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职业化养成及塑造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张晓嫚;马春荣

关键词:护生, 职业化, 养成塑造
摘要:目的: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有计划地对护生的职业化水平进行养成及塑造,逐步增强护生职业化意识,培养职业化素养,树立职业化形象,提高职业化技能,规范职业化行为.方法:科室成立带教小组,制定带教计划,编制相关手册与多媒体,应用集中培训、多媒体观摩、案例分析、模块带教、单独指导等方法,使护生对护士职业化要求有一全面了解和认识,并在临床各项护理实践中,用职业化标准和要求规范、约束、提升自己.结果:护生职业素养提高,注意职业形象礼仪、护理技术和工作能力提高,行为规范,并创新带教模式,护生反应良好,病人对护生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为护生职业化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23G微创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8例(4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3G组与20G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指标.结果:术中23G组与20G组病例中各出现一例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3G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9±13) min,而20G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2±18) min;术后24h,23G组出现8例巩膜切口处结膜下出血(33.33%),结膜水肿者6例(25%);20G组病例均出现结膜水肿、充血症状并伴有眼部不适或者异物感;两组病例术后log MAR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升(P<0.05),术后组间logMAR视力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疾病临床治疗中23G微创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具有显著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率低,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德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金属有机骨架的特点及其载药方面的应用

    目的:综述了金属有机骨架的特点及其载药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与整理.结果:目前围绕文献和实验两方面对金属有机骨架进行研究,主要对合成方法和载药等方面进行探讨.结论:探索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方法,设计出适合载药的金属有机骨架,以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作者:白欣玉;董玉晶;林瀚;李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荨麻鞣质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为了说明荨麻鞣质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给小鼠灌胃荨麻鞣质50mg/kg·d,100mg/kg·d及200mg/kg·d共7d,7天后测定小鼠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说明荨麻鞣质能够明显提高小鼠抗氧化系统功能,初步确定荨麻鞣质的抗氧化性.

    作者:郑莹;江培;王金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皮肤护理网络管理组织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皮肤护理网络管理组织的建立与运行后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建立全院皮肤护理网络管理架构,确立三级管理运行模式,完善各级人员职责,建立难免压疮的申报制度,定期组织网络成员和病区护士进行皮肤护理知识培训,制定质量考核标准,规范上报流程,比较皮肤护理网络管理组织成立前后全院压疮高危、新发、带入压疮上报及压疮好转、愈合的情况.结果:网络组织建立后护理人员对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及压疮高危、新发压疮、带入压疮的上报情况和压疮好转、愈合比较,P<0.05,有较显著的差异.结论:皮肤护理网络管理组织的建立与运行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处理和预防压疮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贤;徐红;朱月蓉;龚玲;陶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孕晚期90例胎儿NST试验可疑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心无刺激试验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90例NST试验≤7分的可疑型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妊娠晚期孕妇NST监测的准确性,降低妊娠晚期孕妇NST假无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NST试验可疑型假无反应型发生者高达56.67%,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孕妇主诉无饥饿,无疲乏,了解NST检查的目的,焦虑减轻,愿意配合检查,于当天或24小时后给予NST复测20-40分钟,其中51例评分9-10分,NST诊断为反应型,指导自数胎动,预约产检时间,一周复测;39例评分为6-7分,仍无胎心加速反应,NST诊断为无反应型,结合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转高危门诊,医生收住院系统治疗,根据孕妇孕周及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结论:胎心无刺激试验是目前评价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对于NST可疑型,应详细询问病史,加强体检与病情观察和病史采集,寻找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排除外源性监测影响因素,提高监测可信度,降低假无反应型发生率.

