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珍;蔡永红;赖政洪;温贤铭
目的:探讨拳参-413抗心肌肥厚大鼠心律失常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32只,体质量200~260 g,随机分成 ①生理盐水对照组;②心肌肥厚模型组;③ 0.5 mmol/kg的拳参-413组;④ 1.0 mmol/kg的拳参-413组.②③④组大鼠每天背部皮下注射1.0 mg/kg异丙肾上腺素,共10天.对照组每天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0天后给药组每天给予不同浓度的拳参-413,连续7天.观察拳参-413治疗前后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以及乳头肌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拳参-413(高、低剂量)治疗后,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各组心肌肥厚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复极化各水平均不同程度地长于正常对照大鼠,拳参-413高剂量组APD较模型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P<0.01).而去极化大速率(Vmax)、超射值(OS)和动作电位幅度(APA)以及静息膜电位(R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肌肥厚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拳参-413能够有效的缩短APD减轻心肌肥厚,说明拳参-413具有良好的抗心肌肥厚作用.
作者:钟星明;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无痛人流治疗的理想麻醉深度.方法:300例择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治疗的门诊患者,20~36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A组(Narcotrend指数即NI,维持在D0),B组(NI维持在D2),C组(NI维持在E1).在Narcotrend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患者NI值分别降至设定值2 min后开始无痛人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B组和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体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显著小于A组和C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下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治疗检查的理想麻醉深度为D2,此麻醉深度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及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作者:方九江;安晓萍;香效明;黄子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超重或肥胖和72例体重正常的儿童进行血脂检查,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特点,同时分析血脂与体质指数(BMI)、性别的关系.结果:72例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2.7%,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22.6%,三酰甘油(TG)升高占29.4%,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14.3%,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2.6%;72例体重正常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16.5%,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7.2%,三酰甘油(TG)升高占7.6%,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0,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4%.TC、TG、LDL-C、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的升高,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上升.结论: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且与BMI有直接关系,应制定相应措施,积极预防和干预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并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 h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F组的2、6和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DF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独地佐辛,且相关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陈新荣;邓秋云;郭锐;魏俊;杨俊;叶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立苏联合经鼻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6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随机分成可立苏+NCPAP组和NCPAP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治疗转归、并发症.结果:可立苏+NCPAP组在PaO2、SaO2均好于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立苏+NCPAP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NCPAP组(P<0.05).2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立苏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和换气,临床效果好.
作者:钟小明;钟梅;罗开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不适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探索进一步改善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不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腹部疼痛、喉部不适、肩部疼痛等并发症较为严重,分别为78%、69%、63%;患者术后活动的恢复和进食恢复情况较好,多数患者术后可在床上自由活动,当天即可进食.结论:部分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喉部不适、导尿疼痛、腹痛等问题,并且不适症状较重,护理人员应在一定范围内针对这些不适加以干预,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作者:黄铮;杨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经内镜和病理组织活检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观察组服用多潘立酮片和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1.8%,前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在治疗前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立酮对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效果,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增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
作者:邵宝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 sodium sulfonate,GSS)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0.1 mg/kg GSS组、0.3 mg/kg GSS组、阳性药物对照组(2.5 mg/kg联苯双酯).采用腹腔注射10% CCl4,体积为0.1 mL/10 g,持续6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GSS、阳性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6周.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并计算AST/ALT比值;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及CD8+ T淋巴细胞亚型,并计算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肝细胞呈气球样变、脂肪变性、胞质凝聚、或肝细胞变性坏死;GSS实验组肝组织未见明显的脂肪变性或炎性病灶.(2)模型组小鼠血清AST及ALT含量升高,GSS实验组小鼠血清AST、AL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3)模型组小鼠CD3+细胞比例升高,CD8+ T细胞比例降低,CD4和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GSS治疗后,CD3+细胞比例降低,CD8+ T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CD4和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结论:GSS对CCl4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免疫功能实现的.
作者:薛进华;李小花;秦帅培;李和;黎晓;李良东;曾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唾液以及粪便等进行多途径传染[1].患者中婴幼儿居多,发病率高的年龄组均在3岁以下.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性疱疹及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疱疹,严重的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并导致死亡.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128例手足口病患儿,我们对其实施了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淼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压氧组37例,对照组35例,高压氧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治疗次数为10~40次.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有效)为94.59%.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82.86%,显效率62.8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康复疗效明显.
作者:李金玉;钟江;李立明;伍国华;邱洁琪;邱传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8例经临床资料和/或生物学证实儿童白血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均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第1天予以负荷剂量为6 mg/k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随后予维持剂量为4 mg/k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用药时间5~28 d,中位数为11 d,并对用药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进行监测.结果:伏立康唑临床总有效率为72.92%,真菌清除率为78.26%,只有少数患者发生轻度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视觉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伏立康唑因其抗菌谱较广,耐药性少,在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有非常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少,该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真菌药物.
