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穆云;肖秋香;李扬
目的:研究IgA肾病新评价标准牛津病理分型方法与Lee分级方法的相关性,探讨牛津分型病理指标与IgA肾病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7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病理资料,分别按照Lee分级标准和IgA肾病牛津分型标准进行评价,比较两种病理分型方法间的相关性,及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Pro)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根据牛津分型中各个病理指标进行分组,分为M0组与M1组,E0组与E1组,S0组与S1组,T0、T1与T2组,无新月体、新月体<25%组和新月体25%~75%组,<25%球性硬化组和≥25%球性硬化组,分别比较各分组间的BUN、Scr、eGFR、24 h-UPro等临床指标.结果: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与Lee分级呈正相关,两种方法均与BUN、Scr正相关,与eGFR负相关,而与24 h-UPro均无相关性.牛津病理评分指标M、E、S、T分组,新月体分组和球性硬化分组间IgA肾病患者eGFR有明显差异并呈负相关;M0组与M1组间在BUN、Scr、血尿酸(UA)中有明显差异并呈正相关,其余BMI、MAP、血脂(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无明显差异.E0组与E1组间BUN、BMI有明显差异并呈正相关,其余Scr、血脂等无明显差异.S0组与S1组间BUN、Scr、总胆固醇有明显差异并呈正相关,其余BMI、MAP等无明显差异.T0、T1与T2组间BUN、Scr、MAP、UA有明显差异并呈正相关,而BMI、血脂等无明显差异.新月体分组间BUN、Scr有明显差异并呈正相关,其余UA、血脂等无明显差异.球性硬化分组间BUN、Scr、MAP、UA有明显差异并呈正相关,其余BMI、血脂等无明显差异.T分组间和球性硬化分组间24 h-UPro有明显差异并呈正相关,其余M、E、S分组及新月体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方法与Lee分级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IgA肾病具有临床适用性.牛津病理分型病理指标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为活动性病变,经治疗可逆转,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则为慢性化指标,可提示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冼丽英;叶伟标;尹有群;卢义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AKT、PTEN、HER2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分期、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pAKT、PTEN、HER2和P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pAKT、HER2和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41.7%、55.0%和38.3%.随着乳腺癌临床TNM分期的升高,PTEN和PR阳性表达率呈降低趋势,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TEN和PR阳性表达率下降,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临床TNM分期的升高,pAKT和HER2阳性表达率呈升高趋势,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AKT和HER2阳性表达率上升,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KT、PTEN、HER2和PR的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预防、检查、治疗及监测预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娜;郑杨;朱湘南;叶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成人患者行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症、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布比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分别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于麻醉前、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各时点:(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2)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持续时间;(3)舒适程度;(4)牵拉反应;(5)不良反应.结果:(1)患者给药后1(T1)、3(T2)、5(T3)、15(T4)、30(T5)、60(T6)、120(T7) min时SBP、DBP、MAP、HR、SPO2、RR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阻滞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舒适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有8例患者术中出现牵拉反应,占16%,而B组无1例出现牵拉反应;(6)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地用于成人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更好地增强和延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提高术中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刘晓晖;鲁小民;习丽俊;丁晓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赣南乌药中乌药醚内酯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劣,确定从赣南乌药中提取乌药醚内酯的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对赣南乌药进行提取,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提取液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以乌药醚内酯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佳提取方法.结果: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赣南乌药提取液中乌药醚内酯含量不同,浸渍提取法为0.713 0 mg/g,渗漉提取法为0.923 0 mg/g,回流提取法为0.735 0 mg/g,超声波提取法为0.776 0 mg/g,索氏提取法为0.503 0 mg/g.结论:五种提取方法中,渗漉提取法效果好,对设备和温度没有特殊要求,可低成本地进行工业化生产,是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理想的提取方法.
