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维侠
目的:探讨两种湿化液对气道湿化的护理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段将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病人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氨溴索湿化气道,对照组30例使用生理盐水湿化气道,并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痰痂形成方面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氨溴索作为气道湿化液可明显减少痰痂形成,比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效果好、安全。
作者:陈丹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治疗组37例(男30例,女7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μg每次2吸每日2次,同时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粒(18μg),每日1次;(2)对照组35例(男29例,女6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μg,每次2吸每日2次。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16、24W运动耐量、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4、16、24W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6MWD)、FEV1和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呼吸困难评分(MMRC)、RV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优于单独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
作者:时迎俊;赵玉良;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长效抗菌贴提高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的效果。方法:常规使用留置针后,在使用透明敷贴前,穿刺点加用长效抗菌贴。结果:穿刺部位直接使用透明敷贴的不良反应大大高于使用长效抗菌贴,技术、疾病、药物刺激、自身等都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结论:使用长效抗菌贴减少了血管痉挛、静脉炎、渗血、出血现象。
作者: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芪益智滴丸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选用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本品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X=99.7%,RSD%=1.24%。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孙大雨;王德民;王彦波;周维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经验。结果:经过护理人员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病人的准备和腹腔镜手术器械和物品的准备、手术中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积极配合、手术后精心护理和并发症防治、出院指导等,除8例术中转开腹外,其余均在电视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手术,效果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机体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卧床时间短,手术前完善的准备和手术中密切的配合是保证麻醉和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灵芝胶囊一致性检验模型快检方法。方法:收集灵芝胶囊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OPUS软件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采用三台仪器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并用其它厂家生产的灵芝胶囊进行验证。结果:模型通过仪器交叉验证,也能区分出开它厂生产的灵芝胶囊,利用该一致性检验模型能无损伤、快速、准确地判断灵芝胶囊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操作简单、快速有效,能作为灵芝胶囊真伪鉴别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尹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聚氯乙烯药用硬片拉伸强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95为0.58,覆盖因子k=2。结论:本法可靠。
作者:朱波;单超;赵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葫芦素B纳米脂质载体(CuB-NLC)对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常规复苏、培养及传代,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质量浓度为0、0.0625、0.25、1.00、4.00、16.0 mg/L的CuB-NLC对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及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葫芦素B (CuB)相比CuB-NLC对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且这种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CuB组及CuB-NLC组作用于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48 h后,与NLC空白组及DMSO对照组相比较,CuB及CuB-NLC均能够引起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G2/M期阻滞,同时伴有G0/G1期细胞减少, CuB-NLC组的作用更加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结果表明,CuB-NLC能显著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结论:葫芦素B纳米脂质载体能够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李瑶;马晓星;刘畅;潘虹;李津明;韩翠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患者发病后多处于昏迷状态,为保证营养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
作者:杜文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用直视下尿道冷刀内切开术与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5~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79名男性尿道狭窄手术患者,其中39例钬激光治疗患者(A组)和40例直视下尿道冷刀内切开术治疗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后评估大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满意度。结果:79例患者术前大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满意度,术后较术前皆有改善,但术后大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满意度(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命质量评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直视下尿道冷刀内切开术与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两种方法都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模式。
作者:王鹏;孙玉炎;张星;赵伟;杨长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呼吸、消化、肿瘤等系统疾病外,老年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晚期并发脆性骨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在对老年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病认识过程中,逐渐发现维生素D的重要性,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受到全球关注。据报道,25-羟维生素D[25(OH) D]>30μg/L即接近佳的肠钙吸收效果;而25(OH)D低于30μg/L时甲状旁腺素(PTH)开始升高。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将25(OH)D为30μg/L时作为补充维生素D的低目标,其佳为30~50μg/L。另外,在25(OH)D达到20μg/L后,肠钙的转运效率比低于20μg/L时提高45%以上,因此20~30μg/L被定义为维生素D不足,低于20μg/L则为维生素D缺乏,低于10μg/L则定义为严重缺乏[1]。近几年有很多相关文献报道证实它的临床应用价值,维生素D受体(VDR )不仅在小肠、肾、骨等与钙磷代谢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组织找到,而且在甲状旁腺、淋巴细胞、胸腺、胰腺、心血管等部位也发现了v D R[2、3]。说明维生素D广泛的生理功能及对临床相关疾病的影响。
作者:杨絮飞;崔仲华;张喜娟;胡晓丹;杨玉霞;刘爽;李咏梅;乌日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晕厥患者护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合并晕厥的1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15名患者均抢救成功,一年后随访无再次发作晕厥症状。其中9例患者以晕厥为首发临床表现。3例患者既往心电图或住院时心电监护中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患者心电监护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结论: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提高抢救患者成功率、避免危险发生的关键。
作者:周蓉芝;高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以(R,S)-告依春为目标物,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板蓝根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和硅胶柱:甲醇-0.02%磷酸溶液(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结果:(R,S)-告依春在40~4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RSD为3.2%(n=12)。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麟;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食品分析课程是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不仅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也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为适应具有中医药背景的创新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三方面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初步形成了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创新模式,同时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国立东;刘晓艳;张燕丽;王博;于纯淼;孟丹;连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洛芬待因缓释胶囊中磷酸可待因有关物质的检测法。方法:固定相:Agilent 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0.03mol/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93: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40μl。结果:该色谱条件下,主成分与有关物质完全分离,各杂质分离度良好。在0.1219~4.874μg/ml范围内,吗啡的峰面积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回收率均符合规定要求。结论:本方法简便,重现性好,能够用于洛芬待因缓释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沈百通;蒋海松;李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胃消颗粒治疗胃痛胃痉挛的作用。方法:以大鼠的离体胃肠平滑肌条为模型,考察胃消颗粒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收缩状况;以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为疼痛指标,观察胃消颗粒的镇痛作用;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考察胃消颗粒抗炎作用。结果:胃消颗粒显著促进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200-280mg·ml-1浓度范围内可抑制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胃消颗粒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结论:胃消颗粒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收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缪家林;连红;由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辽东楤木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文章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两方面综述了辽东楤木的研究现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桂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亲环素A(Cy-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心房颤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窦性心律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非房颤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CyPA、MMP-2和TIMP-2水平,同时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结果:观察组左心房前后径大于对照组(P<0.01),且与房颤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MMP-2水平呈正相关,CyPA浓度与LAD呈正相关。结论:CyPA和MMP-2/TIMP-2的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碧;宣玲;王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不同来源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用活塞体外细胞毒性进行评价,为科学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用活塞浸提液分别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不同厂家相同浸提比例,产品之间细胞毒性均存在差异,同一厂家不同浸提比例的条件下,产品细胞毒性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不同厂家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不尽相同可能是导致不同厂家的产品的细胞毒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建议在产品标准中生物性能技术要求中增加细胞毒性评价项。
作者:陈志勇;肖佳音;王宗尉;刘海疆;刘凯;李庆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防风(学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rucz.) Schischk.)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在黑龙江省的北防风为驰名中外的优质地道药材,久负盛名,商品一向畅销国内外市场。防风是大宗药材,市场用药量大,黑龙江省野生防风年收购量曾达300余万斤,占全国调出量第一位。其它生产的省区有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等。防风生长于草原、丘陵、多砾石山坡。防风在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等。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开荒等原因,北防风的野生资源遭到破坏,收购量急聚下降。在适合生长防风的荒坡或耕地进行人工栽培,生产优质北防风,则是保护野生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医药市场需求大量防风商品的有效途径。野生防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高山中下部,喜阳光充足和凉爽的气候,耐寒、耐干旱。
作者:崔振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