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秀;张功亮;王建;陈青
目的:探讨加压输液袋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将肝素盐水置于加压输液袋内,将加压输液袋充气≥300 mmHg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以3 mL/h的速度缓慢滴入,从而观察动脉管路血液返流率、血栓发生率、管道的污染率、栓塞发生率等.结果:使用加压输液袋显著降低了上述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创血压监测中应用加压输液袋,可以降低血液返流率、血栓发生率、管道污染率、栓塞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王凤珍;蔡永红;赖政洪;温贤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并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 h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F组的2、6和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DF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独地佐辛,且相关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陈新荣;邓秋云;郭锐;魏俊;杨俊;叶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对其体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的方法(包括薄膜分散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逆向蒸发法)进行筛选,再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效果较好,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02±53) nm,Zeta电位为(32.5±5.0) mV,载药量为607.79 μg/mL,包封率为82.50%,12 h累积释放量为78.6%.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工艺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丽贞;陈晓红;曾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换药又称交换敷料,是外科基本的技术,包括伤口检查,拆除缝线,更换除去引流物,扩大伤口等[1].通过换药,可以使药物直达病位,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慢性难愈性伤口是指一类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的创面在预期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2].常见于外伤性溃疡、放射性溃疡[3]、感染性伤口、坏死性伤口以及慢性营养不良和糖尿病人等.贝复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创面愈合,为创面愈合提供了佳环境,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罗风英;廖南妮;高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脑脊液漏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硬脊膜破裂,引起术后脑脊液通过引流管或手术切口流出体外,若处理方式不当,可导致术口不愈合、感染,甚至椎管内感染.椎管内感染是脑脊液漏的严重并发症,因脑脊液循环涉及颅内,故感染可能波及神经中枢,导致颅内感染等,McClelland等报道脊柱手术后颅内感染率为0.4%[1].脑脊液漏常见于腰、颈椎手术术后,胸椎手术脑脊液漏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胸椎手术且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病例,其中7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作者:赖笑雨;高辉;钟艳春;赖光松;何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以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为标准,随机选择癌性疼痛患者60例,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干预前采用以往的护理经验,针对疾病与症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疼痛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自身对照前,生活质量高于自身对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肖开阳;洪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运用产前超声规范性标准切面对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孕期(20~28周)孕妇2 091例,对受检胎儿应用标准切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并存储标准切面图像资料,跟踪随访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胎儿畸形62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53例,检出率85.5%(53/62),漏诊9例,漏诊率14.5%(9/62).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规范性标准切面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
作者:廖祥凤;吴小洁;林水华;任苓;钟慧琴;陈晓华;郭明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压氧组37例,对照组35例,高压氧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治疗次数为10~40次.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有效)为94.59%.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82.86%,显效率62.8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康复疗效明显.
作者:李金玉;钟江;李立明;伍国华;邱洁琪;邱传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不适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探索进一步改善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不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腹部疼痛、喉部不适、肩部疼痛等并发症较为严重,分别为78%、69%、63%;患者术后活动的恢复和进食恢复情况较好,多数患者术后可在床上自由活动,当天即可进食.结论:部分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喉部不适、导尿疼痛、腹痛等问题,并且不适症状较重,护理人员应在一定范围内针对这些不适加以干预,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作者:黄铮;杨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的影响.方法:对 60例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原有药物(利培酮)治疗和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进行 1 周 1~2次共6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在入组前及治疗结束时,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研究完成后,观察组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后,组内SA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经历相同时间后进行评估,组内SA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有效地缓解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
作者:朱琳;谢光平;刘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病变医用臭氧(O3)的注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其中A组为医用臭氧治疗组,B组为消炎镇痛液治疗组.A组取内外膝眼穿刺入路,选择7号针穿刺至骨面,回抽无血后,注入40 μg/mL的医用臭氧20 mL.B组:按同一方法穿刺成功后注入消炎镇痛液5 m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3个月的镇痛效果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AB两组治疗后l周、2周和3个月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A组评分均低于B组;治疗3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与B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医用臭氧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变,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谌锐;钟宝林;朱庆;李以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唾液以及粪便等进行多途径传染[1].患者中婴幼儿居多,发病率高的年龄组均在3岁以下.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性疱疹及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疱疹,严重的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并导致死亡.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128例手足口病患儿,我们对其实施了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淼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路径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应用观察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 110 例,分成路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行护理,路径组患者实行临床路径治疗和护理,将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管理和护理专业水平,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促进骨折的康复.
作者:崔惠玲;罗正娥;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以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据医学资料显示,我国帕金森病的总人数高达200万以上(2010年).随着我国人口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不少并发PD,今后将会更多的PD患者面临临床手术麻醉.有效合理的麻醉管理对于PD患者围术期安全非常关键.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少关于PD患者麻醉的研究报道,本文回顾新近国内外文献,总结性阐述PD患者的麻醉处理特点,为临床上PD患者的麻醉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叶军明;郭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亚甲蓝和罗哌卡因混合液在胸外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2010~2011年45例开胸手术患者静脉镇痛为A组,2012年至2013年7月51例开胸手术后镇痛使用静脉镇痛加亚甲蓝罗哌卡因肋间注射为B组:在胸部手术结束关胸前,在胸椎侧开胸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血管神经鞘注射注入亚甲蓝和罗哌卡因混合夜.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6 h、24 h、48 h、72 h止痛效果.结果:术后6 h、24 h、48 h、72 h两组疼痛VAS评分A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静脉镇痛加亚甲蓝罗哌卡因肋间注射预防开胸术后疼痛具有简单易行,持续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作者:钟信明;穆恒明;刘开敏;曹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龙虾粗蛋白的致敏方式,建立小鼠龙虾过敏模型,探讨龙虾过敏体外鉴定与评价的方法.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OVA阳性对照组、Coca's液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OVA(Ovalbumin,卵清蛋白)、龙虾粗提蛋白,加氢氧化铝佐剂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建立食物过敏动物模型.ELISA法测定第二次致敏激发后血清中IgE与组胺水平并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同时观察脾指数及激发后的过敏症状.结果:末次激发后1 h采血,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IgE含量为(236.75±73.39) μg/L,与阳性对照OVA组无区别,与阴性对照Coca's液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显著升高(P<0.01);龙虾粗提蛋白组的组胺含量(406.55±232.79) 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中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滴度达到1/16;龙虾粗提蛋白组和OVA致敏组小鼠的脾指数明显大于Coca's液或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龙虾过敏小鼠模型,通过ELISA测定血清IgE和组胺以及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可作为一种鉴定与评价龙虾过敏的方法.
作者:陈同强;郭丹;邱立明;徐杨剑雄;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别测定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CA-199水平.结果:乙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乙肝慢性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中CA-199水平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其可作为评估肝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杨爱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抗病毒治疗过程的病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参与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积极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物治疗,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曾洁;陈芳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8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肾结核18例,肾结石重度肾积水60例,肾癌9例,脓肾26例,肾盂癌8例,无功能萎缩肾7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0~17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55~280 mL,平均75 mL.结论:经后腹膜行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安全可靠、疼痛轻、创伤微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传统的肾切除术.
作者:桂金勇;童宏华;杨巧英;赖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经内镜和病理组织活检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观察组服用多潘立酮片和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1.8%,前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在治疗前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立酮对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效果,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增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
作者:邵宝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