作者:张剑;彭金年;占丰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并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 h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F组的2、6和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DF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独地佐辛,且相关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陈新荣;邓秋云;郭锐;魏俊;杨俊;叶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小儿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情况,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更好的减少误诊,力求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儿科2010~2012年收治的21例小儿恙虫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21例(100%),焦痂19例(90.4%),淋巴结肿大15例(71.4%);外斐氏反应阳性率19例(90.4%);误诊8例,误诊率为38.1%.结论:发热、焦痂(或溃疡)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恙虫病流行季节,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皮肤焦痂,及时行外斐氏反应检查,对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有重要意义.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对小儿恙虫病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华彬;王萍;刘跃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换药又称交换敷料,是外科基本的技术,包括伤口检查,拆除缝线,更换除去引流物,扩大伤口等[1].通过换药,可以使药物直达病位,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慢性难愈性伤口是指一类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的创面在预期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2].常见于外伤性溃疡、放射性溃疡[3]、感染性伤口、坏死性伤口以及慢性营养不良和糖尿病人等.贝复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创面愈合,为创面愈合提供了佳环境,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罗风英;廖南妮;高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以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为标准,随机选择癌性疼痛患者60例,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干预前采用以往的护理经验,针对疾病与症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疼痛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自身对照前,生活质量高于自身对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肖开阳;洪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护理包扎方法.方法:将203例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105例,对照组98例.实验组常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立即用医用伤口护理膜喷洒伤口,喷药后停留片刻,然后用弹性纱布外包扎两圈,接口处缝线固定.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处理伤口.比较两组术后伤口包扎的舒适度、术后疼痛、换药时是否有出血、伤口是否有血肿、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人数、伤口血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甲级愈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伤口护理方法能使术后换药时伤口与纱布不沾连、不损伤、不出血、不疼痛、弹性包扎固定不脱落,能适用男性的生理特点,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刘慧莲;黄江红;习娅骑;刘海丽;丁梅;李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lexgenin A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进行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Apo-ONE Homogeneous均质蛋白酶-3/7检测试剂盒用于测量Caspase-3/7活性,通过测定宫颈癌细胞核提取物NF-κB p65 与DNA结合活性来衡量NF-κB的激活水平.结果:DAPI荧光染色发现,IA作用24h后,细胞核浓缩染色质凝聚,凋亡小体出现;I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加了Caspase-3/7的活性;IA对NF-κB的p65亚基的活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结论:IA可明显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
作者:程齐来;廖梅香;黄志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立苏联合经鼻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6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随机分成可立苏+NCPAP组和NCPAP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治疗转归、并发症.结果:可立苏+NCPAP组在PaO2、SaO2均好于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立苏+NCPAP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NCPAP组(P<0.05).2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立苏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和换气,临床效果好.
作者:钟小明;钟梅;罗开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对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胸腺肽肠溶片),中药对照组(单纯口服自拟中药方),治疗组(中西药两者方法结合),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10%,西药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36.7%,中药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3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比单用西药及中药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作者:蔡莉;曾衍胜;钟瑞平;张国基;宋燕飞;陈体高;钟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鼻咽癌由于其部位隐蔽且腔道狭小,四周结构复杂,且病理以低分化鳞癌为主,占95.5%,而中﹑高分化鳞癌﹑腺癌占1.58%[1].放射治疗是目前首选治疗手段,必要时辅以腔内照射疗法[2].
作者:黄春兰;刘华之;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伴卵巢转移的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伴卵巢转移的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肉眼观察:双侧卵巢肿瘤均为囊性,切面多囊状,囊内壁光滑.镜下囊内壁内衬单层黏液柱状上皮,局灶细胞轻度异型.免疫组化示卵巢及宫颈肿瘤细胞CEA(+)、P53(+)、Ki-67阳性指数>5%.病理诊断: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伴双侧卵巢转移.结论: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伴卵巢转移易被误诊为黏液性囊腺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作者:郑益红;雷英;赖姨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 sodium sulfonate,GSS)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0.1 mg/kg GSS组、0.3 mg/kg GSS组、阳性药物对照组(2.5 mg/kg联苯双酯).采用腹腔注射10% CCl4,体积为0.1 mL/10 g,持续6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GSS、阳性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6周.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并计算AST/ALT比值;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及CD8+ T淋巴细胞亚型,并计算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肝细胞呈气球样变、脂肪变性、胞质凝聚、或肝细胞变性坏死;GSS实验组肝组织未见明显的脂肪变性或炎性病灶.(2)模型组小鼠血清AST及ALT含量升高,GSS实验组小鼠血清AST、AL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3)模型组小鼠CD3+细胞比例升高,CD8+ T细胞比例降低,CD4和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GSS治疗后,CD3+细胞比例降低,CD8+ T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CD4和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结论:GSS对CCl4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免疫功能实现的.
作者:薛进华;李小花;秦帅培;李和;黎晓;李良东;曾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重症胰腺炎(SPA)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时,病情凶险复杂,病死率高达66.7%[1].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腹腔内高压(IAH),因此监测腹腔压力至关重要,目前膀胱压的测定已成为腹腔压力监测的金标准[2].我院ICU病房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SPA患者61例,常规给予监测膀胱内压,对及时了解是否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谢红英;幸莉萍;朱宏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可挤出淡黄色脂栓,皮损可表现为白、黑头粉刺,丘疹,脓丘疹或脓疱、结节及囊肿,其主要原因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相关[1].此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我科用中药面膜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113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抗病毒治疗过程的病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参与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积极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物治疗,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曾洁;陈芳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科长期接受透析治疗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路径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随机式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平均在96%以上.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优质护理工作中使用路径式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宣教效果优于传统随机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李美秀;李小琴;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印片细胞学与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术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8例术中送检乳腺肿块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同时进行术中印片细胞学检查,并以终石蜡切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8例乳腺肿块冰冻切片确诊93例,确诊率94.9%,印片细胞学确诊94例,确诊率95.9%,二者共同确诊96例,确诊率98%.结论:印片细胞学与冰冻切片检查联合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郭广秀;张功亮;王建;陈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