    作者:刘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影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骨伤科需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依患者自愿为前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病例根据各人不同病情予以相应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其中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传统护理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例术后疼痛结果和患者焦虑情绪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总不良情绪发生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睡眠质量差5%明显低于对照组2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患者术后发生疼痛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伤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并一定程度改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况学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以及糖蛋白抗原72-4 (CA72-4)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分别选取两组患者,分别为直肠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8例,对其血清中CEA、CA19-9、CA72-4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直肠癌患者的CEA、CA19-9、CA72-4浓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其三项指标的浓度也在随之升高,P<0.05;平行试验观察SEN达到了高值为81.58%,序列试验后SPE值达到了高值为94.74%;结论:在直肠癌诊断中,运用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直肠癌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屈菜中非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屈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渡谱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1),12β,20β-二羟基-达玛烷-23(24)-烯-3-酮(2),2-脱氢黑麦草素(3),对羟基苯乙醇(4)、黑麦草素(5)、6,7-二氢黑麦草素(6),3-羟基-5,6-环氧-β-紫罗兰酮(7),邻苯二酚(8),7,8-二氢阿牙泽兰品(9),(6S,9R)-吐叶醇(10),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苯乙胺(11),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2),戊二酸(13),草酸(14).结论:化合物2~ 14均为首次从白屈菜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秀梅;安自强;高娟;姚旭颖;赵明;张树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改善患者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级及4级疼痛发生率为18.8%,对照组为41.7%,观察组3级及4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8%,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呼吸科和ICU病房收治重症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痰培养阳性率63.7%,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痰培养阳性率41.8%,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平均住院天数(15.3士6.2)d明显少于对照组(23.9士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时迎俊;赵玉良;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用NIR技术建立普乐安片一致性比对模型的研究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普乐安片一致性检验模型快检方法.方法:收集普乐安片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OPUS软件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采用三台仪器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并用其它厂家生产的普乐安片进行验证.结果:模型通过仪器交叉验证,也能区分出开它厂生产的普乐安,利用该一致性检验模型能无损伤、快速、准确地判断普乐安片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操作简单、快速有效,能作为普乐安片真伪鉴别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汪正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干预作用

    目的:了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病程进行干预所起的作用.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治的哮喘患儿建立医疗档案.急性发作期患儿接受治疗的同时对家长给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缓解期发放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方案.结果:接受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后,家长对哮喘疾病的了解以及重视程度,寻找诱因,增加治疗依从性的意识普遍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提高了哮喘患儿以及家长对哮喘病防治能力的“知、信、行”程度,对儿童哮喘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倪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采用品管圈方法优化门诊退药管理

    目的:为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经济的用药,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方法:在门诊药房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优化门诊退药管理”主题,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结果:使门诊退药笔数大幅度下降,退药处方由活动前的80张·d-1减少到37张·d-1,改善幅度为53.8%.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退药率,保证了药品流通市场上的质量.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保胎组和非保胎组,并观察其产后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保胎治疗能够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宫内感染的机会,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应该综合考虑胎龄、孕妇分身体素质、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者:董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6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变化.结果:相比于干预前,44例GDM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例干预后血糖下降仍不理想,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结论:对GDM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进行科学、全面护理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朱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医患之间和整个社会共同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系和舆论环境.方法:从三个角度剖析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疗行业、患者、社会环境均是造成医患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结果:医疗行业自身、患者以及社会环境是造成当今医患矛盾的主要相关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缓和医患关系.结论:提高医疗技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杜仲胶囊中添加硝苯地平的检验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杜仲胶囊中添加硝苯地平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添加硝苯地平的复方杜仲胶囊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苯地平的含量: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为333nm.结果:复方杜仲胶囊中添加了硝苯地平;硝苯地平在10~209μg/m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n=6).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可靠,可以作为检查复方杜仲胶囊中添加化学药品硝苯地平的参考方法.

    作者:倪晓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鼻出血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鼻内窥镜下结合高分子膨胀海绵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止血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加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中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4.0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结合高分子膨胀海绵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痛苦少,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作者:宋巍;滕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低血压的防治与护理

    目的:研究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低血压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探讨剖宫产术低血压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低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围术期不同阶段低血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与护理措施.结果:发生于剖宫产手术时的低血压与体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下腔静脉受压时间和程度、麻醉平面、病人病情、出血速度和出血量、术前血容量是否充足、手术后镇痛等因素有关.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在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纠正了低血压,快速减轻产妇剖宫产低血压所致不适.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低血压发生不单是一种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其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可减少对母婴的不利影响.

    作者:李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内分泌治疗、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影响

    目的:评估复方斑蝥胶囊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单纯内分泌药物治疗组(简称内分泌组)13例、内分泌药物+复方斑蝥胶囊组(简称内分泌结合组)13例弹纯化疗组(简称化疗组)22例、化疗+复方斑蝥胶囊组(简称化疗结合组)22例,分别比较单纯内分泌药物或化疗治疗组与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组的缓解率、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较单纯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明显延长(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与化疗或内分泌药物共同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洁;郭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