、B组变化幅度次之,C组变化幅度小,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随访三组患者均无诱导或手术期间术中知晓.结论:C组丙泊酚诱导给药方法可以明显减少MAP和HR波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给药方法.

    作者:周树保;钟茂林;陈丽;彭道珍;冯建伟;单热爱;叶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使用广谱抗生素致二重感染分析(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加强医、药、护的团队合作,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发生的二重感染的药物治疗经过.结果:临床药师应从患者药物选择、用药教育、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寻找工作切入点.结论: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在药物治疗中须审慎用药,并应做好其他辅助治疗和药学监护.

    作者:罗新辉;郭春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对其体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的方法(包括薄膜分散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逆向蒸发法)进行筛选,再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效果较好,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02±53) nm,Zeta电位为(32.5±5.0) mV,载药量为607.79 μg/mL,包封率为82.50%,12 h累积释放量为78.6%.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工艺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丽贞;陈晓红;曾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Syn、Neu-N、CD56、CgA、S-100、Vimentin、Olig-2、EMA、GFAP、Ki-67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7例肿瘤细胞均表达Neu-N、Syn、CD56,不表达CgA、Vim、EMA、Olig-2,Ki-67增殖指数0.5%~10%;7例患者中,1例失访,随访6例,1例术后18个月复发,余患者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复发,深入了解与掌握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罗穆云;肖秋香;李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急性期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急性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7例儿童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分析脑电图异常波形.结果:81例脑电图波形异常(93.1%),异常病例中脑电图波形α波呈活动慢化,δ、θ波活动明显增多;棘慢波主要表现在抽搐的患儿中;昏迷患儿中见高波幅δ活动,两半球不对称.异常类型中弥漫性异常76例,局限性异常5例.结论:脑电图检查既可早期诊断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还可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判定.

    作者:徐芳;吴平辉;冯起放;刘跃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规范性标准切面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运用产前超声规范性标准切面对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孕期(20~28周)孕妇2 091例,对受检胎儿应用标准切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并存储标准切面图像资料,跟踪随访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胎儿畸形62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53例,检出率85.5%(53/62),漏诊9例,漏诊率14.5%(9/62).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规范性标准切面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

    作者:廖祥凤;吴小洁;林水华;任苓;钟慧琴;陈晓华;郭明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儿疼痛及母亲情绪的影响

    目的:研究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儿疼痛及母亲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住院早产儿及母亲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母乳喂养组及对照组.应用SDS自评表(抑郁自评表)、SAS(焦虑自评表)在患儿住院当天及住院1周对母亲进行情绪评价.应用FLACC 行为评分量表对住院早产儿在接受特定侵入性操作(静脉穿刺)后进行疼痛评价.结果:母乳喂养能显著改善母亲的不良情绪,对住院早产儿的疼痛程度没有影响.结论:母乳喂养能改善早产儿母亲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周晖;张爱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唾液以及粪便等进行多途径传染[1].患者中婴幼儿居多,发病率高的年龄组均在3岁以下.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性疱疹及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疱疹,严重的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并导致死亡.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128例手足口病患儿,我们对其实施了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淼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膀胱内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重症胰腺炎(SPA)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时,病情凶险复杂,病死率高达66.7%[1].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腹腔内高压(IAH),因此监测腹腔压力至关重要,目前膀胱压的测定已成为腹腔压力监测的金标准[2].我院ICU病房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SPA患者61例,常规给予监测膀胱内压,对及时了解是否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谢红英;幸莉萍;朱宏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特点及其与体质指数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超重或肥胖和72例体重正常的儿童进行血脂检查,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特点,同时分析血脂与体质指数(BMI)、性别的关系.结果:72例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2.7%,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22.6%,三酰甘油(TG)升高占29.4%,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14.3%,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2.6%;72例体重正常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16.5%,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7.2%,三酰甘油(TG)升高占7.6%,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0,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4%.TC、TG、LDL-C、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的升高,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上升.结论: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且与BMI有直接关系,应制定相应措施,积极预防和干预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47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7例发生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47例未发生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术后白蛋白、术前GCS评分、血糖水平、手术次数、术后激素、后颅窝手术是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及血糖等指标是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及血糖水平等因素是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谢贤生;刘胜初;张显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伤口护理方法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护理包扎方法.方法:将203例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105例,对照组98例.实验组常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立即用医用伤口护理膜喷洒伤口,喷药后停留片刻,然后用弹性纱布外包扎两圈,接口处缝线固定.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处理伤口.比较两组术后伤口包扎的舒适度、术后疼痛、换药时是否有出血、伤口是否有血肿、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人数、伤口血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甲级愈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伤口护理方法能使术后换药时伤口与纱布不沾连、不损伤、不出血、不疼痛、弹性包扎固定不脱落,能适用男性的生理特点,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刘慧莲;黄江红;习娅骑;刘海丽;丁梅;李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lexgenin A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Ilexgenin A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进行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Apo-ONE Homogeneous均质蛋白酶-3/7检测试剂盒用于测量Caspase-3/7活性,通过测定宫颈癌细胞核提取物NF-κB p65 与DNA结合活性来衡量NF-κB的激活水平.结果:DAPI荧光染色发现,IA作用24h后,细胞核浓缩染色质凝聚,凋亡小体出现;I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加了Caspase-3/7的活性;IA对NF-κB的p65亚基的活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结论:IA可明显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

