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钙化在乳腺钼靶摄影上的分析

丁惠扬;罗巧云;王涛

关键词:成簇细点状钙化, 皮肤钙化, 乳腺钼靶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钙化在乳腺钼靶摄影上呈成簇细点状钙化的诊断.方法:结合相关病史,应用乳腺切线位观摄影技术回顾性分析7例成簇细点状钙化的钼靶X线资料.结果:7例成簇点状钙化均为皮肤钙化.结论:结合相关病史及应用乳腺切线位观摄影技术可诊断皮肤钙化,必要时需活检.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赣州市章贡区2008~2010年居民全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为掌握赣州市章贡区居民死因构成及其顺位,分析寿命损失情况,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8~2010年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赣州市章贡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34.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8.22/10万;前5位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4.79%;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大的是肿瘤,达到每千人13.52年;损伤和中毒造成平均减寿年数高,达到30.97年.结论: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较为严重的疾病,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和中毒的防治力度.

    作者:苏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68例儿童鼻窦炎声导抗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儿童鼻窦炎患者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情况.方法:对儿童鼻窦炎168例和正常儿童66例行鼓室声导抗测试,对比结果.结果:鼻窦炎患者中咽鼓管功能异常率为60.4%,鼓室导抗图异常率为58.3%,与正常儿童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窦炎患者与伴腺样体肥大鼻窦炎患者鼓室导抗图异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鼻窦炎易引起咽鼓管功能的改变,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较正常儿童显著增高,伴腺样体肥大更易引起咽鼓管功能的异常.

    作者:温太佩;谢清梅;蔡运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45%.结论:PFNA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佳方法.

    作者:周环玉;周宇;黄昕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季德胜蛇药治疗女性生殖道病毒感染6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治疗女性生殖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季德胜蛇药治疗32例(A组)和抗病毒药物治疗30例(B组)生殖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3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6%;B组30例总有效率为80.0%.结论:季德胜蛇药治疗生殖道病毒感染是一种综合性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效果与目前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方法效果相近,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经济、方便.

    作者:齐建南;蒋丽萍;袁金兰;陈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组47例,尿激酶溶栓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再通率,4周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瑞替普酶组临床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85.1% VS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瑞替普酶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6.4% VS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瑞替普酶组死亡率低于尿激酶组(4.3%VS 5.9%),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

    作者:钟石生;何健;陈锋;郭明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是否通过改善肺动脉收缩压(PASP),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服复方丹参滴丸组(实验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不包括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实验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当日、治疗后第14天接受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其PASP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PASP压力值与治疗前PASP压力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2)实验组治疗后PASP压力值与对照组治疗后PASP压力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提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过程中,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刘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7月~2012年2月期间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1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1例(23眼)患者中,Ⅰ级治愈22眼(95.6%),Ⅱ级治愈1眼(0.4%),无1例失败.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术眼上睑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未出现角膜上皮擦伤脱落、角状畸形、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术后感染、上睑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双眼均对称,疗效满意.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正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持久可靠,基本符合眼睑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守遐;肖彩群;何仕浩;陈会林;陈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特点、影响因素及对患者活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 2012年行膝关节置换的41例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简明疼痛量表(BP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术后第3天平均疼痛强度评分为(3.70±1.30),75.6%的病人感觉手术区域疼痛,63.0%为搏动性疼痛和酸痛;女性各种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不同教育水平痛和轻疼痛均显著不同(P<0.05);疼痛对患者影响较大的为行走(5.9)、康复锻炼(5.8)、日常活动(5.4)及睡眠(4.0).结论:术后疼痛使患者康复时间延长,仅仅根据疼痛程度来决定镇痛方式是不够的,护理人员应该同时评估疼痛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来决定疼痛处理.

