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机;周小龙;钟应华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国龙虾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利用传统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等电点沉淀方法对过敏原粗提夜进行初分,在蛋白核酸检测仪检测控制下,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阶段洗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免疫斑点法(Dot-ELISA)确定其免疫活性部分.结果:中国龙虾过敏原蛋白的硫酸铵沉淀范围在35%~ 60%之间,pH =4.7、4.5时的等电点沉淀蛋白质有明显的过敏原活性;离子交换层析中的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的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5 000、20 700、34 000、60 000和83 200;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后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SDS-PAGE显示只有34 000分子量的蛋白条带,纯度为91.5%.结论:分离、纯化鉴定出中国龙虾分子量为34 000的主要过敏原,对于过敏原的标准化、提高过敏性疾病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同强;郭丹;李腾杉;李佳;廖剑霖;李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产褥感染与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近2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2008例,产褥感染患者6例,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医学生合理用药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录入,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期望对医学生处方行为影响水平得分影响因素的“优”回归方程为:Y=1.154-0.583X2 +0.284X3+0.073X6+0.235X8+0.114X9 -0.219X14 -0.037X15+0.049X18+0.046X23+0.187 X24+0.314X25.结论:患者期望对医学生处方行为影响水平与医学生的合理用药知识水平、行为水平、意识水平等9项因素有关,从回归方程可以了解9种因素对合理医学生的处方水平的影响的大小和程度不同,为医学生合理用药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李燕;李斌;徐小军;林晶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复发相关因素,探讨医疗护理和家庭护理对策.方法:对310例第二次及以上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入院的临床资料和与家属商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院后维持用药但不正规患者143例占46.13%;出院后停药患者127例占40.96%;家庭及情感问题27例占8.71%;工作及生活问题13例占4.2%.结论:出院后不正规用药和停药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因素,在护理层面上针对各型的患者制定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方案.
作者:万诗雨;蒋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阐述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腹部病变累及肠系膜脂肪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除能显示原发病变外,还显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即肠系膜混浊征.结论:肠系膜混浊征是腹部病变敏感的CT征象,沿着混浊的肠系膜脂肪常能在其周边或邻近器官发现原发病变,对腹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
作者:邓章基;闫淑丽;舒予静;万昆明;陈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4例Ⅱ型、Ⅱa型及Ⅲ型Hangman骨折病例均行前路前、中柱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其中5例行椎间植骨融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C3椎体次全切钛网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其中1例为后路钉棒固定失败的补救手术);7例行椎间钛网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9~24月(平均18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恢复.全部病例颈椎生理前凸及解剖序列得到完全恢复,C2骨折线模糊,其中1例C2/3稍过伸位固定,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及钛网下沉高度丢失等现象.结论:应用颈椎前路手术重建颈椎前、中柱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具有可获得术后上颈椎即刻稳定,并在恢复颈椎生理前凸及解剖序列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有效维持理想的复位,获得牢靠的生物学稳定,更适合难复位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庆翔;唐建华;刘晓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初筛的佳时间,为临床治疗听力障碍新生儿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年内健康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资料,采用GSI 70型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统计初筛、复筛及听力障碍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新生儿总例数8 113例,7 170例生后3天通过初筛,通过率为88.38%;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有943例,占总例数的11.62%.30~45天回院复筛的新生儿总例数为866例,累计通过861例,通过率为99.42%.经过耳科专业医生检查后确定为病理性听力障碍的有5例新生儿,占筛查总数的0.62‰.应复筛者漏筛77例,漏筛率8.17%.结论:作为初筛时间以生后30 ~42天筛查新生儿听力更好.
作者:钟世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运用于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确诊为单纯性抗磷脂综合征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用药,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抗心磷脂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的变化,并且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Apgar分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活产率、ACA和LA抗体清除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邓曦;潘淑媛;林奕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同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与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人88例为研究组,同期入院的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56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查,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的结果.结果:冠心病人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比非冠心病人组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更明显异常.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可影响脂质代谢异常.推断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洪水翔;刘伟斌;兰天;钟勇辉;廖光宏;钟玮平;朱恒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皮肤钙化在乳腺钼靶摄影上呈成簇细点状钙化的诊断.方法:结合相关病史,应用乳腺切线位观摄影技术回顾性分析7例成簇细点状钙化的钼靶X线资料.结果:7例成簇点状钙化均为皮肤钙化.结论:结合相关病史及应用乳腺切线位观摄影技术可诊断皮肤钙化,必要时需活检.
