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生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普乐安片一致性检验模型快检方法.方法:收集普乐安片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OPUS软件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采用三台仪器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并用其它厂家生产的普乐安片进行验证.结果:模型通过仪器交叉验证,也能区分出开它厂生产的普乐安,利用该一致性检验模型能无损伤、快速、准确地判断普乐安片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操作简单、快速有效,能作为普乐安片真伪鉴别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汪正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23G微创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8例(4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3G组与20G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指标.结果:术中23G组与20G组病例中各出现一例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3G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9±13) min,而20G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2±18) min;术后24h,23G组出现8例巩膜切口处结膜下出血(33.33%),结膜水肿者6例(25%);20G组病例均出现结膜水肿、充血症状并伴有眼部不适或者异物感;两组病例术后log MAR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升(P<0.05),术后组间logMAR视力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疾病临床治疗中23G微创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具有显著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率低,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德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民间常用草药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 Kitam.)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线叶菊抗感染活性部位进行目的性分离.结果:从线叶菊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小麦黄素(Ⅰ),5,7-二羟基色原酮(Ⅱ),茵陈色原酮(Ⅲ),东莨菪内酯(Ⅳ),β-谷甾醇(Ⅴ),正十五烷醇(Ⅵ),槲皮素(Ⅶ).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线叶菊中分离得到.
作者:吕明明;宋雨婷;李涛;靳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3年7月-2013年12月80例住院高血压病人实施疾病相关护理干预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血压均控制在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90mmHg.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呼吸科和ICU病房收治重症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痰培养阳性率63.7%,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痰培养阳性率41.8%,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平均住院天数(15.3士6.2)d明显少于对照组(23.9士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时迎俊;赵玉良;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4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和地西泮麻醉,并对两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01),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45).结论: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浩;王铁铮;唐玉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经济的用药,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方法:在门诊药房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优化门诊退药管理”主题,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结果:使门诊退药笔数大幅度下降,退药处方由活动前的80张·d-1减少到37张·d-1,改善幅度为53.8%.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退药率,保证了药品流通市场上的质量.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中西医的结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西药常规治疗,此外实验组患者联合给予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中药汤剂,随后连续进行2周的观察.结果:在治疗的显效率上,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FEV1、FVC和FEV1/FVC水平的改善情况上也比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相结合的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复方斑蝥胶囊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单纯内分泌药物治疗组(简称内分泌组)13例、内分泌药物+复方斑蝥胶囊组(简称内分泌结合组)13例弹纯化疗组(简称化疗组)22例、化疗+复方斑蝥胶囊组(简称化疗结合组)22例,分别比较单纯内分泌药物或化疗治疗组与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组的缓解率、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较单纯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明显延长(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与化疗或内分泌药物共同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洁;郭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青蒿琥酯片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蒿琥酯片进行含量测定[1].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青蒿琥酯片,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青蒿琥酯在1~6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平均回收率101.1%,RSD为0.77%;日间平均回收率101.6%,RSD为0.80%.结论:本法测定青蒿琥酯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岳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处理方法,分析低钙血症发生的原因及与甲状腺癌术式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术后体内血清钙进行检测和记录.结果:100例患者分别进行临床治疗后,发现有35例患者在术后并发低钙血症,其中,有15例患者有情绪波动、指尖和趾尖具有刺痛感、手足出现抽搐状况等临床症状,另20例患者经过血清钙检测发现有低钙血症.另外,35例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患者中,行甲状腺双侧腺叶全切除术并发低钙血症6例(66.67%),有低钙血症临床症状者2例(22.22%);行甲状腺全切除+单侧功能性淋巴结清除术并发低钙血症3例(27.27%),有低钙血症临床症状者2例(18.18%);行甲状腺双侧腺叶全切除+双侧功能性淋巴结清除手术并发低钙血症5例(21.74%),有低钙血症临床症状者6例(26.09%);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对侧次切除手术并发低钙血症18例(69.23%),有低钙血症临床症状者3例(11.54%);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并发低钙血症3例(9.68%),有低钙血症临床症状者2例(6.4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易引发低钙血症,采用术式的切割范围越大,其引发低钙血症的概率越大,低钙血症临床症状也就越明显.因而,在临床医疗中,应当选择恰当合理的术式为患者进行诊疗.
作者:郭朝猛;聂梦良;王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在总结新修订药品GSP关于单体药店要求的主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单体药店的自身优势,提出了新规范背景下单体药店的发展策略以供共同探讨.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7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的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美华;朱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风险较大,剖宫产时选择麻醉方法应根据多种因素实施个体化[1].椎管内阻滞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小,是首选麻醉方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或者区域阻滞失败时,则需采用全身麻醉;此外,产妇合并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时也应首选全身麻醉.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的剖宫产手术进行回顾总结.
作者:邢涛;苏海文;于红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老年透析患者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书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一致性检验模型快检方法.方法:收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OPUS软件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并采用三台仪器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模型通过仪器交叉验证,利用该一致性检验模型能无损伤、快速、准确地判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假劣药品的快速筛查.
作者:左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愈后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患者120例,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体位、排尿、切口、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将两组的护理结果展开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复发率等方面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的疼痛、体位、排尿、切口、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并减少疾病复发率,减少了患者痛苦,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以难溶性药物硝苯地平为模型药物来研究推拉式渗透泵片剂中药物层和推动层的配方中聚合物聚氧乙烯的用量、氯化钠的用量、控释层包衣增重以及药物层和推动层的比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拉式渗透泵设计,分别考察聚氧乙烯-N80在药物层中的不同用量、聚氧乙烯Coagulant在推动层中的不同用量以及氯化钠在推动层中不同用量的7个配方,7个配方片芯同时采用欧巴代CA包衣进行半透膜控释包衣,因片重大小不同,无法同时得到相同的包衣增重,所以结合实际包衣增重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包衣片在不同时间的药物释放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表明欧巴代CA的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包衣增重的增加,药物的释放变慢.聚氧乙烯N-80在药物层中的用量对药物释放也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聚氧乙烯N-80在药物层中用量的增加,药物的释放变慢.而聚氧乙烯Coagulant和氯化钠在推动层的用量变化,在配方考察的比例范围内对药物的释放的影响不显著.对20小时的药物释放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层与推动层的比例对药物的后期释放有显著影响(P<0.05).药物层与推动层的比例越高,药物后期释放得越慢.
作者:杨继荣;董惟恺;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浅析2012版GSP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1.1 架构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共分十四节: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第二节组织机构与质量管理职责;第三节人员与培训;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五节设施与设备;第六节校准与验证;第七节计算机系统;第八节采购;第九节收货与验收;第十节储存与养护;第十一节销售;第十二节出库;第十三节运输与配送;第十四节售后管理.
作者:王炜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眼外伤共85只伤眼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眼外伤后视网膜、脉络膜等病变情况,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眼科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符合为83只眼(97.6%),视网膜部分脱离误诊2例(95.0%),视网膜脱离40只眼,脉络膜脱离37只眼,玻璃体混浊、增殖及机化79例,玻璃体后脱位15例.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外伤及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准确率高,为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艳艳;赵跃华;张红;汤计磊;孙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