    作者:潘文霞;谢小华;韩云;龚敏;李旭春;苏黎;赵丽红;吴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及与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HBV携带者组CD4+、CD8+、CD4+/CD8+降低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CD4+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CD8+、CD4+/CD8+变化无显著差异.慢性重型肝炎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D DNA阴性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以及慢性重型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CD4+、CD8+、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以慢性重型肝炎组明显.且不同组间对比也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免疫损伤所致,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紊乱程度随HB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

    作者:朱苏兰;鲁陈;熊德琴;李左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简单方法修复巨大褥疮

    目的:探讨采用简单的单纯推进或张力牵引+推进筋膜蒂皮瓣修复巨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处褥疮分别采用临近转移、单纯推进或张力牵引+推进筋膜蒂皮瓣修复巨大褥疮.结果:褥疮1期愈合15处,2期愈合5处.愈合率100%.结论:单纯推进或张力牵引+推进筋膜蒂皮瓣术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晓;张嘉良;李慧;江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6月~ 2011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9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79例子宫肌瘤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5例孕早期二次妊娠发生自然流产后行肌瘤剔除术,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自然分娩产程顺利.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病,易发生多种产科并发症,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子宫肌瘤的长出时间,位置大小及患者有无其他妊娠合并症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分娩方式,同时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应慎重,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冬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为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尤其是溃疡期压疮经久不愈,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时间,也给医疗护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国内外护理学科一直将更好更快地促进压疮愈合的研究作为重点,有关的概念、方法、治疗手段在不断改进,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高度重视[2].我院妇产科5年来对34例压疮患者采取美宝湿润烧伤膏润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景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0年收治的3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有1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占28.4%;27例采用手术治疗,占71.6%;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2.6天,治愈率为100%.随访1~2年,无胰腺炎再次复发.结论: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明确诊断后应采取菲手术治疗为主,重型胆源性胰腺炎应根据病情变化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雄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600张门诊处方基本用药情况分析

    处方是医生为某一特定患者医疗、预防或其他需要而开写的药方,是医疗上的重要文书,具有法律和经济上的意义.为了了解我院门诊病人基本用药情况,提供基本用药信息,开展处方基本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加强临床医疗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监督,给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用药指导意见,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笔者抽查了我院门诊西药房2009年全年处方中3 6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李棠;许亚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9月至12月,收集于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24例妇女宫颈样本,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 DNA),TCT≥ASCUS的患者行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及必要时宫颈管诊刮,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病理诊断≥CIN2者为阳性组,病理诊断<CIN2为阴性组.结果:HPV阳性率为27.6%(117/424;95% CI:23.29%~31.91%),TCT≥ASCUS的112例患者中,HPV阳性病理确诊≥CIN2者51例.PCR-反向点杂交法检出≥CIN2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6%(95%CI:72.75%~91.77%)和81.77%(95%CI: 77.79% ~85.75%),Youden指数为0.644(95%CI:0.541 ~0.747);PCR-反向点杂交法检出≥CIN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Z =0.906(95%CI:0.878 ~0.935,P<0.0001).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103例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本病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之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

    作者:黄道兰;温雅兰;张兆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良性卵巢肿瘤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儿科手术领域[1].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18例卵巢良性肿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振机;周小龙;钟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与妊娠期糖尿病血清尿酸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晚期轻度子痫前期孕妇4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6例(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8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组血清尿酸进行测定.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198.7 ~414.3 μmol/L,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247.8~ 745.2 μ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含量为243.6~524.6 μmol/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尿酸升高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比尿酸正常组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血尿酸升高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李克红;张若曦;欧阳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依那普利+氯沙坦组;治疗前后行血压监测;治疗后,测定尿MA、β2-MG,血清SCr、BUN、UA和肾组织AT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氯沙坦组大鼠血压及尿MA、β2-MG和血清SCr、BUN、U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依那普利+氯沙坦组降低显著;依那普利组和依那普利+氯沙坦组大鼠肾组织ATⅡ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依那普利、氯沙坦分别用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均具有保护作用,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可发挥协同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黄洁红;曾满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动态观察声像图变化对胎儿下消化道梗阻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下消化道梗阻性病变的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例中、晚孕期胎儿下消化道梗阻动态声像图特征,并与出生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6例中,小肠扩张2例,结肠扩张4例.经动态观察后发现有2例肠管进行性扩张,及时终止妊娠,尸解1例为回肠闭锁、1例直肠肛门闭锁.其余4例未见肠管异常扩张,胎儿出生后排便后完全正常.结论:动态跟踪观察中、晚孕期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变化,对鉴别胎儿肠道梗阻病变性质有重要的指导.

    作者:吕德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