作者:陈懿建;张立群;万通;郑永亮;陈小芸;严志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比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临床与病理证实的55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其特点.结果:55例中位于长骨50例、扁骨5例.X线表现为膨胀性偏心性囊状骨质破坏区,皂泡样改变及骨包壳.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骨壳基本完整,典型呈皂泡样改变.MRI表现为T1WI为低或中等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多具有特征性,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多数征象相互对应.平片仍是本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需行CT和MRI检查.
作者:刘健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赣州市健康体检人员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痛风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已糖激酶法、酶比色法、选择性抑制法、选择性清除法,测定赣州市6 546例健康体检人员空腹BS、TC、TG、HDL-C、LDL-C、UA水平,以不同年龄、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 546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糖患病率为17.9%,高TC患病率为11.6%,高TG患病率为29.1%,低HDL-C为5.4%,高LDL-C患病率为31.5%,高血尿酸患病率为19.8%.结论:赣州市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尿酸患病率较高且较年轻化,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对各种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荣艳;李远香;吴芳;朱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成人患者行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症、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布比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分别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于麻醉前、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各时点:(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2)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持续时间;(3)舒适程度;(4)牵拉反应;(5)不良反应.结果:(1)患者给药后1(T1)、3(T2)、5(T3)、15(T4)、30(T5)、60(T6)、120(T7) min时SBP、DBP、MAP、HR、SPO2、RR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阻滞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舒适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有8例患者术中出现牵拉反应,占16%,而B组无1例出现牵拉反应;(6)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地用于成人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更好地增强和延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提高术中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刘晓晖;鲁小民;习丽俊;丁晓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 Splb~200c型脉冲激光治疗0~1岁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plb~200c型脉冲激光器,治疗138例0~1岁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患儿,并分成3个治疗组:0~3个月,4~6个月,7~1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结果:总治愈率为92.75%,3个治疗组的总治愈率比较显示,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结论:Splb~200c型脉冲激光是治疗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有效的治疗方法;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须早治疗早有利.
作者:张玉萍;朱文憬;钟雨;翁丽萍;钟静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7例发生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47例未发生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术后白蛋白、术前GCS评分、血糖水平、手术次数、术后激素、后颅窝手术是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及血糖等指标是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及血糖水平等因素是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谢贤生;刘胜初;张显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龙虾粗蛋白的致敏方式,建立小鼠龙虾过敏模型,探讨龙虾过敏体外鉴定与评价的方法.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OVA阳性对照组、Coca's液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OVA(Ovalbumin,卵清蛋白)、龙虾粗提蛋白,加氢氧化铝佐剂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建立食物过敏动物模型.ELISA法测定第二次致敏激发后血清中IgE与组胺水平并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同时观察脾指数及激发后的过敏症状.结果:末次激发后1 h采血,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IgE含量为(236.75±73.39) μg/L,与阳性对照OVA组无区别,与阴性对照Coca's液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显著升高(P<0.01);龙虾粗提蛋白组的组胺含量(406.55±232.79) 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中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滴度达到1/16;龙虾粗提蛋白组和OVA致敏组小鼠的脾指数明显大于Coca's液或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龙虾过敏小鼠模型,通过ELISA测定血清IgE和组胺以及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可作为一种鉴定与评价龙虾过敏的方法.
作者:陈同强;郭丹;邱立明;徐杨剑雄;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亚甲蓝和罗哌卡因混合液在胸外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2010~2011年45例开胸手术患者静脉镇痛为A组,2012年至2013年7月51例开胸手术后镇痛使用静脉镇痛加亚甲蓝罗哌卡因肋间注射为B组:在胸部手术结束关胸前,在胸椎侧开胸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血管神经鞘注射注入亚甲蓝和罗哌卡因混合夜.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6 h、24 h、48 h、72 h止痛效果.结果:术后6 h、24 h、48 h、72 h两组疼痛VAS评分A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静脉镇痛加亚甲蓝罗哌卡因肋间注射预防开胸术后疼痛具有简单易行,持续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作者:钟信明;穆恒明;刘开敏;曹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组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占同期住院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21%[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脂异常、血清白蛋白降低.西医治疗是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为主要药物 .经过激素治疗后,约90%的患儿敏感而病情缓解[2],但80%患儿复发[3],其中60%经常复发或激素依赖[4].且长时间使用高剂量激素后,可能会诱发和加重感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TA)抑制、库兴综合征、高血压、肥胖、发育障碍、骨质疏松、糖代谢异常、脑萎缩等.尤其是部分病例出现激素依赖或抵抗,使得激素为主的西医治疗出现了瓶颈.
作者:王玲;洪红;林华;饶兴瑜;钟江;刘小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以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为标准,随机选择癌性疼痛患者60例,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干预前采用以往的护理经验,针对疾病与症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疼痛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自身对照前,生活质量高于自身对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肖开阳;洪滔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