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的106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脑挫裂伤患者中,行手术治疗49例,保守治疗57例;治愈93例,残留后遗症10例,自动出院或死亡3例.结论:脑挫裂伤患者在配合急救的同时及时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预后和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应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量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口服米非司酮与肌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女性患者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及肌注甲氨蝶呤,待血β-HCG下降后,在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电切术,切除瘢痕妊娠病灶,并电凝创面出血点止血.结果: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手术过程均顺利,9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CSP病灶成功,3例残留少量病灶,术后重复甲氨蝶呤治疗1疗程,其中1例再次行宫腔镜电切术后完全清除瘢痕妊娠病灶.8例患者术中出血小于50 mL,2例患者出血200 mL,1例患者出血600mL,1例出血1 080 mL.结论:口服米非司酮与肌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有效并可行的措施,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准确清除病灶,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周倩珺;李婵;陈健华;黎普茜;叶艳娜;尤洁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17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给予四磨汤联合微生物制剂口服,82例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口服,每天监测经皮胆红素(TCB),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应用四磨汤结合微生态制剂口服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黄疸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四磨汤联合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小梅;黄郁波;董显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AngleⅢ类错(牙合)矫治效果,为AngleⅢ类错(牙合)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ng1eⅢ类错(牙合)头颅侧位片38张,测量矫治前后侧位片的改变,实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矫治前后ANB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中度AngleⅢ类错(牙合)矫治效果明显.
作者:甘梅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酶标抗体夹心方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别.阵发性房颤患者组血清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炎症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钇力;谢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阐述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腹部病变累及肠系膜脂肪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除能显示原发病变外,还显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即肠系膜混浊征.结论:肠系膜混浊征是腹部病变敏感的CT征象,沿着混浊的肠系膜脂肪常能在其周边或邻近器官发现原发病变,对腹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
作者:邓章基;闫淑丽;舒予静;万昆明;陈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毒鼠强又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是一种剧毒性快速灭鼠剂,对人体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对人畜均有强烈的致死性,是我国明令严禁使用的灭鼠药之一.但近年来由其导致的误服、自杀、投毒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因鼠药市管理混乱及社会治安的不稳定性,导致鼠药中毒患者在逐年的增多.毒鼠强一旦进人体内迅速发病,若抢救不及时将导致中毒患者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抢救了3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与系统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春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组47例,尿激酶溶栓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再通率,4周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瑞替普酶组临床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85.1% VS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瑞替普酶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6.4% VS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瑞替普酶组死亡率低于尿激酶组(4.3%VS 5.9%),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
作者:钟石生;何健;陈锋;郭明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4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中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65min.1例合并肝硬化由于肝功能受损,术中出血约400 mL,术中给以输血2U.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31例,良9例,可4例,差2例.无坠积性肺炎、心衰、褥疮、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年复查X线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少,减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少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为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尤其是溃疡期压疮经久不愈,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时间,也给医疗护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国内外护理学科一直将更好更快地促进压疮愈合的研究作为重点,有关的概念、方法、治疗手段在不断改进,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高度重视[2].我院妇产科5年来对34例压疮患者采取美宝湿润烧伤膏润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景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4例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年龄、孕周、合并前置胎盘率、胎盘位于前壁率、B超及MRI诊断率、临床诊治和围生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5%,80%为30岁以上孕妇,合并前置胎盘率79.5%,其中为前壁中央型前置胎盘占75%.植入性胎盘占31.8%,穿透性胎盘占40.9%.产前诊断率52.3%,其中B超和MRI的敏感性分别为43.6%、48%.发生产后出血率84.1%,早产率47.7%,新生儿不足2 500 9占36.4%,子宫切除率34.1%.结论:疤痕子宫是胎盘植入的主要高危因素,易形成凶险型前置胎盘,而产前难以诊断,母婴危害极大.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及适时实施子宫切除术,尤其对凶险型胎盘植入采用经后路子宫切除术,有效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避免了产妇死亡.
作者:姚丽凤;钟柳英;谢小琴;苏春宏;胡艳;袁丽娜;李映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分析肺癌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34例肺癌化疗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对病原菌特点、构成、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81.1% (30/37),痰培养阳性率较高的肺炎克雷伯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唑啉敏感.化疗过程中不排除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感染可能.结论:肺癌化疗患者要及时做好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袁会清;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众所周知,针灸是一种东方医学的治疗方式,针灸不仅可以用来有效地治疗疾病,也可用于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针灸还应用于镇痛以及缓解因压力带来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平衡失调.电针是在针上施加电流的针灸方法,电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人力、使用安全和提高针刺疗效等优点,已成为传统针灸治疗手段中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近年来,电针的作用机理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就有关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邱启祥;黄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初筛的佳时间,为临床治疗听力障碍新生儿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年内健康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资料,采用GSI 70型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统计初筛、复筛及听力障碍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新生儿总例数8 113例,7 170例生后3天通过初筛,通过率为88.38%;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有943例,占总例数的11.62%.30~45天回院复筛的新生儿总例数为866例,累计通过861例,通过率为99.42%.经过耳科专业医生检查后确定为病理性听力障碍的有5例新生儿,占筛查总数的0.62‰.应复筛者漏筛77例,漏筛率8.17%.结论:作为初筛时间以生后30 ~42天筛查新生儿听力更好.
作者:钟世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需行TURP患者50例,随机分为S、M二组.患者均在L2~3椎间隙行硬-腰联合麻醉,所有患者均在腰麻下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前10 min接硬膜外镇痛泵.镇痛药物:S组:舒芬太尼50 μg/mL+ 0.25%罗哌卡因;M组:吗啡50 μg/mL+0.25%罗哌卡因.持续输注剂量2 mL/h,PCEA量5mL,锁定时间10~15 min.观察术后2、4、8、16、24、48 h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镇痛泵实际用药量与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S组明显低于M组,镇痛泵按压次数S组明显少于M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较吗啡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镇痛效果佳,更适合TURP患者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
作者:杨衍忠;王俊晖;管世明;应美红;邓嫒;梁河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处方是医生为某一特定患者医疗、预防或其他需要而开写的药方,是医疗上的重要文书,具有法律和经济上的意义.为了了解我院门诊病人基本用药情况,提供基本用药信息,开展处方基本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加强临床医疗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监督,给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用药指导意见,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笔者抽查了我院门诊西药房2009年全年处方中3 6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李棠;许亚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同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与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人88例为研究组,同期入院的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56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查,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的结果.结果:冠心病人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比非冠心病人组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更明显异常.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可影响脂质代谢异常.推断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洪水翔;刘伟斌;兰天;钟勇辉;廖光宏;钟玮平;朱恒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4月2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个病例中,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2例,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18例.所有病例均可见主动脉壁偏心性增厚,厚度>5 mm,其他间接征象包括:钙化的内膜移位6例,穿透性溃疡7例,动脉粥样硬化19例,内膜渗漏1例,20例病人中,首次准确诊断14例,误诊6例,其中4例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误诊为穿透性粥样溃疡,1例误诊为附壁血栓.结论:CT可以准确的诊断主动动脉壁内血肿,但对征象把握不准、分析不全面常可导致误诊.
作者:黄忠雄;何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器械的更新,手术安全性已有了很大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有的受术者由于对手术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加上手术中扩张宫颈和膨宫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心脑综合症[1].为降低此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对26例心脑综合症进行了临床分析,提出防治对策及护理如下.
作者:奚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以多潘立酮联合阿嗪米特治疗,B组单用多潘立酮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且A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多潘立酮.
作者:李井华;黄龙生;张吉翔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