作者:丁惠扬;罗巧云;王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锥颅软通道置管加尿激酶溶解血块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先CT定位锥颅,软通道置管抽吸血肿,后使用尿激酶溶解血块并抽吸,根据CT复查结果决定何时拔管.结果:107例中血块大部分清除( ≤5 mL)86例,基本清除(剩余血肿量>5 mL但≤10 mL) 17例,增大4例.预后:出院时:I级32例;Ⅱ级37例;Ⅲ级31例;Ⅳ级4例;V级3例.结论:锥颅软通道置管并尿激酶溶解血块是治疗脑出血一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俊;曾瑞亮;刘满昌;刘斌;黄洪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用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股骨横向钉、胫骨端用inra-fix固定系统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个月,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t =23,P<0.01).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材料选择理想,固定妥当,能早期锻炼,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何澄;刘宗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短期、高剂量克拉霉素治疗过敏性慢性鼻窦炎(CRS)的疗效及对IL-5、IL-8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对23例合并过敏的、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采用短期、高剂量克拉霉素强化治疗(500 mg/d,2次/d,为期1周;然后250 mg/d,2次/d,为期1周),比较治疗前后单项鼻部症状(鼻塞、流涕、鼻涕后漏和嗅觉障碍)和总体症状评分(VAS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评分)的变化情况及鼻腔分泌物中IL-5和IL-8的浓度改变.结果:短期、高剂量克拉霉素强化治疗后2周,CRS患者单项鼻部症状(鼻塞、流涕、鼻涕后漏和嗅觉障碍)和总体症状评分以及鼻内镜评分均出现减少,相应的鼻分泌物中IL-5和IL-8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高剂量克拉霉素强化对过敏性CRS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能与高剂量克拉霉素抑制IL-5和IL-8的表达有关.
作者:丁明虹;罗庆;樊韵平;史剑波;李华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分析肺癌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34例肺癌化疗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对病原菌特点、构成、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81.1% (30/37),痰培养阳性率较高的肺炎克雷伯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唑啉敏感.化疗过程中不排除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感染可能.结论:肺癌化疗患者要及时做好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袁会清;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揭示赣州市在校大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学校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赣州市三所不同类型高校在校大学生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的伤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赣州市在校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9.86%,伤害发生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运动伤(37.40%)、跌倒伤(24.42%)、烧烫伤(9.62%)、环境伤害(8.08%)和动物咬伤(5.87%);学生的家庭住址、在校生活压力和课余时间安排等对伤害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赣州市在校大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其发生,从而促进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健康.
作者:毛凡;胡恭华;毛晓洁;刘文山;熊嘉;朱秀珍;邱耀明;符贤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晚期轻度子痫前期孕妇4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6例(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8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组血清尿酸进行测定.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198.7 ~414.3 μmol/L,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247.8~ 745.2 μ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含量为243.6~524.6 μmol/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尿酸升高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比尿酸正常组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血尿酸升高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李克红;张若曦;欧阳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HBV携带者组CD4+、CD8+、CD4+/CD8+降低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CD4+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CD8+、CD4+/CD8+变化无显著差异.慢性重型肝炎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D DNA阴性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患者组以及慢性重型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CD4+、CD8+、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以慢性重型肝炎组明显.且不同组间对比也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免疫损伤所致,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紊乱程度随HB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
作者:朱苏兰;鲁陈;熊德琴;李左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89例患者麻醉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n=44)和七氟醚(R组,n=45)两组.记录两组诱导前(T0)、置喉罩时(T1)、置喉罩后5 min(T2)、气腹后15 min(T3)、拔管时(T4) MAP、HR、SpO2.记录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R组除诱导时间为(208.6±19.8)s较T组长,其停药后至拔管时间(233.6±26.6)s、清醒时间(265.7±24.1)s均较T组短,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中R组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与T组比较,P<0.05.结论: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安全、有效,苏醒快,加快了临床周转.
作者:邓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快速成功的气管插管是抢救各种有气管插管指征的危急重患者的关建步骤.面对不同的病情,能否在抢救黄金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直接影响到病人是否抢救成功[1].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尤其重要.现就我科136例紧急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配合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华;宋祥金;曾书琴;胡美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口服米非司酮与肌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女性患者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及肌注甲氨蝶呤,待血β-HCG下降后,在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电切术,切除瘢痕妊娠病灶,并电凝创面出血点止血.结果: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手术过程均顺利,9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CSP病灶成功,3例残留少量病灶,术后重复甲氨蝶呤治疗1疗程,其中1例再次行宫腔镜电切术后完全清除瘢痕妊娠病灶.8例患者术中出血小于50 mL,2例患者出血200 mL,1例患者出血600mL,1例出血1 080 mL.结论:口服米非司酮与肌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有效并可行的措施,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准确清除病灶,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周倩珺;李婵;陈健华;黎普茜;叶艳娜;尤洁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