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李倩玲;吴乐英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做好细节护理对减少剖宫产术中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4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传统护理与细节护理组各70例,分别予以传统护理和细节护理.记录二组患者实施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细节护理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显著降低.结论:做好细节护理是保证剖宫产手术成功的前提之一,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麻醉配合质量,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钱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6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对策.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病情可轻可重,检查手段多样;及时溶栓治疗、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效果好.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谱广,表现多样,辅助检查手段多样为非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影响预后.
作者:吴静霞;刘惠玲;黄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肌注,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55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肌注.观察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至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体重及新生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至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优于单用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建平;丁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用于老年人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15例年龄60岁以上曾做过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并经过1~5年随访.结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固位稳定性良好,较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舒适、易适应,咀嚼功能强.复查X线片示各基牙牙周膜正常,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磁性附着体能加强义齿固位力,且固位力持久稳定,操作简单,在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中医患双方均效果满意.
作者:邝华;王华;黄湘穗;陈贵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有效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手术治疗26例,其中25例痊愈,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中1例痊愈,1例死亡,2例患者死亡原因为全身多器官衰竭和严重的全身感染,总有效率92.3%,住院天数14~42天,平均23.5天.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明确诊断后应及时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充分引流,控制感染抗休克,严密监测肝、肾等全身脏器多功能状况,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张雄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河源地区消化性溃疡穿孔(perforated peptic ulcer,PPU)状况的调查,了解PPU在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PPU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入院救治的540例PPU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PPU的相关因素,包括PPU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吸烟、饮酒、溃疡病史及其治疗情况、H.pylori感染情况、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以及季节因素.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erforated duodenal ulcer,PDU):胃溃疡穿孔(perforated gastric ulcer,PGU)为1.66:1,不同血型构成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以O型血多,吸烟对PPU有显著影响,>60岁的老年人比例高,服用NSAIDs对PPU有显著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80.74%,不同季节和PPU发病率有相关.结论:年龄、O型血、吸烟、服用NSAIDs和H.pylori感染是河源地区PPU发病的危险因素,由于气候原因,河源地区自行随意服用NSAIDs较多,春末和初秋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
作者:李立涛;王华丽;司丕成;宁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我院外科加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113例危重症患者为实验组,2009年常规院内转运管理的10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为(30.2±7.9)min,2009年为(39.8±5.5) min,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比2009年有明显缩短.2010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3例、窒息0例、坠床0例、病情恶化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53%; 2009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5例、窒息3例、坠床2例、病情恶化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不良事件的发生比2009年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刘长英;林杏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26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经宫腔镜下取环、经腹取环、剖腹探查+经阴道取环、腹腔镜下取环等不同手术方法取出异位的节育器后,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结论:严格遵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提高计生人员的业务水平,术后定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宫内节育器异位应及时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出节育器.
作者: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女,46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不适并向右腰部放射痛30余年,加重1周入院.伴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B超示:胆囊大小为60 mm×35 mm,壁欠光滑,内可探及大小不等的强光团其后伴声影;胆管呈囊球状扩张,约110mm×88mm大小,内可探及89mm×67mm大小的强光团后伴声影,胆管远端狭窄.
作者:周龙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向汗腺上皮分化可行性及条件,为汗腺组织工程探索新的种子细胞提供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人汗腺细胞.将胚胎干细胞培养于人羊膜表面诱导其向表皮干细胞转化后,与人汗腺细胞直接共同培养,诱导其分化为汗腺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诱导分化结果.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汗腺细胞CK19、CEA阳性表达.培养于人羊膜表面的胚胎干细胞β1整合素呈强阳性表达,符合表皮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经与人汗腺细胞共培养2周后,有部分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表皮干细胞表达CEA,表明通过汗腺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间直接接触等可能的作用途径,使其表型向汗腺细胞表型转化.结论:胚胎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可能成为汗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
作者:罗文跃;龙丽芸;李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取出生1~3d的SD大鼠的乳鼠,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分离心肌细胞,并加入适量BrdU纯化心肌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纯度,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心肌细胞并观察其形态,计算存活率92%,纯度90%,2~3d出现同步搏动.结论:胰蛋白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可分离存活率较高的心肌细胞,用差速贴壁法并加入适量BrdU可纯化心肌细胞,使细胞搏动良好.
作者:曾石秀;廖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预防和减少中药注射剂在医院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方法:分析现阶段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探讨医院加强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的办法.结果:影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个体因素、药物因素、使用因素、管理因素、知识不足等.结论:医院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需要医师、药剂和护理三大部门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才能做好.
作者:李勤芳;李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21例,均采用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法吻合,分析患者胰肠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各指标.结果: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法吻合时间(8.0+2.0) min,无胰瘘,胆瘘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法吻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有效降低胰瘘发生率.
作者:刘红权;谢元才;夏来阳;赖承治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地黄多糖是中药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促进机体造血、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活性、降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地黄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许春鹃;薛进华;范启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足月儿HMD发病的高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间37例足月儿HM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年龄分布,高发因素,临床特点,以及机械通气+PS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者28例占75.7%,窒息者12例占32.4%,脐带异常者15例占40.5%,羊水异常者13例占35%,胎盘异常者28例占75.7%,母亲疾患者16例占43%.37例给予PS治疗者33例,使用nCPAP者11例,机械通气者26例.痊愈35例,死亡1例,自动放弃1例.结论:剖宫产、胎盘异常,母亲疾患为足儿HMD的高发因素,机械通气+PS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郭毅;陈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我中心120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因、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与创伤死亡分别占内、外科疾病死亡的75.52%与24.48%.结论:识别高危人群,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合理配备资源,尽可能提高院前复苏的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
作者:张丽萍;邓广飞;丛娜;邱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梗死灶大小的影响.方法:取16只C57小鼠,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缺血模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行低温处理,一组处于室温下,缺血再灌注24h行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结果:低温处理的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未处理的小鼠.结论:对局灶性脑缺血而言,低温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方莹莹;王袆媛;李晓文;孙丽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以及产后2h至24h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1].此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2].产后大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分娩产妇110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22例,经及时采取积极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其中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我院采用MTX杀胚胎保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叶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男,43岁,左侧胸痛入院,外院X线平片及CT显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入院.入院后多次抽取胸水,胸腔积液迅速增长,临床怀疑左侧胸腔内恶性肿瘤行胸腹CT增强扫描.CT增强检查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胰腺体尾后侧及左肾包膜下囊性占位,二维重建显示囊性病变似与左侧胸腔相连.建议磁共振检查.
作者:刘少强;邱兴庭;陈惠;郭少华;许凡勇;谢春;苏子慧;卢绍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