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芸;罗文跃
目的:总结分析双腔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的原因和治疗体会,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我院收治的24例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患者均采用F18~F20 Foley三腔导尿管重新置管导尿,同时对患者根据具体症状给予止血、对症和预防感染治疗.结果:23例患者治愈,恢复良好,可自行排尿.1例患者出院后出现尿道狭窄,经定期扩张尿道好转,其余患者均未留下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医护人员熟悉尿道的特点,了解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内部结构,同时严格操作规范,掌握正确的插管、拔管方法,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发生.患者尿道损伤后及时治疗可以预防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龙滨;奚晶;钟阳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我中心120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因、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与创伤死亡分别占内、外科疾病死亡的75.52%与24.48%.结论:识别高危人群,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合理配备资源,尽可能提高院前复苏的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
作者:张丽萍;邓广飞;丛娜;邱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取出生1~3d的SD大鼠的乳鼠,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分离心肌细胞,并加入适量BrdU纯化心肌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纯度,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心肌细胞并观察其形态,计算存活率92%,纯度90%,2~3d出现同步搏动.结论:胰蛋白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可分离存活率较高的心肌细胞,用差速贴壁法并加入适量BrdU可纯化心肌细胞,使细胞搏动良好.
作者:曾石秀;廖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乙肝宁复方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乙肝宁复方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对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佳除蛋白的乙醇浓度和药液比进行筛选;采用茚三酮比色分光光度法,于568 nm,测定乙肝宁复方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醇浓度为70%,生药浓度为1g/mL(生药比1∶6)可较好除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减少测定干扰;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标准曲线方程为:A=0.055 9C-0.225 3(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07%(n=9),线性关系良好.该法测得乙肝宁复方药材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1.47%,乙肝宁浸膏中含量为5.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乙肝宁复方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邹龙;李仲秋;刘辉;夏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制取管钩在上尿路结石术后拔除D-J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制取管钩,为68例女性尿路结石术后患者拔除D-J管.结果:66例门诊拔管成功,其中40例一次拔管成功,26例重复2~3次操作拔管成功,操作时间5~480s,平均30s,2例反复操作未能成功,后改膀胱镜下拔管.结论:自制取管钩拔除D-J管,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无需腔镜设备,不增加额外费用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赖清源;周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作临床观察及记录,并分析原因.方法:对18例(31只眼)患者尿毒症合并青光眼在血液透析前后1h做眼压测量、记录,跟踪观察1月~2年.结果:18例(31只眼)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有明显升高,升高的幅度约(10±4.5)mmHg.结论: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为眼压升高,眼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是:(1)血液透析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引发房水生成增加、眼内容物体积增大,眼压升高.(2)血液透析加重了尿毒症合并青光眼患者本身的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加重网膜缺血、缺氧、加重瞳孔缘、房角、小梁网处的新生血管收缩、加剧房水排出障碍.(3)血液透析中使用肝素透析,加重网膜、虹膜的新生血管出血、进而眼压升高.(4)血液透析后依前列醇(PGI)反射性分泌增多、血管扩张、血-房水屏障通透性增加,房水增多、眼压升高.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骨科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10年余,从2010年起,我院推行临床药师制度,临床药师下临床参与查房、会诊、患者治疗方案制定、疑难病例讨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笔者通过正规化培训后派驻骨科从事临床药师工作.现就参与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2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平;王述华;赖晓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女,46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不适并向右腰部放射痛30余年,加重1周入院.伴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B超示:胆囊大小为60 mm×35 mm,壁欠光滑,内可探及大小不等的强光团其后伴声影;胆管呈囊球状扩张,约110mm×88mm大小,内可探及89mm×67mm大小的强光团后伴声影,胆管远端狭窄.
作者:周龙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46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重型急性胰腺炎病人在采取非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药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等多种护理施后,治愈43例,转上级医院2例,死亡1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在采取非手术治疗的同时通过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为掌握章贡区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疫情资料来自章贡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章贡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797.12/10万,死亡率为1.69/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呼吸系统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结论:章贡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应以肠道传染病、呼吸系统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重点抓好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等5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苏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整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简称《规范》)已颁布执行近两年,卫生部办公厅(2011)56号文件[2](简称《文件》)就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也做出了部署,为了贯彻落实《规范》和《文件》,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处方质量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树金;魏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用于老年人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15例年龄60岁以上曾做过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并经过1~5年随访.结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固位稳定性良好,较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舒适、易适应,咀嚼功能强.复查X线片示各基牙牙周膜正常,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磁性附着体能加强义齿固位力,且固位力持久稳定,操作简单,在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中医患双方均效果满意.
作者:邝华;王华;黄湘穗;陈贵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肥胖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肥胖患者内分泌改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结果及肥胖患者内分泌改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结果:肥胖组非正常子宫内膜(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雌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与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有明显的相关性,肥胖患者的高雌激素、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影响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及早发现并给予治疗.
作者:李晓红;李瑾;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地黄多糖是中药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促进机体造血、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活性、降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地黄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许春鹃;薛进华;范启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26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经宫腔镜下取环、经腹取环、剖腹探查+经阴道取环、腹腔镜下取环等不同手术方法取出异位的节育器后,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结论:严格遵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提高计生人员的业务水平,术后定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宫内节育器异位应及时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出节育器.
作者: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9年至2011年收治小儿后颅窝肿瘤17例,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下蚓部切开的传统手术入路术式以及经小脑延髓裂人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1例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小脑缄默综合征及口咽失用1例,经治疗2月后症状基本消除;脑脊液漏1例,经再次加固缝合及加压包扎后治愈.结论:小儿后颅窝肿瘤需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传统手术入路需切开小脑蚓部,损伤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可相对减少血管,神经及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术后小脑缄默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但相对较难掌握.
作者:罗军;朱小荣;娄建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患者低视力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光明工程中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155例(16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3个月视力结果为标准,视力低于0.3的患眼作为低视力眼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影响该组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低视力165眼,白内障术后引起低视力的因素为术前眼内难以判断的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后发性白内障为主要因素.结论:光明工程中批量手术术后低视力的因素很多,术中对高危患者加倍谨慎,对可控性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熊外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认识,针对其常见的原因,提出合理预防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53例ADR中,轻度不良反应者占73.58%,中度不良反应者占20.75%,重度不良反应者占5.67%.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并非无毒无害,应提高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安全性.
作者:肖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梗死和常规治疗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静脉滴注舒血宁、胞磷胆碱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梗死,能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九金;周永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足月儿HMD发病的高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间37例足月儿HM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年龄分布,高发因素,临床特点,以及机械通气+PS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者28例占75.7%,窒息者12例占32.4%,脐带异常者15例占40.5%,羊水异常者13例占35%,胎盘异常者28例占75.7%,母亲疾患者16例占43%.37例给予PS治疗者33例,使用nCPAP者11例,机械通气者26例.痊愈35例,死亡1例,自动放弃1例.结论:剖宫产、胎盘异常,母亲疾患为足儿HMD的高发因素,机械通气+PS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郭毅;陈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