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王文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的结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西药常规治疗,此外实验组患者联合给予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中药汤剂,随后连续进行2周的观察.结果:在治疗的显效率上,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FEV1、FVC和FEV1/FVC水平的改善情况上也比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相结合的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产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的观察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关爱护理能够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有效增加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及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积极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住院药房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减少住院药房调剂过程中差错的发生.方法:对住院药房既往发生的差错类型进行归纳,分析产生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改进措施减少了调剂差错.结论:药学人员在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调剂差错问题,规范调剂规程,优化调剂流程,才能大限度地预防差错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亮;顾平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氟保护漆在64例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氟保护漆在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牙科进行龋齿预防咨询的128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儿童给予氟保护漆防龋治疗,半年涂擦1次,连续2年;对照组儿童进行早晚刷牙、漱口等日常口腔护理,2年后对比观察两组儿童龋齿发生率和龋齿均数.结果:2年后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和龋齿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氟保护漆对防止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生有显著作用,能显著降低龋齿发生率和新生龋齿均数,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龋齿防治,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对照组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滴治疗.结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组在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方面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较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作用强.

    作者:朱红岩;苏保宁;苏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给与人文关怀的临床价值,从而改善患者输液痛苦,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将2013-1月年至2014年1月在我接受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护理,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作为临床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一般及良好49例,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心理状态一般及良好39例,护理满意度为74%,以上两方面,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体现了临床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缓和医患矛盾,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金花;滕志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眼外伤共85只伤眼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眼外伤后视网膜、脉络膜等病变情况,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眼科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符合为83只眼(97.6%),视网膜部分脱离误诊2例(95.0%),视网膜脱离40只眼,脉络膜脱离37只眼,玻璃体混浊、增殖及机化79例,玻璃体后脱位15例.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外伤及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准确率高,为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艳艳;赵跃华;张红;汤计磊;孙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游泳抚触保健对新生儿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抚触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20例新生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由其父母对他们进行沐浴,每周3次;观察组新生儿在其父母的同意下,接受每周3次游泳抚触保健.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变化情况、排便情况、睡眠情况、首次喂奶量以及黄疸消退情况.结果:分组时,两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基本均等,28天后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在排便、睡眠、首次喂奶量以及黄疸消退情况的对比上,观察组新生几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游泳抚触保健,能够对他们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王维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金属有机骨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金属有机骨架作为几种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金属有机骨架储存和释放不同药物及其细胞毒性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论:金属有机骨架具有载药量高、缓控释效果好和与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玉晶;李永吉;林瀚;白欣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30例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合理的护理对老年压疮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老年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全身、局部以及局部压疮面的护理工作.结果:30例老年压疮患者中,5例Ⅰ期患者均全部治愈;19例Ⅱ期患者中,15例治愈,4例病情得到好转;6例Ⅲ期患者中,4例治愈,2例好转,治愈率达到80%,好转率20%.结论:对老年患者压疮的合理护理,不但经济合理,而且利于疮面的愈合,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艳;俞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热毒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朱峰;李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质子泵抑制剂(PPIs)难治的胃酸反流的症状起因和预防及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s)已成为酸反流患者想要使用的药物.而药剂师和患者过于期望质子泵抑制剂(PPIs)能很快解决胃灼热,酸反流问题.但是,有高达30%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治疗部分地或完全地失败[1,2].患者通常地返回到他们的药剂师那里抱怨“胃灼热”或其它症状.

    作者: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解毒祛痘胶囊治疗寻常痤疮8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解毒祛痘胶囊在寻常痤疮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治疗的84例患有寻常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毒祛痘胶囊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解毒祛痘胶囊对于此病的治疗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加用解毒祛痘胶囊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果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毒祛痘胶囊可起到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痘养颜及调和气血等作用,起到祛痘的效果,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因此该药物值得广泛应用于痤疮的治疗中.

    作者:高彤彤;许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肾结石经皮实施肾镜取石及经输尿管镜下实施钬激光碎石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法联合经输尿管镜下实施钬激光碎石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法、经输尿管镜下实施钬激光碎石法(F-URS)联合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6例肾结石患者Ⅰ期碎石取石56例(65.12%),Ⅱ期碎石取石30例(34.88%);68例(79.07%)采用单通道完成手术,18例(20.93%)通过双通道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112min,平均(87.6士4.8)min;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后随访5个月,无复发,结石成功清除率达到100%.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法联合经输尿管镜下实施钬激光碎石法治疗肾结石,碎石清除率高、安全性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肾结石的首先策略.

    作者:崔春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及多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微胶囊的应用及其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笑含;刘琳;张紫茜;邵兰;翟笑雨;李晓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医保支付现状探讨

    目的:探讨我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合理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2013年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今年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近年来全市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结论:在更好满足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作者:胡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例先心病膜部瘤形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行室间隔缺损(VSD)的保留导丝技术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次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随访1年,行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5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封堵伞位置良好,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异常分流.结论: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同时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作者:齐晓宇;李玲玲;贾惠欣;孙志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100例临床效果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100例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我院随机抽取的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10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实验组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照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生命体征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总的有效率为94.0%,3例无效,其中有1例病发多功能衰竭死亡;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78.0%,其中有4例抢救无效,3例病发严重的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死亡.两组的总效率差异显著,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实际的临床运用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合理的通气方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中,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毅雯;杨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青蒿琥酯片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对青蒿琥酯片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蒿琥酯片进行含量测定[1].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青蒿琥酯片,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青蒿琥酯在1~6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平均回收率101.1%,RSD为0.77%;日间平均回收率101.6%,RSD为0.80%.结论:本法测定青蒿琥酯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岳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6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变化.结果:相比于干预前,44例GDM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例干预后血糖下降仍不理想,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结论:对GDM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进行科学、全面护理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朱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屈菜中非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屈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渡谱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1),12β,20β-二羟基-达玛烷-23(24)-烯-3-酮(2),2-脱氢黑麦草素(3),对羟基苯乙醇(4)、黑麦草素(5)、6,7-二氢黑麦草素(6),3-羟基-5,6-环氧-β-紫罗兰酮(7),邻苯二酚(8),7,8-二氢阿牙泽兰品(9),(6S,9R)-吐叶醇(10),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苯乙胺(11),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2),戊二酸(13),草酸(14).结论:化合物2~ 14均为首次从白屈菜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秀梅;安自强;高娟;姚旭颖;赵明;张树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