    作者:程齐来;廖梅香;黄志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赣南乌药中乌药醚内酯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赣南乌药中乌药醚内酯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劣,确定从赣南乌药中提取乌药醚内酯的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对赣南乌药进行提取,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提取液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以乌药醚内酯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佳提取方法.结果: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赣南乌药提取液中乌药醚内酯含量不同,浸渍提取法为0.713 0 mg/g,渗漉提取法为0.923 0 mg/g,回流提取法为0.735 0 mg/g,超声波提取法为0.776 0 mg/g,索氏提取法为0.503 0 mg/g.结论:五种提取方法中,渗漉提取法效果好,对设备和温度没有特殊要求,可低成本地进行工业化生产,是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理想的提取方法.

    作者:张剑;彭金年;占丰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拳参-413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电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拳参-413抗心肌肥厚大鼠心律失常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32只,体质量200~260 g,随机分成 ①生理盐水对照组;②心肌肥厚模型组;③ 0.5 mmol/kg的拳参-413组;④ 1.0 mmol/kg的拳参-413组.②③④组大鼠每天背部皮下注射1.0 mg/kg异丙肾上腺素,共10天.对照组每天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0天后给药组每天给予不同浓度的拳参-413,连续7天.观察拳参-413治疗前后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以及乳头肌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拳参-413(高、低剂量)治疗后,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各组心肌肥厚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复极化各水平均不同程度地长于正常对照大鼠,拳参-413高剂量组APD较模型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P<0.01).而去极化大速率(Vmax)、超射值(OS)和动作电位幅度(APA)以及静息膜电位(R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肌肥厚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拳参-413能够有效的缩短APD减轻心肌肥厚,说明拳参-413具有良好的抗心肌肥厚作用.

    作者:钟星明;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处理

    脑脊液漏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硬脊膜破裂,引起术后脑脊液通过引流管或手术切口流出体外,若处理方式不当,可导致术口不愈合、感染,甚至椎管内感染.椎管内感染是脑脊液漏的严重并发症,因脑脊液循环涉及颅内,故感染可能波及神经中枢,导致颅内感染等,McClelland等报道脊柱手术后颅内感染率为0.4%[1].脑脊液漏常见于腰、颈椎手术术后,胸椎手术脑脊液漏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胸椎手术且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病例,其中7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作者:赖笑雨;高辉;钟艳春;赖光松;何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培酮合并低剂量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利培酮合并低剂量氨磺必利与单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 例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和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阴性量表评分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社会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及计划性等四个条目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相比较,利培酮合并低剂量氨磺必利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阴性症状、社会功能的某些方面疗效更佳.

    作者:申璎;谢光平;刘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喘可治注射液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均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喘可治注射液穴位导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控制率为54.84%,对照组控制率为44.83%,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用喘可治注射液穴位导入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喘可治注射液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与喘可治注射液穴位导入能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喘可治注射液穴位导入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适宜于对小儿进行治疗操作.

    作者:罗娟娟;王玲;陈小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