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龙虾过敏原的分离纯化研究

陈同强;郭丹;李腾杉;李佳;廖剑霖;李立明

关键词:中国龙虾, 过敏原, 分离纯化
摘要: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国龙虾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利用传统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等电点沉淀方法对过敏原粗提夜进行初分,在蛋白核酸检测仪检测控制下,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阶段洗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免疫斑点法(Dot-ELISA)确定其免疫活性部分.结果:中国龙虾过敏原蛋白的硫酸铵沉淀范围在35%~ 60%之间,pH =4.7、4.5时的等电点沉淀蛋白质有明显的过敏原活性;离子交换层析中的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的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5 000、20 700、34 000、60 000和83 200;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后具过敏原活性蛋白峰SDS-PAGE显示只有34 000分子量的蛋白条带,纯度为91.5%.结论:分离、纯化鉴定出中国龙虾分子量为34 000的主要过敏原,对于过敏原的标准化、提高过敏性疾病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介素-6在房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酶标抗体夹心方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别.阵发性房颤患者组血清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炎症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钇力;谢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与单用多潘立酮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以多潘立酮联合阿嗪米特治疗,B组单用多潘立酮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且A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多潘立酮.

    作者:李井华;黄龙生;张吉翔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4月2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个病例中,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2例,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18例.所有病例均可见主动脉壁偏心性增厚,厚度>5 mm,其他间接征象包括:钙化的内膜移位6例,穿透性溃疡7例,动脉粥样硬化19例,内膜渗漏1例,20例病人中,首次准确诊断14例,误诊6例,其中4例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误诊为穿透性粥样溃疡,1例误诊为附壁血栓.结论:CT可以准确的诊断主动动脉壁内血肿,但对征象把握不准、分析不全面常可导致误诊.

    作者:黄忠雄;何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威胁广大成年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目前平均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大约150万例,对社会、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我们对乳腺癌的认识已进入到分子水平.血小板反应蛋白-1又称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din-1,TSP-1),由Baenziger 等[1]首次从凝血酶刺激后的血小板细胞膜中分离出.TSP-1与其受体CD36结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近的相关研究表明:TSP-1的异常表达也参与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等[2].本文综述了TSP-1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关系的相关研究.

    作者:赖闺娥;江柏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良性卵巢肿瘤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儿科手术领域[1].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18例卵巢良性肿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振机;周小龙;钟应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民间二味中药复方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两味中药复方(LWZY)抗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预防性灌胃给药,以胃黏膜的损伤指数为指标,评价两味中药复方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结果:西米替丁及LWZY各给药组对阿司匹林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无水乙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各给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WZY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和凝血因子以及调节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廖一群;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范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7月~2012年2月期间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1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1例(23眼)患者中,Ⅰ级治愈22眼(95.6%),Ⅱ级治愈1眼(0.4%),无1例失败.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术眼上睑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未出现角膜上皮擦伤脱落、角状畸形、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术后感染、上睑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双眼均对称,疗效满意.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正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持久可靠,基本符合眼睑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守遐;肖彩群;何仕浩;陈会林;陈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芽囊原虫感染SD大鼠的血常规分析

    目的:用SD大鼠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模型,探讨芽囊原虫感染与血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人芽囊原虫致病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心脏穿刺采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检测.结果:人芽囊原虫感染组与对照组大鼠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积七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引起五项血小板检测参数全面上升,血循环中细胞成份增高.

    作者:李娟;邓婷;李小花;李小波;曹镐禄;严宜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简单方法修复巨大褥疮

    目的:探讨采用简单的单纯推进或张力牵引+推进筋膜蒂皮瓣修复巨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处褥疮分别采用临近转移、单纯推进或张力牵引+推进筋膜蒂皮瓣修复巨大褥疮.结果:褥疮1期愈合15处,2期愈合5处.愈合率100%.结论:单纯推进或张力牵引+推进筋膜蒂皮瓣术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晓;张嘉良;李慧;江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宫腔镜插管通液术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反复加压疏通术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予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反复加压疏通术、经期抗炎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对照组43例,予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反复加压疏通术、经期抗炎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2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反复加压疏通术、经期抗炎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0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运用于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确诊为单纯性抗磷脂综合征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用药,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抗心磷脂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的变化,并且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Apgar分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活产率、ACA和LA抗体清除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邓曦;潘淑媛;林奕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表面麻醉药在喉镜检查中效果的比较

    鼻咽喉镜检查是目前鼻咽喉部疾病的常用诊断性操作之一,也是诊治鼻咽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为减轻患者在检查时的吞咽、恶心、呕吐反射,使声门开放良好,检查顺利进行,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者不适,检查前做好喉部表面麻醉是喉镜检查顺利完成的关键步骤.为探讨不同表面麻醉药在喉镜检查中的效果,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164例电子喉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表面麻醉,现将两种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玲;张相民;李晓春;陈定安;罗克勍;肖富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预防术后疼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疼痛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6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术后疼痛的有7例( 7/376).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仍有术后疼痛并发症的产生,这往往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因此严格遵循正确规范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女性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复发相关因素,探讨医疗护理和家庭护理对策.方法:对310例第二次及以上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入院的临床资料和与家属商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院后维持用药但不正规患者143例占46.13%;出院后停药患者127例占40.96%;家庭及情感问题27例占8.71%;工作及生活问题13例占4.2%.结论:出院后不正规用药和停药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因素,在护理层面上针对各型的患者制定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方案.

    作者:万诗雨;蒋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膀胱冲洗护理、预防感染、正确的出院指导等多种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96例患者均成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术前术后采用多种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通过严密细致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韦雪云;肖彩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诊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和体会

    快速成功的气管插管是抢救各种有气管插管指征的危急重患者的关建步骤.面对不同的病情,能否在抢救黄金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直接影响到病人是否抢救成功[1].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尤其重要.现就我科136例紧急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配合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华;宋祥金;曾书琴;胡美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嵌顿性混合痔急诊PPH手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嵌顿性混合痔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急诊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急性嵌顿性混合痔行急诊PPH手术治疗(试验组),并与24例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经保守治疗后再行PPH术(对照组)作对照,分析急诊PPH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同时平均住院费用也显著节省,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急诊PPH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安全有效,明显优于非急诊PPH手术.

    作者:袁国强;刘钦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褥感染的护理体会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产褥感染与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近2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2008例,产褥感染患者6例,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在恶性胸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胸水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对肺癌所致恶性胸水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胸腔积液住院的患者共计158例为研究对象,按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实验组97例,其中肺腺癌50例、肺鳞癌37例、肺小细胞癌组10例和对照组61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胸水CEA、CYFRA21-1、NSE表达水平.评估其检测结果对各种类型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14.0软件包,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血清、胸水中三者浓度在恶性胸水中表达均高于结核性(P<0.05),进一步用Nemenyi法多重分析,腺癌、鳞癌组在血清中三者表达水平高于结核性组;而在胸水中只有CEA、CYFRA21-1的表达水平高于结核性(P<0.05).(2)血清、胸水中三者ROC分别为(0.835、0.802、0.737)、(0.814、0.859、0.757)近似概率均为0.000,均有临床诊断价值.(3)血清与胸水中的CEA、CYFRA21-1、NSE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894、0.756、0.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清及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检测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对其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测.

    作者:周建荣;赖庆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16例.切取皮瓣大小5 cmx4 cm ~13 em×8 cm.结果:16例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耐磨,无溃疡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恒定,变异少,操作简便,不牺牲主要血管,不需要吻合血管,为基层医院在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作者:殷圣银;何旗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